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shù)學作文400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數(shù)學作文400字(通用22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xiàn)。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作文4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
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閑逛,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很多人圍在一起。我跑過去一年,原來是抓獎游戲!昂,抓獎有什么好玩的!蔽覅挓┑卣f旁邊的人一聽,連忙說:“抓獎雖不好玩,但有重獎,可吸引人了!蔽壹鼻械貑枺骸笆鞘裁囱!”“50元錢!蹦侨肃獯笱劬φf。一聽這話,我可來勁了,“這么誘人的的.獎品,說什么,我也得試試!闭f完,我便問店主怎么抓法。店主說:“這是24個麻將,麻將下寫著12個5,12個10,每次只可抓12個麻將,如果12個麻將標的數(shù)總和為60,那么你便可得50元大獎!蔽衣犃艘矝]多卷起了袖子,從兜里掏出5元錢給了店主。盡管,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獎我還是沒有拿到。回到家之后,我想了想,感覺有點不對勁。我想,抓60分,那必須抓得那12個麻將必須都標5,最好的情況就是第1次抓到1個5,第2次抓2個5,第3次抓3個5……第12次抓12個5至少得花去6元錢。但萬一抓得那些麻將標的數(shù)是10或有的總和是相同的,那么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錢。
最后經(jīng)過一番考慮,終于把問題弄清了,我抓緊到街上找那算帳,可已經(jīng)跑得無影無蹤了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2
“下個星期一。我們要來個數(shù)學期中檢驗。請大家認真復習!眳抢蠋煂ξ覀兇蠹艺f。我們心里明白,這就是期中考試,于是,我們大家都進入了緊張的復習狀態(tài)中。
媽媽給我從新華書店里買了期中試卷,還從網(wǎng)上打印了許多期中的聯(lián)系卷和我做,對于這次數(shù)學考試,我胸有成竹。星期一到了,雖然我做了許多復習工作,想考一個好成績不成問題,但是我心里還是不由地緊張起來!岸b忊彙鄙险n的'鈴聲響了,老師把試卷發(fā)下來,教室里頓時變得寂靜了,同學們都“刷刷——”地動筆做起卷子來。
我心里時刻記著老師反復強調地兩個字——認真,做每一道題我都仔細地做,半點都不敢馬虎。我順利地做完了整張卷子,下一步工作就是——認真地檢查卷子。我仔細地檢查著,我把要算的東西,都又仔仔細細地算了一遍,突然,我發(fā)現(xiàn)有一題我重新算一遍的答案和原來的答案不一樣,我又把這題算了一遍,果然,原來的答案錯了,多虧了檢查,不然這道題就錯了。我檢查了兩遍,可心里還是不放心,就有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遍,確認萬無一失了之后,我便準備交卷,這時,下課的鈴聲這好響了,我依依不舍地把卷子交到了講臺上。
過了一天,老師把卷子批好了,分析試卷時對我們說:“全班有九個同學考了滿分,他們是——”老師說到這里時,教室里突然鴉雀無聲,空氣好像凝固了一樣,他們是:“戚錦通,鄔倩…...”我聽到我的名字后,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太棒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你上課認真聽講,回家仔細復習,考試就能考一個好成績。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3
那是星期六的一天下午,我嚷著要吃西瓜,媽媽爽快地答應了。于是我和奶奶就去買西瓜。
走進菜市場,我一眼就瞅住了一個西瓜堆兒。這里的西瓜是紅瓤的,又大又圓,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奶奶說:“給我挑個熟的!”那個小販在西瓜上敲了敲,說:“包熟!”于是放在電子秤上說:“一斤十塊半,3.6斤,17元8角!蹦棠陶f:“什么?17元8角,這么貴?不買了不買了!”小販急了,說:“別,別,別,你去其它地方買就不貴嗎?我這兒可是全市最便宜的了,我這兒一斤十塊半,人家一斤半十五塊五了!”奶奶數(shù)學本來就不好,被小販這么一說便糊涂了,我當時也在想:一斤十塊半,也就是1斤10.5元,單價是:10.5÷1=10.5元,而一斤半十五塊五,也就是1.5斤15.5元,它的`單價是:15.5÷1.5,我沒細算,想想可能應該比10.5多,但是卻犯了個致命的錯誤。
算錯就會犯錯,我向奶奶使了個眼色,示意讓她買,于是奶奶說:“價格能少一點嗎?”“不能、不能,本能就比人家便宜,再少,我就虧大了,干脆別賣了!笨粗∝湹摹罢嬲\”的態(tài)度,奶奶于是付了錢,拎著裝好西瓜的袋子就走了。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給媽媽。媽媽聽了之后又問了一遍價錢。我說:“小販說他這兒一斤十塊半,別人那一斤半十五塊五!眿寢尶扌Σ坏,問:“你怎么知道別人那兒貴呢?你再好好的算算”!耙驗檫@兒是10.5÷1=10.5,而別人那兒是15.5÷1.5,反正他這兒便宜”我理直氣壯。媽媽說:“你呀,太馬虎了,15.5÷1.5=10.333……,誰便宜呀!”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數(shù)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十分廣泛,學好數(shù)學十分重要,另外還要記。骸安灰脭(shù)學騙人,也不能不懂數(shù)學而被人騙!”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4
俗話說:“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惫嫒绱,連小小的撲克牌中也隱藏著數(shù)學的奧妙。
星期日,我閑著沒事干,便和爸爸玩起了撲克牌游戲。爸爸取了三張牌:紅桃A、紅桃10、方塊10。只見爸爸將第一張與第三張對換,第三張與第二張對換,第二張與第一張對換,隨后告訴我:“現(xiàn)在撲克牌A右邊的兩張牌中至少有一張是10,10左邊兩張中也有一張是10,方塊左邊兩張牌中至少有一張是紅桃,紅桃右邊的`兩張中也有一張是紅桃。原來撲克牌的順序是怎樣的?”
我聽著爸爸出的題,聽著那么條件,腦子一陣眩暈,不知從何下手,爸爸在一旁提示我:“你可以將其分為兩題,一步步倒推!蔽乙汇,對呀!何不將其分為來兩題做?先求出現(xiàn)在的順序再倒推!我忙對爸爸說的條件進行分析:A右邊兩張牌中至少有一張是10,那么,A肯定是三張牌中的第一張,10左邊的兩張牌中也有一張是10,由此推出,右邊兩張牌都是10。我又按上面的方法,逐一推出紅桃和方塊現(xiàn)在的順序為:紅桃A、紅桃10、方塊10。接著,就要倒推了,我覺得倒推略顯繁瑣。于是我將三張沒打亂順序的牌依次編號為a、b、c,按條件所說的進行交換:
abc——cba——cab——acb(為現(xiàn)在的順序)
由上述可知,只需將我求出的后兩張牌進行交換就行了。我將我的思路說給爸爸聽后,爸爸直夸我聰明。
通過這次的數(shù)學游戲,使我明白了做題要靈活應變,用最簡單的方法來做題,才能更快更好地解題。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5
那是上學期開學后的第一堂數(shù)學課,我坐在座位上等待著老師的到來。從班主任那里得知,數(shù)學老師姓高。我盼望走進來的是一位高大帥氣又年輕的.男老師,擁有動聽的聲音,標準的普通話……我正想著,教室門被推開了,一個瘦瘦的女老師走了進來。我仔細一看,心里有一點失望:她的鼻子不算高挺,也不算扁平,上面架著一副眼鏡,大概三十四五歲吧。我和同桌交換了一下目光,看得出他對這個老師也有點失望。
可是,沒過十分鐘,我就被她生動的講課吸引住了。她講得滔滔不絕,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一把尺子,一根粉筆,一根教棍,在她手里似乎成了變幻無窮的魔方。她從三角形面積講到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從面積講到體積……讓人吃驚的是,她竟然沒看過一眼課本,真是“人不可相貌”。
高老師脾氣有點不好,一旦發(fā)起火來,真是“鐵面無私”。
有一次上課,高老師讓我們討論一個問題,可是我們一討論就剎不住了,課堂上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她說了好幾次“停下來”也沒有安靜下來。這回她真生氣了,壓低了嗓音,嚴厲地:“誰再說話,這節(jié)課就別下了!”我們被鎮(zhèn)住了,一下安靜了下來?墒怯幸粋男生趁她轉身寫字時說了幾句話,高老師立即對那個男生做了批評。老師動了真格,讓男生下課去她辦公室。
現(xiàn)在我們班大多數(shù)同學對高老師的印象已經(jīng)完全轉變過來了,由不信任到敬佩,我們都覺得她是個可敬可愛的老師。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6
我的數(shù)學成績一向很好,素有“數(shù)學小神童”之稱,我也常常引以為豪。
這天,我要去看電影,爸爸不同意,兩人爭執(zhí)很久,最后爸爸說:?好,如果解決了我的問題,我就同意你去看電影!我想:為了看電影,花費點腦細胞,值!何況我的成績很好,隨爸爸什么問題,我解決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說:請出題!
題目是這樣的,一輛貨車去山里運礦石,晴天每天可運20次,雨天每天可運12次,它一共運了112次,平均每天運14次。這幾天中有幾天晴天,幾天雨天?
我思索片刻,根據(jù)平均每天運14次,運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運了8天,假如這8天全是晴天,就能運20×8=160(次),比原來112次多運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運20-12=8(次),一共多運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當成了晴天,實際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驗證了一下:20×2+12×6=112(次)。
于是,我把思路講給爸爸聽,爸爸聽了直點頭。
我得意地說:?假如全是雨天我也會做:[112-12×(112÷4)]÷(20-12)=2(天),這是晴天天數(shù),雨天用112÷4-2=6(天)?。
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清晰,臉上掛滿了笑容,我見此情景撒腿就向電影院跑去。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7
這學期我們學的第一個單元學的就是長方體和正方體,我知道了關于長方體的這些知識:它有12條棱,6個面和8個頂點;相交與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寬、高。每相對的兩條棱的長度是一樣長的,并且每相對的一對面的面積是相等的,如果有一對面的面積是正方形其余的四個面的面積就是一樣的`。長方體表面積的公式是: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還有一個是(長X寬+長X高+寬X高)X2。它的體積公式是:長X寬X高。
關于正方體的知識是:它有12條長度完全相同的棱,6個面積完全的面和8個頂點。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公式是:棱長X棱長X6,體積公式是棱長X棱長X棱長。正方體和長方體積體統(tǒng)一的公式是:底面積X高和橫截面的面積X長。關于容積的是:容積的長度是從里面量的。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計算容積的公式是和計算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一樣的。題目讓你求出容積單位的話,可是題目的第一步先讓你求出體積單位的話,你就要從體積單位換算成容積單位。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之間的近綠是1000。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8
我的數(shù)學老師姓鄭,她長得很漂亮。她的頭發(fā)卷卷的,略微有些紅,無論是扎起來還是披在肩上,在走路時總是一跳一跳的,很活潑的樣子,感覺很有趣。她的眼睛大大的,戴了副黑色邊框的'近視眼鏡,顯得很有學問。她的鼻梁很挺拔,嘴巴嘛,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只是從這張嘴巴里說出的每一句話呀,都讓我們打心眼里覺得愛聽。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哦,鄭老師可是我們班許多女生的偶像呢!這個秘密,一般人我可不告訴哦!嘿嘿……
鄭老師人長得漂亮,脾氣也格外地好,給我們上課可有耐心了。以前,每次上數(shù)學課我就發(fā)慌。因為原來我的數(shù)學成績一直不算好?涩F(xiàn)在,數(shù)學成績上去了,我對數(shù)學課也一下子喜愛起來。老爸老媽說,是不是孩子找著竅門了。其實我心里在偷偷地笑呢——老爸老媽呀,你們哪知道,要是沒有鄭老師不厭其煩的耐心教育,女兒哪會有這么大的進步哦!
怎么樣,我們有一個這樣漂亮、這樣好的數(shù)學老師,你是不是很羨慕?要不,你也轉到我們班來吧!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9
我這個人不怎么愛學數(shù)學,從小學到初中我的數(shù)學一直都很差,在初中時甚至還考過個位數(shù),后來還被老師責罵了一頓。呵呵,不提了。我說的這位是我上一、二年級時的數(shù)學老師,他長著一張很嚴肅的面孔,同樣,他教學也很嚴肅,同學們在他的.課上都不敢搞小動作,唯恐被他教訓。
他教學非常好,我的數(shù)學在那時也學的很好,加減乘除無一不精通。那時候我的字寫的也很差,潦草,不堪入目,就是他通過嚴厲的手段將我的字給改正了過來,至今我還受益匪淺。他上課時很嚴厲,但是一閑下來就愛打瞌睡,記得有一次,他打瞌睡時還差點把教室里取暖的爐子給碰倒,把同學們都嚇了一跳,從此以后他上課子再也不敢睡覺了。
他人很好,關注每個同學的家庭狀況,我家里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他給了幾十塊錢的救濟金,錢雖然不多,但是卻代表著一份心意。到了三年級之后,他就被調走了,我們又換了一個數(shù)學老師。從此之后我的數(shù)學成績直線下滑,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后來我就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數(shù)學。直至現(xiàn)在,我對數(shù)學也是一竅不通。我現(xiàn)在好懷念我那時的數(shù)學老師,但是我不知道他現(xiàn)在在哪里。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0
最近,我閱讀了《小學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這本書中第九章“小學數(shù)學概念學習”的第一節(jié)“小學數(shù)學概念學習概述”的相關內容,讀完之后頗有收獲。
從本次閱讀內容來說,這一章節(jié)是純理論的學習,讀起來的確不好理解,多虧了書上的幾個例子,才讓我對所學內容有了更深的`認識。讀這部分內容,感覺對數(shù)學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很有幫助,特別是數(shù)學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能夠得到很大提高。讀這本書,好像讓自己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書中的專業(yè)術語,突然感覺自己站到了一定的高度來理解數(shù)學,思考數(shù)學中的一些概念。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關于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相關介紹。對于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這兩個名詞我并不陌生,但對這兩個詞的含義卻并不是很清楚,通過本次閱讀,我對這兩個詞的含義有了清楚的認識。
我了解到概念的內涵是反映事物與對象本質屬性的總和,表示概念反映的是什么樣的事物,外延是反映事物與對象本質屬性的類,表示概念反映的是哪些事物。如:等腰三角形這一概念,其中等腰、三角形是這一概念的內涵,那么一般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就是這一概念的外延。
在本次的閱讀中,我真正感受到了讀書可以增長知識!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1
暑假到了,小紅和哥哥小明提出幫奶奶放鴨子,奶奶滿口答應,但有一個要求,放出去的鴨子不能丟,出去幾個,晚上回來還得是幾個。兄妹倆欣然答應,倆人興奮地把鴨子趕到了村口的小河,鴨子一只只“撲嗵,撲嗵”下了河,盡情地嬉耍。
小紅和哥哥坐在岸邊,小紅開始數(shù)起了鴨子,她先是3只3只地數(shù),結果剩3只;她又5只5只地數(shù),結果剩4只;她再7只7只地數(shù)了一遍,結果剩6只。她算來算去還是算不清一共有多少只鴨子。小紅要她哥哥幫著數(shù),小明聽了小紅的話后,用樹枝在地上比劃了幾下,“一共是69只。”小明脫口而出,小紅很驚訝:“你數(shù)都沒數(shù)怎么知道是69只?”小明得意地搖晃著腦袋說:“其實,這是一種很古老的算法,叫‘韓信點兵法’,可以用一首詩概括這個問題的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毙〖t聽了,一頭霧水,小明接著說“這首詩的意思就是,第一次余數(shù)乘以70,第二次余數(shù)乘以21,第三次余數(shù)乘以15,把這三次運算的結果加起來,再除以105,所得的除不盡的余數(shù)就是問題的.答案!薄熬湍媚銊偛湃螖(shù)的余數(shù)來說,3乘70;4乘21;6乘15三個得數(shù)相加是384,再除以105,就得到69。這就是鴨子的總數(shù)。不信你可以數(shù)一數(shù)!
小紅半信半疑,在哥哥的幫助下,把鴨子一只一只地趕上岸,邊趕邊數(shù),等最后一只上來時,剛好是69只。小紅佩服得五體投地:“哥哥你真了不起!”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2
數(shù)學無其不有,高深莫測。今天的數(shù)學日記就讓我們對工藝品中的小掛飾所產(chǎn)生的利潤做個細致的.剖析吧。
好吧,第一步就讓我們搜索這些物品的出廠(批發(fā))價吧。
好,第一個讓我們研究一下一款在阿里巴巴批發(fā)網(wǎng)上有售的一款變色手機鏈吧!首先來介紹一下它吧,它是一條十分精美的小掛飾,高7。5cm,寬0。6cm,不僅有著靚麗的圓筒形外表,還可以隨著紫外線的強度變換顏色,紫外線越強顏色越深。在陽光下這個小掛飾就會顯得五顏六色,像夏天雨后的彩虹一樣,十分漂亮。
那么它批發(fā)市場的價格是多少呢?經(jīng)過觀察這個掛飾五百個起售,而它的價格僅僅是0.15元。
那么它的售價是多少呢,經(jīng)過一遍遍的搜索我終于得出了結果。當我說出這個價錢時,你可千萬不要被嚇著。4元錢,整整4元錢!
那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計算求出這件小小掛件的利潤率吧!“(4—0.15)/0.15=3.85/0.15=26.7=百分之2670!”
這件小小掛飾的利潤率竟然高達2670!讓我不由大吃一驚。如果不經(jīng)過這次的調查,我可能還會覺得這件物品真是物美價廉,忍不住去買。如果商家再幾句“清廠虧本甩賣!”我還真得會覺得自己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哎,讓我不由感嘆到商場真是變幻莫測。商家只要略施小計,便可讓消費者樂呵呵得中計。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3
今天去超市媽媽給我買套衣服,問我怎樣付錢。衣服298元,打八折,褲子98元,打九折,鞋子230元打六折?
衣服:464.6(元)
買一件衣服、一條褲子、一雙鞋共464.6元錢
吃餃子
今天中午我媽媽煮餃子吃,我吃9個餃子,媽媽吃的餃子是我的`兩倍少2個、爸爸吃的餃子是我的二倍多4個。媽媽問我:媽媽和爸爸分別吃了多少個餃子?
媽媽吃的餃子:9X2—2=16(個)
爸爸吃的餃子:9X2+4=22(個)
幫媽媽買菜:
媽媽今天給我20元錢去買菜,大蒜3.5元一斤,青菜2.5元一斤,排骨14元一斤,我買了6兩大蒜,一斤青菜,一斤排骨,媽媽問我夠不夠錢,我算了下:大蒜3.5元一斤,一兩是3角5分,6兩就是2元1角,青菜買一斤2元5角,排骨14元錢,加起來一共18元6角,20減18元6毛還剩1元4角。
今早爸爸給我20元錢去買早餐,包子1元5角兩個包子,豆?jié){1元5角一杯,要買了10個包子,5杯豆?jié){。爸爸問我夠不夠,我算了算,1.5元兩個包子,四個就是三元,八個6元,十個就是7.5元,豆?jié){1元5角一杯,兩杯就是3元,四杯6元,五杯就是7元五角,包子加豆?jié){的錢共15元,我跟爸爸說購買,還剩五元,爸爸說剩下的錢給我勞動的獎勵,我很高興。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4
曾聽一位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數(shù)學,就猶如魚與網(wǎng)。會解一道題,就猶如捕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猶如擁有了一張網(wǎng)!
數(shù)學,是一門非常有趣、講究思考的課程,它往往少不了要動手實驗。通過動手實驗,我們可以從中找到真理,找到數(shù)學的奧秘。
在數(shù)學中,圓柱與圓錐的體積這方面知識就有動手實驗的活動,我在家就做了一項實驗。首先,我拿出數(shù)學學具盒中同樣大小的一個小圓柱和一個小圓錐,又拿了一些大米倒入小圓錐里,拿著裝滿大米的圓錐倒入圓柱里。圓錐里“一無所有”,而圓柱里卻只有三分之一的大米;又往圓錐里裝滿大米倒入圓柱里……連續(xù)做了三次,圓柱才裝滿了大米。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我又拿著圓柱往圓錐里倒大米,可只倒了圓柱的三分之一,圓錐就已經(jīng)裝滿了。連續(xù)裝了三次,圓柱里的大米才“消失”!
通過實驗,我發(fā)現(xiàn):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三倍,而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計算圓錐的體積時,只要在求出圓柱的體積后再乘三分之一,就能求出圓錐的體積了。
數(shù)學這座高峰,必須靠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終點。我們大家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只有發(fā)自內心喜歡數(shù)學的人才不怕那山路上的坎坷與艱辛,成為第一個爬上峰頂?shù)娜?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5
走進時空機,一會兒就來到了數(shù)學國,一下來就看見美麗的數(shù)學國的世界,房子有的'像“2”,有的像“3”,還有的像“4”……走進數(shù)學廣場,看見幾千公頃的土地上站滿了數(shù)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我好不容易到了空地上,找到了“1”,突然聽到“咕咕”的聲音,原來在大鬧五臟廟,“1”對我說:“有一家店不要錢,只要你有知識回答問題就行!”我想:這個很稀奇。
我去瞧瞧。
到了那家店,我走進去,對服務員說:“我要點菜!”服務員拿出菜單,一看傻了眼,有:9999……面包、X漢堡包、3小于4肯德基……千奇百怪,不知是什么意思。
我點了9999……面包、3小于4肯德基。
服務員拿出一個黑板,上面寫了個問題:12個9組成的數(shù),讀什么?我暗自高興,我這么一個四年級學生連這個也不會嗎?我在上面寫著:九千九百九十九億……九十九。
我得到了面包。
看,第二個題目:比3大比4小的數(shù)是什么?(不用小數(shù),也不用讀)這個我知道是什么數(shù),就是:3。
1415……就是不只叫什么?唉,肯德基與我無緣了。
后來,它們告訴我是:圓周率。
我拿面包吃起來,想:這個面包一定很好吃,因為這是我用知識換來的,還知道了一點知識。
我咬一口面包,發(fā)現(xiàn)咬不動,就丟了,我突然醒來了,發(fā)覺是做夢,枕頭在地上,上面還有口水,原來那個面包是枕頭啊!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6
說到數(shù)學,那就是平時考得還不錯,基本上是95分以上。而期中、期末的時候就是黑暗時刻了,只能考90分左右了。而這次的期末考試,只考了90分。反正,數(shù)學讓我歡喜,讓我憂。
數(shù)學讓我歡喜,因為平時大都考到95分。還有一次《圓的認識》考到了100+10分,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為在學校可以拿到老師獎勵的兩根棒棒糖;而在家里,“爸爸,我是全班第1名!”這么一喊,就可以拿到爸爸給我的“獎金”——5元。反正平時的考試,我都覺得不算難。如果說難,也就是《圓》這一課,可是我考得也不算差,為什么期中、期末考得不理想呢?是我粗心大意嗎?是我平時做的題目太少了?還是……
數(shù)學讓我憂,不知是怎么搞的`,期中、期末每次都考不好,我記得爸爸說過的話,可還是出錯了,而且錯的全是應用題!后面的附加題竟然會做的做不出來,算了一下,有18分是粗心大意丟的。更讓我氣憤的是,我五年級時,每次大考考得最差的就是數(shù)學!太丟人了!以后還是要聽父母的,多做些練習題,細心點,還是能名次的。
數(shù)學為什么讓我喜歡?因為平時做題還算認真,考得不算差,自己也滿意了。數(shù)學為什么讓我憂?可能是期中、期末的時候發(fā)揮不良,考了一個不怎么滿意的成績。由此看來,要考好數(shù)學的秘密不是平時考得好,期中、期末就會考得好;不是期末的時候加緊復習;不是平時偷懶不復習……而是要多做一些練習,單元結束后要多鞏固,這樣才可以保證不會考差。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7
數(shù)學,無處不在;數(shù)學是與生活同行;與我們同行,但愿數(shù)學與生活結為一體。
今天,我閑著沒事做,便和好友小賢比賽做小旗,想打發(fā)打發(fā)時間。
我們先找來兩張長為8厘米,寬為4厘米的長方形硬紙板。
我們每人各拿了一張,開始認真地做起了小旗。
我做得較快,就在那得意地擺弄小旗,我把小旗拿在手里轉啊轉,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居然轉出了一個圓柱形。
我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他。
他做好后,也試了一下,是了一定不會錯。
小賢笑這說:“我們來算一算旋轉出來的圓柱形的體積吧!”“好吧。
”我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我倆便認真地開始計算起來,我的圓柱的體積是:4×4×3.14×8=401.92;小賢的圓柱的體積是:8×8×3.14×4=803.84。
我疑惑不解地說:“為什么我們用的是兩張完全相同的長方形紙,可旋轉出來的圓柱的體積卻不相等呢?”小賢抓了一把頭皮,慢條死理地說:“你瞧,我是以長為軸旋轉的',那么長便是旋轉出來的圓柱的高,寬便是旋轉出來圓柱的半徑。
“對對對,而我是以寬為軸,所以寬就是圓柱的高,長就是圓柱的半徑。
我倆旋轉出來的圓柱的高和半徑都不相等,所以體積自然也就不相同嘍!”我補充說。
“耶!”果真如此兩個巧妙的圓柱就顯現(xiàn)在我們的手中。
我想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圓柱”在我們手中轉呢!你也來吧……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8
夏日的一天,表妹來我家過暑假。媽媽正好捧著兩個黃橙橙的大香瓜從廚房間走出來。
表妹一見香瓜,精神來了。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香瓜,口水也禁不住流了出來。我見了,便打趣道:“小饞蟲呀、小饞蟲,有人想吃香瓜了。”“我只是在想這香瓜有沒有熟透呢!”表妹說道。媽媽聽了我倆的談話,就問表妹:“婷婷(表妹的小名),想吃香瓜嗎?”“當然想,香瓜能解渴!薄澳悄阏f要吃多少?”“我想吃香瓜的二分之一就夠了。”“那你說出二分之一的意義吧!”“二分之一,就是把整體分成兩份,取其中一份。”表妹像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顯得輕松高興。我剛想插嘴去說二分之一的意義不是這樣的,媽媽卻把我檔住了,并用嘴朝我努了努,示意我別說話,我只好把話咽了下去。
媽媽拿起刀,朝香瓜切了一塊。剛切完,表妹便叫了起來:“熟了,熟了!”可定睛一看,便哭喪著臉說:“才薄薄的一片?這不是二分之一的瓜。”媽媽裝著驚訝的樣子,對表妹說道:“你不是說把整體分成兩份,取其中一份嗎?我可是按你說的做到了,怎么不對呀?”“啊!”表妹像醒悟過來似的。一拍腦門,馬上糾正說:“二分之一應該是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一份!薄斑@才對了嗎!”媽媽笑著說:“婷婷,你該受罰,這么馬虎只能吃一小塊。”表妹點了點頭說:“我甘愿受罰,誰叫我馬虎,不給我吃點苦頭,我是不會改掉這個毛病的!甭犃诉@話,我們都笑了起來。
原來吃香瓜,也可以學到關于數(shù)學的知識!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19
數(shù)學是研究數(shù)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通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shù)、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chǎn)生。數(shù)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合適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真理。數(shù)學屬性是任何事物的可量度屬性,即數(shù)學屬性是事物最基本的屬性。可量度屬性的存在與參數(shù)無關,但其結果卻取決于參數(shù)的'選擇。例如:時間,不管用年、月、日還是用時、分、秒來量度;空間,不管用米、微米還是用英寸、光年來量度,它們的可量度屬性永遠存在,但結果的準確性與這些參照系數(shù)有關。數(shù)學是研究現(xiàn)實世界中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簡單地說,是研究數(shù)和形的科學。
由于生活和勞動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簡單的計數(shù),并由用手指或實物計數(shù)發(fā)展到用數(shù)字計數(shù);A數(shù)學的知識與運用總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塊。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shù)學文本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fā)展便持續(xù)不斷地有小幅的進展,直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著和新科學發(fā)現(xiàn)相作用而生成的數(shù)學革新導致了知識的加速,直至今日。今日,數(shù)學被使用在世界上不同的領域上,包括科學、工程、醫(yī)學和經(jīng)濟學等。數(shù)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shù)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shù)學發(fā)現(xiàn),并導致全新學科的發(fā)展。數(shù)學家亦研究沒有任何實際應用價值的純數(shù)學,即使其應用常會在之后被發(fā)現(xiàn)。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20
“今天開校大吉,報名五折優(yōu)惠!”嘿嘿,本人開了一家“數(shù)學學!遍_始招生,由著名數(shù)學家教學。想報名?歇著點兒吧,本校只教隋唐好漢!
噢噢,來了啊。李元霸(隋唐第一條好漢)帶頭,18個人都來了,我去布置布置。
今天我親自任教,教的是“簡便計算!薄翱瓤,簡便計算是利用了哪幾個運算律?”講臺下無人舉手,我只好亂抽!芭嵩獞c,你說!”裴元慶一聽,呆了,顫抖著站起來,吞吞吐吐地說:“好……好像是……是刀法律,槍法律,還……還有劍法律,是……是嗎?”我當場暈了過去。沒想到這小子的思想還停留在所謂的`“武藝時代”,我掙扎著站起來。低吼道:“錯了,應該是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把這條記下來!
“叮――”,下課鈴響了,我懷揣課本走向辦公室。一看下節(jié)課的內容,第二次暈了過去,下一節(jié)課上解決問題!我怎么這么倒霉呀……
“叮――”,又上課了,我愣是硬著頭皮走進教室上課。出了一道超簡單的題:##有1元錢,¥¥有1元錢,兩人一共有多少元?出了這道題,我讓好漢們做在本子上。臺下有思考的,有咬筆頭的(暈,這么簡單還咬筆頭?),我卻在一旁擔憂地看著(我能不擔憂嗎?)
10分鐘后,我將本子收上來,呆了。有人寫:1―1=2還有人寫:1+1=5更有甚者,寫:##+¥¥=?……
“我辭職了!我不干了……”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21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不知“犧牲”了多少腦細胞,總算攻下了那幾道數(shù)奧題。我一頭鉆進被窩,尋找那夢中的樂園。
“轟隆隆”,一聲巨響將我驚醒,前面開辟出一條金光大道。我向前一直走著,來到了一扇高大的城門前。抬頭一看,“數(shù)學王國”四個大字閃閃發(fā)光。我好奇地按了一下城門上的開關,門開了。既來之,則安之,進去一游吧。
“天吶,這里怎么這么奇怪?!”我不由得發(fā)出陣陣驚嘆,因為這里的人長得實在不怎么樣:看,皮包骨頭的`“1”,刮陣風都能被吹倒;“0”胖得像皮球,和《神奇寶貝》中的“胖丁”倒有幾分相似;旁邊有對哥倆更怪,把哥哥倒過來就和弟弟完全一樣,原來是“6”和“9”;還有個“8”,活像葫蘆,頭大腳大腰很細,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差不多……
我走進王宮,來到大殿,看見奇數(shù)國王坐在寶座上垂頭喪氣。不管一旁美麗善良的偶數(shù)皇后與慈祥的整數(shù)皇太后怎樣勸說,就是一籌莫展。我朝一位護駕衛(wèi)兵“250”一打聽,原來是“文字國”準備入侵“數(shù)學國”,已經(jīng)離城不遠了。敵軍54321,我軍12345,怎么頂?shù)米∧?“報告皇上,大學士想要見駕!”“傳他進來!”數(shù)學大學士慢悠悠地走了進來。我開始還以為他是個多么龐大的數(shù)字,沒想到只是個小小的“0.01”。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學數(shù)學作文 篇22
昨天,孫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道思考題,讓我們回家去完成,題目是這樣的:用260、270、280、290這四個數(shù),每個數(shù)只能用一次,編一道加減混合等式。
今天的數(shù)學課上,大家交流了各自的想法。
“把260、270、280、290看成6、7、8、9來做,仔細觀察,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6+9=7+8=15,那么6+9-7=8,所以有260+290-270=280!毖嗤さ靡獾卣f道。
她的話音剛落,坐在后排的`王芳迫不及待地說:“我也贊成她的說法,6、7、8、9,很明顯中間相加等于頭尾相加,這樣就有好多答案,如260+290-280=270,290+260-270=280,270+280-260=290,270+280-290=260……”
頓時,教室里掌聲如雷。
“這個想法太好了,把原本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這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你們是怎么想到的呢?”孫老師問道。
“我住過院,醫(yī)院的病床號沒有按1、2、3、4排列,而是401、402、403、404來排的,我就把它看成1、2、3、4,這樣我就記住了,不會忘記,不會走錯!蓖醴颊f。
其實,要知道數(shù)學的奧秘并不難,只要多觀察、多思考,人人都可以有“重大發(fā)現(xiàn)”。
練一練用234、236、238、240這四個數(shù),每個數(shù)只能用一次,編一道加減混合等式。
【小學數(shù)學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作文11-06
數(shù)學小學作文01-08
數(shù)學小學作文07-13
關于數(shù)學的小學作文11-06
小學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12-05
小學生數(shù)學作文09-03
數(shù)學小學作文15篇09-12
數(shù)學小學生作文05-11
數(shù)學小學作文(15篇)05-03
小學數(shù)學作文(通用25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