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考語文的作文集錦三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考語文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考語文的作文 篇1
1.只要你是個正直的孩子,不管你從事什么行業(yè),你都是我的好孩子。
——柳傳志父親對柳傳志說的話
2.人生的不可測,在任何時候,都要抱著一份希望。
——董卿
3.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人,有了生命。
——董卿
4.如果美麗只是簡單的用來做展示,也許它的意義不是那么大,但如果美麗,能夠轉化成一種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甚至去讓自己變得更好,那它就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了。
——董卿
5.愿你慢慢長大,愿你有好運,如果沒有,希望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劉瑜《愿你慢慢長大》
6.生命哪,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
——許淵沖
7.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跡。
所有的遇見,都是久別后的重逢。
——董卿
8.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边@是撩動心弦的遇見;“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边@是寶玉和黛玉之間,初次見面時歡喜的遇見;“幸會,今晚你好嗎?”這是《羅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見;“遇到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后,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的人!边@是錢鐘書和楊絳之間,決定一生的遇見。
今天和你們遇見,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董卿
9.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見天空,一個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聽見人們的悲泣,要犧牲多少條生命,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經死去,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在這風中飄揚。
——無國界醫(yī)生朗讀鮑勃·迪倫歌詞《答案在風中飄揚》
10.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鮮花山谷夫婦朗讀《朱生豪情書》
11.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
——林徽因《別丟掉》
考語文的作文 篇2
一、七年作文事倍功半
在國家規(guī)定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大多從三年級開始寫作文,到九年級中學畢業(yè),前后貫穿七年時間。以記敘文的寫作為例,小學三、四、五、六共四個學年,八個學期,按每學期寫六篇記敘文計,要寫48篇;中學三個學年,六個學期,按每學期寫四篇記敘文計,要寫24篇。七年時間,每個學生至少要寫72篇記敘文,每篇作文用時兩節(jié)課,要用144節(jié)課時;每篇作文講評兩節(jié),又是144節(jié)課時,合計要用288節(jié)課時。可是,就我們學生的實際作文水平來看,到初中畢業(yè)為止,除極少數佼佼者外,多語文生作文水平平平,有不少初中畢業(yè)生從來就沒有寫成一篇真正像樣的、有分量的記敘文來。寫其他題材的文章也大致如此。投入和產出,我認為很不成正比,得不償失。有時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做人的自信心。
究其原因,除少數就是不肯學的學生外,從學生的角度講,許多學生到初中畢業(yè)時為止,就沒有寫出過一篇真正出色的、有深刻寫作體驗的作文來,有的學生根本就說不清怎么叫一篇好文章,寫到什么程度上才叫好。
從教師角度講,面對一兩個班、五十至一百左右的學生,平時工作量就不小,作文是一篇趕著一篇寫,由于時間、精力的限制,再優(yōu)秀、再勤奮的教師,也不可能對每個學生次次作文、篇篇文章都去精耕細作,能把最大多數的學生照顧到,已經就很不錯了!
如果我們教師把自己從精耕細作中解放出來,效果又當如何呢?
修改評講作文是作文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現在,仍然有不少的教師采用老一套批改作文的方法,依然是學生完成寫作后就由老師單獨完成,沒有發(fā)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作用。這樣很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難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初中作文應精講多練
如果說小學生的作文只是以認識和嘗試為目的話,那么,初中生的作文就應當以成長和完善為目標。以記人的文章為例。一般學生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像我的爸爸(媽媽)、我尊敬的老師、我的同學(同桌、朋友)、記我最熟悉的一個人等等文章,反復寫過多少遍,可不少學生始終就未寫出個優(yōu)質品,甚至也說不清怎么寫、寫到什么程度才是好文章。有的學生甚至因為一次次的不成功而灰心喪氣,厭寫、煩寫、怕寫、甚至不寫,連基本的自信心都喪失掉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怎么不受影響呢?
假如我們打破現有的思維模式、教學模式,換一種方式呢?
(1)從閉門造車到走近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主要源泉。要想學生不斷提高寫作能力,不斷有創(chuàng)新,就必須讓學生走近生活實踐,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廣泛地接觸自然、接觸社會。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通過耳聞目睹、膚感體驗,才能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假如長期閉門造車,不走近生活,不在生活的實踐中獲取素材,學生囊中之米就會匱乏,寫作的源泉就會干涸。
(2)從細講精練到精講多練
仔細分析我們的作文教學,我們不難發(fā)現,我們用了大量的時間作了許多的無用功。具體表現在:一單位時間內效率低下,二訓練的次數太少。
陳舊的作文教學模式是老師在作文課上唱獨角戲。寫作指導+例文+點評的一言堂,老師講的是口干舌燥,學生聽的是昏昏欲睡,在這種情況下,何談作文能力的提高?我認為我們的作文教學老師在作文課上精講,盡量少占用課堂時間,把時間留給學生。在這里老師只是起到引導和指導的作用。
從量變到質變,這是事物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對于初中生來說,每兩周一次作文的訓練,很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的作文教學可以借助日記來補充訓練量。
從學生方面來講,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文章會越寫越好,自信心會越來越強。這樣的話,肯定能寫出好文章,也一定能出精品。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肯定會隨之而有所提高。
三、精講多練的操作設想
精講精練應本著學以致用、循序漸進、集思廣益、大膽創(chuàng)新的原則進行。
1.學以致用
現教現學,現學現用。比如作文開頭指導,常見的有開門見山名言警句背景交代導語引導法等,一次就講一種開頭方法,用成功的范例做樣板,讓學生去學習,去領悟,去嘗試。教師講的十分明確,學生學的非常具體,邊學邊用,學用結合,立竿見影。
2.循序漸進
由淺入深,步步推進。作文教學由一種開頭方法到多種開頭方法;由開頭到結尾;由過渡到照應;由記人到記事;由敘述到議論;由描寫到抒情;由記敘文到議論文、到各類文學體裁;從教師扶著走到學生獨立行走
處理好精與泛的關系。精講多練為主,精寫為輔。精講多練并沒有占去全部作文時間,其他的時間仍然可以精寫。今日的泛寫是在為明日的精練打基礎;精講多練又可以帶動精寫水平的.提高。長此以往,必定大見成效。
3.集思廣益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是本校內各位教師之間的探索和交流,各個學校教師之間的探索和交流。二是學生之間的探索和交流。同樣一種開頭方法,同學們會寫出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水平。誰優(yōu)誰劣,可共同討論,橫向比較。還可以分成小組,集體創(chuàng)作,發(fā)揮團體的力量。三是整篇文章寫好后的比較。開頭的優(yōu)劣,最后只能放到文章中去比較,從文章內容的實際的表達效果中去評判。四是縱向與名家名篇作比較,權衡利弊得失。取百家之長成一家之文。
4.大膽創(chuàng)新
教貴創(chuàng)新、學貴創(chuàng)新。這種探索和創(chuàng)新,決不是為趕教育創(chuàng)新的時髦,而是本著對學生、對社會負責態(tài)度的一種探討。
在現存教學體制基礎上,我們可不可以在某些方面打破現有格式、做些大膽嘗試?比如將中小學作文教學連成一體;比如給學生提供相應的發(fā)表作品的園地或刊物;學生結成文學社團;年級與年級、學校與學校的溝通與交流;組織一定規(guī)模的賽詩會、演講比賽、有獎征文、優(yōu)秀作品選編、同題作文賽等。
這樣的話,學生一定會學得十分活躍、十分有興趣。由此而產生的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做事的自信心、創(chuàng)新精神和成功欲等,將有力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甚至對學生一輩子為人處世都將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
這篇優(yōu)秀作文的寫作方法測試言的內容,希望會對各位同學帶來很大的幫助。
考語文的作文 篇3
前些日子,有一件事在三O一醫(yī)院引起轟動,醫(yī)生護士們竊竊私語,很激憤。原來,外省有一位學者在某報撰文,指責季羨林先生“自封大師”,云云。雖然醫(yī)生護士們不是專業(yè)人士,不懂學術,但從這幾年跟老爺子的`接觸中,他們覺得自己能分辨出東西南北,春夏秋冬。一天,季先生突然把夫人李玉潔老師叫到身邊,臉上還是那佛像一般平靜,說:“人家說得對,我本來就不是什么大師。只不過我運氣好,好事都往我這兒流!彼f:“我就兩條:愛國和勤奮。我總覺得自己不行,我是樣樣通,樣樣松!
見李玉潔老師不服氣,季先生就叫她端正態(tài)度,并說:“人家說得對的是鼓勵,說得不對是鞭策,都要感謝,都值得思考。即使胡說八道,對人也有好處。就怕一邊倒的意見,人就暈了。”
【考語文的作文】相關文章:
考語文的作文11-14
(優(yōu)秀)考語文的作文11-18
【經典】考語文的作文12篇11-23
考語文的作文7篇[優(yōu)]11-17
考語文的作文(精品15篇)11-16
考語文的作文[必備6篇]11-21
考語文的作文(通用29篇)12-21
【精華】考語文的作文42篇08-07
語文期末考的作文范文05-17
(優(yōu))考語文的作文9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