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西,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風俗習慣,十分有趣。
就拿端午節(jié)來說吧,在這一天里,人們會吃粽子,喝雄黃酒,戴花繩。而這些習俗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時候一次戴花繩的有趣經歷了。
那是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有一次端午節(jié),媽媽從街上買回許多五顏六色的花繩;ɡK,又叫五彩絲,也叫五色絲,是由五種顏色的細繩編成的,很漂亮。媽媽在我的手腕與腳腕上戴上花繩。許久后,我心生疑問,便對媽媽說:“媽媽,在端午節(jié)這天為什么要帶這種花繩呢?”媽媽對我說:“古時候,這種繩子是由五種顏色的細繩編成的,并不像現(xiàn)在這么多顏色。而這五種顏色也代表著五行,據說可以避邪。”那時我不懂,又問:“媽媽,邪代表什么呀?”媽媽又說:“就是不好、不正義的東西,你長大就明白了呀!”“哦,原來是這樣……”
端午節(jié)后的一天,下雨了,媽媽便把我的花繩丟在水泊之中了。我又不懂了:“那么漂亮的花繩為什么要丟在臟水里呀!”媽媽說:“順著水流走,代表著煩惱與憂愁都漂走了!薄澳俏乙欢〞荛_心了。”“哈哈……那只是一個說法而已。”“?好吧!”
后來我們還吃了粽子,粽子里放著江米和紅棗,還有花生米。吃的時候放點兒糖,甜絲絲的,可美味了。那種味道令人留戀,讓人懷念。后來我才得知端午節(jié)是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中華民族風俗源遠流長,從古至今,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個節(jié)日都有不一樣的,、特殊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把這種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2
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同的地方也會有著不同的習俗,那么,今天我就來講講禹城當?shù)剡^年的習俗吧。
年糕是禹城人過年必備的食品,當?shù)厝私兴芭葑痈狻。先用準備好的糯米粉和面摻水攪拌均勻,然后切割成小塊、下鍋油炸,原本小塊的米粉團,瞬間變成一個個杏仁般的圓泡。再把這些炸好的米泡加上飴糖,攪拌、粘合、搟壓成塊狀,大塊的年糕就成型了。怎么樣,是不是很誘人呢。而我則有幸吃過一次,那種味道甜甜的有些粘,像是粘米混合了紅棗的味道,吃起來滿滿的幸福感,到了現(xiàn)在年糕也是我回禹城之后必吃的一道美食。這泡子糕的起源還有一段歷史傳說。相傳清朝末年,禹城有一名從事糯米經營的商人。在一次運輸過程中,糯米因受潮無法售賣。商人于是將受潮糯米碾成粉后進行油炸食用,沒想到風味獨特。因其油炸過后稱”泡“狀,商人便為其取名為”泡子糕“。如今在禹城,”泡子糕“不但申請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成為春節(jié)人們走親訪友和婚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甜點。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ji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過年是多么美好呀,家人們都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聊著這一年的收獲,真是靜謐又美好。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3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說起我們東北的習俗,不得不提“臘八節(jié)”。
提起“臘八”,大家并不陌生。其實臘八節(jié)的別稱還有很多,因為在這一天,相傳是佛祖成道之日,所以又稱“法寶節(jié)”、“成道會”、“佛成道節(jié)”等。
臘八節(jié)的節(jié)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在北方!芭D八”一詞源于南北朝時期。它本是佛教節(jié)日,后來經過演變也成了家喻戶曉的節(jié)日了。
在我們這,過“臘八節(jié)”必不可少的就是“臘八粥”了。臘八粥又稱“七味五寶粥”、“佛粥”、“大家飯”。臘八粥由多種食材熬成,活像一件由農作物制成的'“工藝品”。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的產物而有所區(qū)別。但其中糯米、蓮子、白果、薏米必不可少。最多可放十余種食材,可別小看這一碗臘八粥,它盛滿了溫暖,圓滿,和諧,吉祥,健康,感恩等美好的感覺。喝起來甜甜的,糯糯的,苦中有甜,甜中有酸。喝了臘八粥就證明已經做好了迎接新年的準備,并且好運很快就會降臨,因為它象征著幸福。所以在節(jié)日間,我們這的鄰里鄉(xiāng)親、親戚朋友都會互相贈送臘八粥,送的人要客氣地說是請對方嘗嘗自家的味道,并把好運帶給對方,這不就是圓滿嗎?
在北方,臘八節(jié)的美食除了臘八粥,還有色如翡翠的臘八蒜,那味道別有一番風味。
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所以過了臘八大家就會好好歇一天,然后做好過年的準備!辦年貨,大掃除,貼春聯(lián),穿新衣,還有更多忙的事情等著我們哩!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臘八習俗。其實不論是喝臘八粥還是吃臘八蒜,這背后蘊含的都是每個人對于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那么,你的家鄉(xiāng)有什么獨特的風俗呢?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4
“咚咚鏘,咚咚鏘,財神爺來咯……”兩只槳在“海浪”里翻騰,兩條腿快速的前后翻飛……這,就是我美麗家鄉(xiāng)的習俗——劃旱船。
劃旱船,顧名思義,就是在陸地上劃船,“旱船”是依照船的輪廓而制成的木架子,然后在木架的周圍圍上藍色布簾,畫上白白的波浪,仿佛小船在大海里乘風破浪。通常是一位姑娘,從旱船底下的洞鉆進去,手扶著船邁著碎步往前走。當然,每條“旱船”旁邊都有一位右手搖蒲扇,左手扶槳的“艄公”,他一手比畫著蒲扇,一手搖著槳,同時兩人高聲的唱著戲,一艘快樂的“旱船”就出發(fā)啦!
新年喜慶的“劃旱船”活動開始了,整條街上擠滿了圍觀的鄉(xiāng)親,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好不熱鬧!突然,鄉(xiāng)親們都不約而同朝著一個方向張望——“旱船”劃過來啦!
一個身穿紅袍、面容姣好的`姑娘站在“旱船”中,邁著歡快的碎步往前走,跟在她身后的艄公,一邊使勁地舞著蒲扇往旱船簾子上扇風,一面劃動著槳,旱船搖搖擺擺,猶如在大海上航行,惟妙惟肖!
這時,只見那艄公扯開嗓子高聲唱戲:“今年風調雨順,喲……喲……”看熱鬧的鄉(xiāng)親們和著艄公身后的樂團一起應聲:“喲……喲……”同時鑼鼓恰到好處地敲了起來:“咚咚鏘!咚咚鏘!”所有的聲音交融在一起,非但不會讓人感到雜亂,反而是那么和諧。那么鏗鏘有力!別有一番韻味。
忽然,艄公將蒲扇別在腰間,一手扶船,一手加大力度劃槳,原來這是遇上“驚濤駭浪”了!“財神爺來咯,喲!喲!”艄公又一次嘹亮地唱了起來,鄉(xiāng)親們高亢的聲音一唱一和:“喲……喲……”這不僅是家鄉(xiāng)傳統(tǒng)的習俗,更是人們在祈福,盼望著今年大豐收,風調雨順。
“財神爺來喲……”隨著旱船搖搖晃晃的遠去,聲音也漸漸散去,夕陽西下,小鎮(zhèn)慢慢恢復寧靜,但方才那高亢、激昂的歌聲始終縈繞在鄉(xiāng)親們心中,陪伴他們開始新的一年……
【家鄉(xiāng)的風俗初二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風俗初二作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