關于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匯編八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1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蔽覀兊淖鎳鶈T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xiāng)——淳安也不例外,現在就由我來跟你們講講淳安的風俗吧。
就在千島湖一旁的金峰鄉(xiāng)朱家村,在每年的陰歷正月初六,他們的宗祠內就會擺滿101個豬頭,聽爸爸,說這個習俗可大有來頭呢,據說宋代大文學家朱熹是宋家村人民的祖先,還聽說,“賽豬頭祭祖先”這個習俗就是朱熹的重孫子,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這一習俗,在當地已經有800余年的歷史了,在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拿著自家的豬頭一同擺到宗祠內一較大小,并比賽誰家的豬頭最有創(chuàng)意,村里頭最有威望的老人會對豬頭進行評議,最后選出最好的發(fā)紅包,發(fā)年畫以示鼓勵。
就在去年的正月初六,我和爸爸也去了一趟金峰鄉(xiāng)朱家村,來看了一場熱鬧又盛大的“豬頭大賽”。
我們到了那兒已經是上午十點鐘了,此時祠堂外面的空地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現場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舞獅們踩著節(jié)拍輾轉騰挪,甚至還疊起了羅漢,神采奕奕,精彩非凡,為這個春節(jié)增添了幾分“精氣神”惹來了陣陣叫好聲。
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才從這人流中擠進祠堂,只見100多個大豬頭,整整齊齊的擺在桌案上的提籃里,一個個都精心的“美顏”和“點綴”過。還配以萬年青,天竺葉,鮮花,水果,不少還貼著福字,喜氣洋洋,饞的我直流口水,要是現在可以吃的話,我真想上去咬兩口。
舞獅之后就是由村民演出的竹馬表演,濃妝艷抹的村民腰間系上竹馬,一手拎著馬脖,一手舞著馬鞭,和著音樂翩翩起舞。
最后,“豬頭大賽”經過逐一比拼稱重,決出了一、二、三名,掌聲和歡呼聲響徹了整個祠堂。
那天晚間,朱家村還舉行了豬肉宴席宴請所有遠道而來的賓客。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2
我們這里的民間風俗有很多,不過我想說的是過年貼福字這個風俗。
每逢過年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都要貼上大大小小的“!弊帧4汗(jié)貼“!弊,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倍谶^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jié)貼“!弊,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福。很多人為了更充分的體現這種向往和祝福,干脆將“!弊值惯^來帖,表示福倒(到)了。
當然,我們家過年也要貼福字。而且每次貼福字都少不了我,只要爺爺貼福字,我就會停下手中的事,去和他一起貼。
今年也不例外,除夕一大早,爺爺手里拿了一堆福字,招呼我和他一起貼。我趕緊跑過去,爺爺把福字一一攤開,準備挑一張最大、最漂亮的福字貼在我們家的大門上面。看著大大小小的福字,突然,一張大大的帶著鯉魚的大福字映入我的眼簾,這應該是最大的福字了吧?我對爺爺說:“爺爺,我們把這個大福字貼在大門上吧!睜敔斝Σ[瞇地點了點頭。準備貼了,要知道這貼在大門上的福字走過路過的.鄰居都能看到,因此一定要貼得端端正正的才好。爺爺在前面帖,讓我在后邊幫他看著,這可馬虎不得,要是貼歪了可不行!我在后面指揮著爺爺:“爺爺,向右一點……”“奧,好……”“不對不對,再向左一點點,好,!!本瓦@樣,我們把最大、最漂亮的福字都貼在了我們的大門上了。爺爺走得遠一些,又端詳了一下,對我的指揮表示很滿意。隨后,我們把其余的福字一一貼在了門、窗、柜的上面。整座房子裝飾得喜氣洋洋,充滿了過年的氣息。
這就是我們這里過年最重要的風俗,當然,我也喜歡這個風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3
在我的老家徐州,過年的風俗還真是不少。掛紅燈籠,包水餃,舞龍獅,放鞭炮……人們忙前忙后,接春納福,忙得不亦樂乎。其中獨具特色的就是寫春聯。
徐州的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書法非常熱愛和重視。村居委會規(guī)定:每家每戶都要買紅紙,自己寫對聯,然后全村進行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書法是我的強項,我想大展身手,就自告奮勇寫春聯。媽媽在一旁小聲說道:“你不要小瞧村子里的人啊,這可是群英薈萃、臥虎藏龍的地方。”我聽了媽媽的.話,好奇心很快就被激發(fā)了,我想看看我的書法水平能在村子里排到第幾名。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們把筆墨紙硯擺放整齊,我按住紙,提起筆,蘸點墨,開始寫第一個字“五”!皺M”輕落筆,到三分之二處,按壓毛筆,最后收筆。筆斷意連,連到下面的“橫折”,在折筆處立鋒換面,保持中鋒豎下來。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毫端,毛筆走到哪兒,我的眼睛就跟到哪兒!拔濉边@個字很快就寫好了。我抬起頭,大家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這是對我的鼓勵和肯定。我又飽蘸墨水,一鼓作氣寫完上聯“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聯“萬水千山盡朝暉”。橫批“萬象更新”中的“新”比較難寫,我認真琢磨著它的字形、筆畫。左邊高,右邊低,左邊窄,右邊寬,回想老師上課講的注意點,然后一氣呵成,上聯、下聯、橫批的書寫都是那么完美流暢。大家看了我寫的春聯,不禁嘖嘖贊嘆:“這幅春聯如同行云流水,真是妙筆生花呀!”我聽了大家的夸獎,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評選的時間到了。評委們你一言我一語,認真對比,名次很快就出來了。第二名,我是第二名!我開心地合不攏嘴,望著第一名的春聯,暗下決心,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超過他。
寫春聯的比賽不僅是家鄉(xiāng)過年的風俗,也是家鄉(xiāng)人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一代代接班人把毛筆拿起來,使過年的味道更加濃郁,也讓中國的書法藝術發(fā)揚光大。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4
在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巨大的國度里,包含著許多小的城市,這里的每個城市都有著自己歷史悠久的風俗。我的家鄉(xiāng)——哈爾濱,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
說到哈爾濱,每個人都會想象到哈爾濱的冬天。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蕪的,但是哈爾濱的冬天卻是一片繁榮的生機。這生機的背后,正是哈爾濱最有特色的風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萬眾矚目的冰雪盛宴就會來到。在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樣的冰雕,閃亮出眾的冰燈……
每個外地游客來到哈爾濱,看到冰雕都會贊不絕口,為何?只看那冰雕花樣奇多,別具匠心,一個冰雕,一個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個個如真的一樣,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讓人身臨其境。這其中有一塑龍狀的冰雕格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條真龍悠然地盤旋著,這不僅表現了手藝者的高超技藝,更體現了華夏兒女對于龍的傳說的敬愛與向往。
說完冰雕,我們來一起看看冰燈吧!每到冰雪節(jié)的夜晚,光明隨著夜幕照亮了這哈爾濱的大街小巷,帶來光明的正是那精制而又小巧的冰燈。冰燈的起源,是早年間,靠近松花江的漁民和農民晚間用來照明用的。后來經過工匠們的改造,成為了現在人人喜愛的冰燈。做冰燈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觀賞,見那冰白光四射,讓人不禁產生一種威嚴神圣之感,遠觀之,見那冰光晶瑩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貴寶石一樣,讓人不禁想去觸碰、欣賞一番。那冰燈,讓人在這深夜中毫無睡意,只抱著一顆激動的心,對它戀戀不舍。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冰雪盛宴。因為有了這些別具特色的風俗,我的家鄉(xiāng)變得更美、更迷人了。我愛家鄉(xiāng),愛它的風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xiāng)在江蘇泰州,在我們家鄉(xiāng)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小伙伴們,我就給帶大家感受下屬于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狂歡吧!
元宵節(jié)作為春節(ji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雖然元宵節(jié)沒有大年初一那么熱鬧,但是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的尾聲,過好元宵節(jié),象征的整個春節(jié)的圓滿謝幕!
正月十五鬧花燈、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一家家點亮盞盞精致的燈籠,照亮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人們三五成群,一家人早早的吃完晚飯,來到非常熱鬧的街市,東逛逛、西看看。街上的商鋪都鋪滿了有關元宵節(jié)的商品,大人和孩子們挑選著各自喜愛的東西,臉上洋溢著快樂的微笑,我想這就是屬于元宵節(jié)的狂歡吧。
元宵節(jié)自然少不了吃元宵、賞燈、猜燈謎。孩子們吃著以芝麻、白糖、豆沙等餡料,用糯米粉包的圓子,寓意著團團圓圓、吉祥如意;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征著春天的到來,人們都爭先恐后地走出家門,聚集在一起,欣賞著美麗的夜景、享受著春天即將到來的氣息。
元宵節(jié)除了吃以外,最有趣的習俗就數賞燈和猜燈謎了,相傳漢明帝永平年間,皇家為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每逢正月十五便下令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參拜神佛。此后這種風俗便流傳到民間,直至現代,人們?yōu)榱嗽黾悠滟p燈的趣味,便在各種彩燈下懸掛著紅絲帶,在絲帶上寫著謎面,讓大家來猜謎底,大人們聚集在一起,互相競猜著,人們絞盡腦汁地冥思苦想,終于猜出謎底,臉上充滿了勝利和喜悅的笑容,我想這就是屬于元宵節(jié)的狂歡吧。
走在喧鬧的街上,大人們牽著小孩的手,小孩們手牽著各式花燈,盡情著享受著節(jié)日的快樂,以飽滿的熱情迎接著一年新的開始,享受著美妙的元宵節(jié)的狂歡。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6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xiāng)在福建周寧,在那個地方,我留下了很多的回憶,我最喜歡的'就是正月十五。
這里的正月十五不一般,這兒過得分外熱鬧。你聽說過“搬鐵枝”嗎?這可是我的家鄉(xiāng)獨特的風俗呢!
先來介紹一下吧。搬鐵枝又稱臺閣,是福建省的地方傳統(tǒng)民俗活動。至今約有500多年的歷史了,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搬鐵枝是將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并固定于車轅上,每架鐵枝高2至3米,上面可容納5至7人表演。演員多為少兒,或坐或站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一些簡單情節(jié)和動作。鐵枝車可推行,樂隊隨后伴奏。
正月初七左右,各社居就忙起來了,制做鐵架、挑選服裝、找演員、排練隊形,整個社居都為正月十五做出了充足的準備,就盼著這天趕緊到來,好讓整個周寧都活躍起來。
到了正月十五,全縣人民早早就吃過晚飯,準備觀看游行表演,整個街上的霓虹燈都亮了,也點燃了全縣人民的心。
游行表演開始了,警車在前方開道,鐵枝的兩邊有兩條五米長的繩子,不讓觀眾往前擠。臺上的演員舞動著身軀,精致的妝容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迷人。鐵枝花樣很多,有“八仙過!、“鯉魚仙子”、“鄭和下西洋”……這次搬鐵枝最令人眼前一亮的非鯉魚仙子莫屬啦!花苞緩緩上升,花瓣徐徐綻開,可以說這個荷花座是此次搬鐵枝中最高科技的部分了。大家能看到“仙氣十足”的童子可不單單是靠升降機,荷花座下也是玄機巧藏,設有煙霧和彩燈,這才使得荷花上升時光彩耀人、云煙氤氳。
搬鐵枝讓人民感受到了熱情,也使正月十五過得更加熱鬧。我也很想參加這樣熱鬧的活動,但年年開學都在正月十五前,只能看奶奶發(fā)來的圖片羨慕別人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7
“咚咚咚,啪咚咚咚咚!”大年初一的街上光景熱鬧極了,街上人流如潮,到處一片喜慶的紅色,聲音就像放鞭炮似的連綿不絕。
在我的家鄉(xiāng),大年初一一定少不了劃彩船,更少不了圍觀的群眾,一個人穿得花花綠綠的'在踩船里把腳伸出來,兩只手抓住彩船兩邊,旁邊有兩個手拿紅綢帶同樣穿著花花綠綠的,三個人隨著旁邊唱的那個老爺爺的節(jié)奏,邁前邁后地扭動著,絲帶像是跳舞的蝴蝶一般上下飛舞,旁邊還有一套樂隊,敲敲打打,歡慶新年來到,并祝愿明年有一個好收成。
每當街上一開始吆喝,我都會跑到樓下等待表演,街上沸沸揚揚,滿街的人都盯著他們,很快鑼開始敲了,“鐺一一鐺一一”有節(jié)奏地發(fā)出聲響,突然,一轉話風,鼓也加了進來,老爺爺拿起木棍,摸摸胡子,開始唱道:“嘿呀!胡呀啦胡也!嘿呀!呼呼呀胡也!”走過的巷子無不歡聲鼓掌的,“啪啪啪”的掌聲在人滿為患的巷子里響起,過了好一陣子才停息。停頓片刻后,那老爺爺用頭大身細木棍輕輕地敲著,有一水盆那么大的鼓,越敲越重,越敲越快,突然一停,人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眨眼,管弦樂組做好了準備,樂器一起奏了起來,老爺爺唱歌像小雞啄米一般,字字清楚不含糊,在最高潮的時候,三個人同時從一間房門走出來,劃起了彩船,調子又回到了開始的調子“嘿呀!胡呀啦胡也!嘿呀嗎胡呀嗎胡也!"也許這就是告誡人們勿忘初心的根本吧!
節(jié)目到了尾聲,唱歌的老爺爺聲音越來越小,劃彩船的人步子也放慢了!紅色的彩帶絲綢卻還舞得起勁,上下翻舞著。是!傳承的中國長河就如絲帶一般,永遠也不會斷掉,那些銘記的與永遠的,永遠會傳承下去吧!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8
“咚咚鏘,咚咚鏘,財神爺來咯……”兩只槳在“海浪”里翻騰,兩條腿快速的前后翻飛……這,就是我美麗家鄉(xiāng)的習俗——劃旱船。
劃旱船,顧名思義,就是在陸地上劃船,“旱船”是依照船的輪廓而制成的木架子,然后在木架的周圍圍上藍色布簾,畫上白白的波浪,仿佛小船在大海里乘風破浪。通常是一位姑娘,從旱船底下的'洞鉆進去,手扶著船邁著碎步往前走。當然,每條“旱船”旁邊都有一位右手搖蒲扇,左手扶槳的“艄公”,他一手比畫著蒲扇,一手搖著槳,同時兩人高聲的唱著戲,一艘快樂的“旱船”就出發(fā)啦!
新年喜慶的“劃旱船”活動開始了,整條街上擠滿了圍觀的鄉(xiāng)親,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好不熱鬧!突然,鄉(xiāng)親們都不約而同朝著一個方向張望——“旱船”劃過來啦!
一個身穿紅袍、面容姣好的姑娘站在“旱船”中,邁著歡快的碎步往前走,跟在她身后的艄公,一邊使勁地舞著蒲扇往旱船簾子上扇風,一面劃動著槳,旱船搖搖擺擺,猶如在大海上航行,惟妙惟肖!
這時,只見那艄公扯開嗓子高聲唱戲:“今年風調雨順,喲……喲……”看熱鬧的鄉(xiāng)親們和著艄公身后的樂團一起應聲:“喲……喲……”同時鑼鼓恰到好處地敲了起來:“咚咚鏘!咚咚鏘!”所有的聲音交融在一起,非但不會讓人感到雜亂,反而是那么和諧。那么鏗鏘有力!別有一番韻味。
忽然,艄公將蒲扇別在腰間,一手扶船,一手加大力度劃槳,原來這是遇上“驚濤駭浪”了!“財神爺來咯,喲!喲!”艄公又一次嘹亮地唱了起來,鄉(xiāng)親們高亢的聲音一唱一和:“喲……喲……”這不僅是家鄉(xiāng)傳統(tǒng)的習俗,更是人們在祈福,盼望著今年大豐收,風調雨順。
“財神爺來喲……”隨著旱船搖搖晃晃的遠去,聲音也漸漸散去,夕陽西下,小鎮(zhèn)慢慢恢復寧靜,但方才那高亢、激昂的歌聲始終縈繞在鄉(xiāng)親們心中,陪伴他們開始新的一年……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風俗初二作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