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4篇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 篇1
做事情做的疲勞的中年人,喜歡吃優(yōu)雅的下午茶的中年人,工作一天回來的中年人,一提起安吉的白茶,誰不是立刻想到一杯碧綠、清澈的白茶水,還有那淡淡的白茶香。
每年的3月25日至清明節(jié)左右,是最熱鬧的'時候。這幾天,遠在外地的親人都會趕回安吉采茶葉。凌晨五點,天還蒙蒙亮,正是人們睡覺的時候,但在這兒,家家戶戶都已經(jīng)起床了。清幽的小路上時不時會閃過許多人影。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要去茶山上采茶的。
我們這里的茶山,特別多。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一塊“領(lǐng)地”。那些茶葉,全市淡綠色的。一些嫩綠的小芽在茶樹的腳邊生長,仿佛在尋求茶樹的庇護。所有人都眼疾手快的采摘著,只剩下我們在旁邊玩耍了。
烘制茶葉可費時間和力氣了,要準備上一個大的工具(茶扁),再把大家辛苦摘來的茶葉撒在上面,晾干后才能送上機器烘炒。炒好的茶葉要先挑渣,就是挑出那些有殘缺的茶葉。剛剛炒好,大人們就如火如荼的干起來了。碩大的茶扁里的茶葉被分成了好幾堆,大家的兩只手是一刻也不得閑,總是一大把一大把地抓,兩只眼睛更是不會停下,抓來多少檢查多少。茶葉就像落花流水般往下掉。這邊好的那邊壞的居然不會走錯門。
我把包裝袋打開,弟弟塞入防潮劑,小姨和叔叔往袋子里裝挑好的茶葉,媽媽給茶葉稱重,外婆用工具把包裝的口子封上——大功告成了。然后包裝好的茶葉就會有三個命運:一個是被我們賣掉,一個是拿出去送人,最后一個是自己喝了。咦,爺爺呢?原來是被我們遺忘在了一旁,正悶悶不樂地喝著茶呢!
拿點白茶泡上,你就會看到一杯碧綠、清澈的茶水在你面前,還能聞到淡淡的清香。喝下去沁人心脾,白茶是提神醒腦、清涼解渴的飲品。
白茶,和我們,和安吉聯(lián)系在一起,白茶已經(jīng)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 篇2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說起我們東北的習(xí)俗,不得不提“臘八節(jié)”。
提起“臘八”,大家并不陌生。其實臘八節(jié)的別稱還有很多,因為在這一天,相傳是佛祖成道之日,所以又稱“法寶節(jié)”、“成道會”、“佛成道節(jié)”等。
臘八節(jié)的節(jié)期在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在北方!芭D八”一詞源于南北朝時期。它本是佛教節(jié)日,后來經(jīng)過演變也成了家喻戶曉的節(jié)日了。
在我們這,過“臘八節(jié)”必不可少的就是“臘八粥”了。臘八粥又稱“七味五寶粥”、“佛粥”、“大家飯”。臘八粥由多種食材熬成,活像一件由農(nóng)作物制成的“工藝品”。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的產(chǎn)物而有所區(qū)別。但其中糯米、蓮子、白果、薏米必不可少。最多可放十余種食材,可別小看這一碗臘八粥,它盛滿了溫暖,圓滿,和諧,吉祥,健康,感恩等美好的感覺。喝起來甜甜的,糯糯的,苦中有甜,甜中有酸。喝了臘八粥就證明已經(jīng)做好了迎接新年的準備,并且好運很快就會降臨,因為它象征著幸福。所以在節(jié)日間,我們這的鄰里鄉(xiāng)親、親戚朋友都會互相贈送臘八粥,送的人要客氣地說是請對方嘗嘗自家的`味道,并把好運帶給對方,這不就是圓滿嗎?
在北方,臘八節(jié)的美食除了臘八粥,還有色如翡翠的臘八蒜,那味道別有一番風(fēng)味。
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所以過了臘八大家就會好好歇一天,然后做好過年的準備!辦年貨,大掃除,貼春聯(lián),穿新衣,還有更多忙的事情等著我們哩!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臘八習(xí)俗。其實不論是喝臘八粥還是吃臘八蒜,這背后蘊含的都是每個人對于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那么,你的家鄉(xiāng)有什么獨特的風(fēng)俗呢?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 篇3
連綿不斷的山峰;一眼望不到邊的湖;數(shù)不盡的高樓大廈……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千島湖。
要說我的家鄉(xiāng)有什么特別之處?那可就多了,有三角戲、竹馬、舞龍燈等等。但是我從小在人們口中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討論竹馬的。當然,從小在千島湖長大的我對竹馬也十分有興趣。
在竹馬這項藝術(shù)中,有很多能體現(xiàn)千島湖民風(fēng)的地方。無論是做竹馬的手藝,還是跳竹馬的姿態(tài),沒有一處是不令人陶醉和贊賞的。
雖然身在千島湖,可看竹馬表演的機會卻很少。每一次觀看竹馬表演,都會非常激動,以至于睡不著覺,吃不下飯。記得我第一次觀看表演,是在書香彌漫的校園里。
在我四年級時,學(xué)校里建了一個陽光圖書館,里頭各式各樣的書都有,在圖書館里還有一個竹馬館。在竹馬館門外的墻上,掛滿了關(guān)于竹馬的解說和圖片。好奇的我看了所有資料,看完資料,我對竹馬這個新鮮玩意兒入了迷。
沒過幾天,學(xué)校的主席臺上被布置得漂漂亮亮:紅色的地毯、彩色的背景、還有背景上四個紅色大字“淳安竹馬”。對竹馬正感興趣的我頓時眼前一亮。布置完場景,老師就在教室里宣布了第二天要表演竹馬的消息。那晚,激動的我在床上興奮的睡不著覺,滿腦子都是第二天表演的事。
到了表演的時候,同學(xué)們到了操場上,滿臉期待的我聚精會神地盯著。演員出場了,紅色、綠色、黃色、白色、黑色等五色竹馬入場了,在竹馬館門外的資料上,我了解到:表演竹馬的都是青少年男女,分生、旦、凈、丑的`角色,正生騎紅馬、青衣騎黃馬、小生騎綠馬、花旦騎白馬、小丑騎黑馬。還有,上面寫道黑馬最活潑。半信半疑的我一看,果然,小丑騎著黑馬,拿著馬鞭,蹦來跳去。紅色的狀元馬,讓我立志前行,也代表千島湖的成功,黑馬還有前程似錦的寓意,寄托著千島湖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表演結(jié)束,我對我的家鄉(xiāng)千島湖又有了新的感覺。這是我的家鄉(xiāng)風(fēng)俗,既讓千島湖有了代表作品,又凸顯了淳安“錦山秀水,文獻通考名邦”的獨特神韻和風(fēng)采。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xiāng)貴州貴陽有一項風(fēng)俗,每年春節(jié)初二上山去拾柴,回到家以后再吃一頓熱騰騰的酸湯火鍋。
我還記得20xx年春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初二一大早就去黔靈山公園拾柴,那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我們到公園門口時,售票處已經(jīng)人頭攢動、車水馬龍,進到公園里面更是人山人海,湖邊、山坡、山頂?shù)教幎际侨肆,滿山的樹叢中都看得到人的身影。公園里到處聽得見杜鵑鳥、布谷鳥、喜鵲嘰嘰喳喳的叫聲,就好像在演奏一支交響樂;看得見黃色的迎春花、粉紅的櫻花、純白的玉蘭花盡情地開放,還散發(fā)出一些沁人心脾的清香,使人恨不得湊進了狠狠地聞一兩下。人們?nèi)宄扇,在賞花、跳舞、唱歌、演奏、登山,最重要的是在山里面拾柴。因為柴火的柴跟財運的財諧音,所以人們把上山拾柴就當成是上山拾“財”,回家再拿紅布把它包起來,就寓意著來年會發(fā)財。我們隨著人流逛了大半個公園,然后也撿了幾根柴回家了。
回家以后,我們在家里吃了一頓酸湯火鍋。在鍋里燒開水后,倒入用西紅柿熬成的底料,再根據(jù)個人的`口味加入配菜。酸湯顏色鮮紅,寓意著來年的生活紅紅火火、熱氣騰騰。酸湯并不辣,反而酸酸甜甜的,只要一湊近,這酸湯濃郁的香氣,就會從鍋中傾瀉而出,闖到鼻孔中,讓人沉醉在這香氣中。這酸湯里煮出來的東西,也被這酸湯的酸甜給“渲染”了,在自己的本味中摻雜著酸湯的氣味,使得整個酸湯火鍋更加開胃可口。
拾柴和酸湯帶給了人們許多的好運,所以這項風(fēng)俗很受人們的歡迎,只可惜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人們不便出門,公園也關(guān)閉,無法上山拾柴了,我多么希望這場疫情趕快過去,人們可以繼續(xù)在陽光下的公園中享受美好生活。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5篇06-26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4篇06-26
【精選】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三篇06-27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10篇07-14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四篇07-10
精選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3篇07-21
【精選】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4篇07-22
初二風(fēng)俗的作文八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