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文(匯總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作文 篇1
一個星期天早上,風和日麗,爸爸媽媽和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乘車來到廣東四大名山之一的鼎湖山游覽。
鼎湖山位于肇慶東約十八公里,山上綠樹成蔭,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一派生機。山頂上有一個湖叫“天湖”。和天湖山相連的西北坡有一條大溪,順著山勢流下來,進入山林。起初,只聽見幾聲鳥鳴。轉過一道彎,便隱隱約約地聽見松濤般的水聲。!是瀑布!我心中一喜,加快步伐向前走去。到了樹林盡頭,我抬頭望去,那鑲嵌在許多大石頭之間的,一條白而發(fā)亮的瀑布便呈現在我眼前,那瀑布從山頂傾瀉而下,仿佛一匹美麗的.白色綢緞,從山石之間飄落下來,撞在巖石上,那壯麗的景色真令人陶醉!
在瀑布的下面是一個大水潭,叫飛水潭。潭水清澈、碧綠,水明如鏡。我們站在潭邊,那一張張笑臉便倒映在水中。我捧起潭水,喝了一口,!水甜甜的,涼涼的,從口中一直涼到心底,心里感到一陣快意。
時間過得真快,已經是傍晚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鼎湖山,心里想今天的秋游既開闊了眼界,又玩得真痛快。
語文作文 篇2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中,我感覺到大部分學生以為作文太難寫,沒有靈感,找不到素材,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寫什么,對作文失去信心,不樂于寫作文,我覺得造成這種局面與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深感作文教學工作的艱巨與困難。那么,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聯系我的教學經歷和實踐我覺得應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
一、指導學生作文,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
指導學生作文,首先要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的問題。假如學生想寫又沒有東西可寫,而老師硬要他寫,這樣是寫不出好作文的,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是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開始作文寫什么呢?一般說來是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寫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自已所干、所見、所聞、所感的東西.
(一)
做過什么,寫什么。學生寫自己做過的事易寫。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親自參加實踐,自覺地從中接受教育。學生有了真實的感受和體驗,才能把親身經歷的有意義的事寫下來。例如平時我注意組織學生為集體,為他人多做好事,然后叫他去寫“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或“記一件有意義的事”的文題,學生就會感到有內容可寫。
(二)
看了什么,寫什么。學生寫自己所看到的東西不會感到難。我就做有心人,引導學生關心集休,多留心周圍的事情,多觀察,多分析。需要寫的時候,手頭有東西可寫。如要學生寫某一景物或建筑物或某一現象,先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或參觀,我在觀察或參觀過程中指導,啟發(fā)思路,幫助學生構思。這樣寫出的文章就會具休充實。
(三)
聽到什么,寫什么。學生寫自己親聞的人和事,也感到容易寫。我經常引導學生留意日常與人交往,把所聽到的有趣的有意義的人和事記述下來,做生活的有心人。如聽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聞、爺爺奶奶的童年等,作文時要學生寫這類題材,學生就有事可寫了。
(四)想到什么,寫什么。要學生寫自已心里所想到的東西,也是較容易的。因學生生活閱歷不深,雖對生活有觀察,注往會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因此,我在學生觀察基礎上,引導他們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去思索問題。
這樣學生對某一問題有所分析,他也就有所想,把所想的東西寫下來,也就成了文章;驅懽约旱拇蛩悖约旱睦硐,自己的決心,自己的回憶等。如讓學生寫“我長大了想干什么”,“老師日夜辛勘地工作為了什么”,“你生活中有過哪些有趣的事”,“你最喜歡讀的書是什么”,一這樣寫起文章來,思想就會長上翅膀,自由飛翔,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態(tài)。
(五)
讀了什么,寫什么。要學生寫自己讀過的東西,也是較易的。學生讀了什么,組織他們寫什么,主要是指讀了什么“習作例文”,組織他們寫什么習作。當然也可以寫自己看過的課外讀物的感受。
我經常指導他們進行仿寫,仿其結構寫法,也可仿其與自已生活實際相似的內容特色,還可仿其詞語句子的運用。仿寫的關鍵在一個“活,字,即要仿得“活”.不要原封不動生搬硬套,或者改頭換面。使學生寫起來就有樣可依,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二、精心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
作文教學難,首先難在學生沒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愛它的欲望、沖動和興趣;其次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覺得沒有什么可寫。所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顯得尤為重要。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種多樣。
(一)
心理學研究表明:活動是兒童的本能,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一個哲學家也曾經說過:“當我們順應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將變得非常簡單!币虼俗魑慕虒W要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回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活動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這樣才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而我們要重視作文前的指導,極力反對那種作文前“無所作為”,而臨到“寫”時才嘮叨什么命題、中心、選材、構思之類。
。ǘ
不要輕易規(guī)定作文命題,束縛兒童的個性。兒童是最富有個性的個體,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決定了學生會選擇不同題材、不同的表達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會形成兒童寫作能創(chuàng)造出他們眼中的繽紛的世界。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束縛太多,會產生語言貧乏,內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兒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兒童的學習心理特征,創(chuàng)新作文形式,讓不同智力發(fā)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自由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在抒寫表達中體驗作文的快樂。
。ㄈ
緊密結合學生現實生活,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生活世界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如果把寫作活動當做是多彩生活的一個延續(xù),那么就會煥發(fā)出寫作的無窮的動力。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留個不停。”學生寫作的內容一定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針對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三、重視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習作的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熏陶,主動培養(yǎng)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fā)育不全,很難激發(fā)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一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并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
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xù)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guī)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
當然,在對學生進行范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復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勵他們采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fā)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
安排可“先分后總”或“先總后分”,還可按“順序”、“插敘”、“倒敘”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后放,從仿到創(chuàng),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感受觀察給習作帶來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對于教師而言,就要在習作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很多時候教師在這一步驟上往往只停留在理論說教上,缺少實際的指導。
對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他們對生活的感知、理解和態(tài)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因此,指導學生去細心觀察和描摹生活,啟發(fā)和激活學生的感官、經驗和思路。對觀察的指導不能單純靠空洞的理論說教,離開具體的生活,教師的指導就沒有著落。要把知道落到實處,應該有計劃地積極開展課內科外活動,在具體的活動中知道學生觀察什么,怎么觀察。
生活,唯有生活才能給我們提供更多的觀察元素。中年段的學生要學會留心周圍的事物,也就是說,他們的意識逐漸從關注自我,轉換到關注周圍,在關注范圍擴大的同時,對本身已經存在事物的發(fā)現,會讓他們迫不及待地想交流、想表達。所以,開發(fā)這方面的觀察資源,實在是提供給學生一種全新的體驗。
觀察是對周圍世界事物和現象的有意識、有計劃的察看、了解。寫作的觀察不同于一般的隨意“觀看”,它需要觀察者仔細專注地察看對象的特征,并的對這些特征作出自己的分析、評判、選擇、記憶,使之成為自己的第一手有價值的寫作材料。
正如福樓拜教導莫泊桑時所說:“要長時間很注意地去觀察,以便發(fā)現別人沒有發(fā)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發(fā)現的東西,??為了要描寫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棵樹木,我們要面對著這堆火和這棵樹,一直到我們發(fā)現了它們和其他的樹和其他的火不相同的特點的時候!
為了讓觀察與寫作更好地結合,我在雙休日安排學生幫助父母洗碗,并把過程詳細地寫下來。其實,這些家務,中年級的學生完全可以承擔,或者也有很多的學生已經在做這樣一件事,但是,平時是為了做家務而洗碗,這次是為了寫作而洗碗,要求不一樣,那么學生在對待洗碗的態(tài)度上也是不一樣,在洗碗的過程中,他們關注的程度要比以往都集中,對每一個步驟的進行也要比以往更清晰。
這種主動投入,正是觀察的本質體現,當中有個學生為了把涮碗的動作寫仔細,在寫草稿時,邊寫,邊拿著紙巾和一個碗在模擬涮碗。所以她能寫下“我把碗放在滴有洗潔精的洗碗盤里,左手大拇指抓住碗邊,其余四個手指扣住碗底,右手拿起洗碗布,沿著碗邊開始轉動,媽媽說,飯碗的邊比較難洗,我就多轉幾圈,這時候,左手還要配合好,碗才能轉起來!比绻皇菍W生在觀察的時候寫作,在寫作的時候觀察,這些細節(jié)有怎能如此清楚呢?
我曾布置學生寫《我的媽媽》,很多學生不會作細致客觀的觀察,只會寫“我的媽媽很慈祥”、“我的媽媽很勤勞”、“我的媽媽很關心我”之類空洞的句子,到底如何慈祥,如何勤勞,怎樣關心我,寫不出來。相反,同樣寫《我的媽媽》,有個學生則善于用心觀察,從日常生活的細致處觀察媽媽。
他發(fā)現——“媽媽吃飯很奇怪:我喜歡吃肉,媽媽‘喜歡’吃菜;我專挑少骨多肉的魚腩肉吃,媽媽專挑多骨的魚頭魚尾吃;我吃菜專挑最嫩的芯部吃,媽媽專挑較老的吃??”他帶著疑問繼續(xù)進行分析思考,終于知道媽媽這樣做是為了將好吃的留給其他人吃,并非飲食喜好與眾不同。
這個學生就因為善于用心捕捉“媽媽吃飯”這一雖不顯眼卻平凡見偉大的生活小節(jié),將媽媽寫活了。我以這個淺顯例子啟導學生,使學生更理解細致觀察的重要性,結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經過這樣分析之后,讓學生再觀察一次然后寫《我的媽媽》,要觀察生活中的媽媽,寫生活中的媽媽。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觀察把平常的一些細節(jié)寫了下來,令一些看到自己孩
子習作的家長感動不已。
五、注重平時積累,讓學生為習作積累材料
。ㄒ唬└鶕n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后,就讓學生以后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ǘ┩ㄟ^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傊约旱南才范伎蔁o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六、重視仿寫訓練,以提高學生習作的能力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人從兒童時應就有模仿本能。他們因模仿而獲得了最初的知識,模仿就是學習!眱和趯W習語言和多種技能時,最初階段都是借助模仿作為“階梯”的。也可以說,兒童的一切學習最初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梢,切實抓好小學中年級的仿寫訓練是十分重要的。那應該怎樣進行仿寫訓練呢?
(一)仿寫要求:
通過模仿例句、例段、習作例文的表達方法或寫作方法,使學生能說寫一句完整話,一個片斷,一篇簡短的文章。通過試驗,摸索中年級說寫訓練、序列、途徑和方法。
。ǘ┓聦懛椒ǎ
仿寫的形式有:“仿句式、仿片斷、仿篇章,重點是仿篇章。不論是什么形式,都是捕捉模仿點后仿說仿寫。1、仿句式。仿句式是仿寫中最簡單的一種形式。課文中常見的句式有:陳述句、疑問句、排比句、中心句、總起句、過渡句等,這些都有是寫作的基礎。模仿句式的主要方法是:
、、弄清范句是什么類型句式及句式的結構組成;
、凇⑴宸毒湓谖恼碌淖饔;
、、仿例句結構和作用說寫一句話。
2、仿片斷。仿寫片斷可以從如下三方面入手:
①、弄清該片斷的大意;
②、找出片斷的特點(不同的片斷有不同的特點,仿寫時要弄清片斷內部的結構及其表達方式。
3、、仿篇章。仿篇章是仿寫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小學生的作文能力,仿寫篇章主要是模仿作者的觀察方法、寫作順序和主要的寫作特點。
①模仿觀察方法。觀察方法是根據客觀事物的連接順序,按方法進行觀察的,一般是由左到右,由遠到近,由中間到兩邊等。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如習作《蓖麻》,要求仿照《喇叭花》一課的觀察方法,寫蓖麻的生長情況,其觀察順序是種子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
、谀7聦懽黜樞颉
寫作順序是作者思路展開的步驟,仿寫時首先弄清范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③模仿主要寫作特點。在仿寫篇章中除了仿寫文章的順序外,還要模仿范文的主要寫作特點。
(三)仿寫步驟:
仿寫一般分四個步驟:學習范例——點撥提示——進行仿寫——評講。1、學習范例。仿寫學習范例的要求是:理解文章的脈絡,找出模仿之處,使學生作文時有個榜樣。2、點撥提示:有了范文,學生不一定能抓住要領,這時,老師
要作“例文簡析”,對范文作畫龍點睛式的分析,對學生仿寫作一切中要領的提示,以便學生更準確地捕捉模仿點。3、進行模寫:在仿寫過程中,寫是關鍵的一環(huán)。如何抓好寫這一環(huán)呢?
、、要列出簡單的寫作提綱(寫作順序)。如先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或開頭寫什么,中間寫什么,結尾寫什么,并注明評寫和略寫。
②、仿中有寫,以寫為主。
、、檢查輔導。學生在寫初稿時,老師要檢查輔導、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4、評講。仿寫的評講著重抓好三種類型:
、佟⒂写硇缘牡湫。評講是為了總結寫作經驗,不斷提高作文水平。因此評講要有代表性。
、、針對性的典型。仿寫雖然有“!笨煞拢珜W生的基礎不一,習作中未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講評時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要提出讓學生議論、修改。
、、創(chuàng)作性的類型。有的學生思維能力,想象力較強,作文時,不是模仿范文的模式,而是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寫出心裁的文章。對于這一典型老師要大力地表揚和鼓勵。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學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師只要在新教學理念的沐浴下,引導學生立足與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寬容每個個體的個性,一定會改變不愿意寫作文的局面,每個人都會樂于作文,樂于表達,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的、體驗生活的一部分。長期在真實的活動中練筆,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興趣,還可以為寫作提供豐富積累,養(yǎng)成學生說實話,訴真情的樸實文風。讓生活的真實,表達的真實帶領學生走向習作的春天。
語文作文 篇3
愛,就是這樣簡單、這樣平凡。
隨著時光的流逝,許多記憶或許都已經隨歲月而封塵,但是,當你觸碰那已被深深烙印的心底,那份感覺,還是那么真實。
站在家門口,淚水涌上心頭,時過境遷,但卻使我無法忘懷。事情發(fā)生在暑假的一天,而這天,我回家晚了。
晚風把天空吹得昏暗,樹葉發(fā)出沙沙的響聲,路上的行人很多,“讓一下,讓一下!蔽翌^上的汗水一滴一滴地劃過臉頰,落到地上,影子逐漸拉長,我的心怦怦直跳。
和朋友出去玩的我,答應了媽媽要在18點前回到家,可卻忘記了時間,現在已經19點了!
我站在家門口,抬起手想去按門鈴,就在快要碰到時,我又猛得縮了回來;丶彝砹艘粋小時,媽媽會不會罵我呢?怎么辦呢?要不要把手機關機了?就說沒電,不知道幾點,才回家晚了?媽媽應該不會懷疑吧?那就這樣吧!
“叮咚~叮咚~”從家里傳出微弱的門鈴的響聲,我的心提了起來,我緊張地盯著門口,終于,它被打開了,我握緊了拳頭,由于緊張,已經握出了手汗!敖憬,你回來啦!”原來給我開門的是弟弟,我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氣,可馬上又緊張起來,因為從客廳傳來了媽媽的聲音。
我低著頭走進去,盡可能表現出一副認錯的`樣子,也許媽媽看到我這樣就不會怎么罵我了吧!誰知,并沒有預料之中的責罵,也沒有預料之中的責罰,得到的,竟是媽媽大大的擁抱。媽媽的聲音從頭頂傳來,“你終于回來了,我還以為你出什么事了呢!眿寢尡У暮芫o,我不安的心緒也散去了!拔医o你打了很多個電話,可你都沒有接,擔心死我了!蔽业椭^,看著玩耍時被靜音的手機,慚悔油然而生!皨專瑢Σ黄,讓你擔心了。”“沒事,沒事。以后晚回來的時候,要記得用手機給我報平安啊!眿寢寽厝岬膶ξ艺f,抱得更緊了。媽媽的擁抱很溫暖,這種溫暖,像寒冷冬天的一束陽光,像干旱沙漠的一股泉水,像黑暗世界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的內心,使小鹿亂撞的我,不再慌張。我點點頭,抽噎著說:“嗯,知道了。”
淚水在眼眶里打轉,那是幸福的眼淚,心中的種子萌發(fā),那是愛的種子。愛就在這一秒前刻在心里,眼淚便是這一秒鐘前的見證!愛,就是這樣簡單,這樣平凡。
我會記住這個昏暗的傍晚,我會記住這個對媽媽的承諾,我會記住,這天,我回家晚了。
語文作文 篇4
一放暑假,每天中午12點,打開電視,準時收看《百家講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講《論語》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這是評《弟子規(guī)》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講《三國演義》的。一本本,一篇篇,既風趣,又長見識。在《百家講壇》中,我領略過戚繼光抗擊倭寇的'英勇豪邁;也了解了春秋戰(zhàn)國是的群雄并起,諸侯紛爭;還知道了儒家大師孔孟兩人游說時歷經的艱險……我既知道了歷史知識,還從中學到了語文。趙高指鹿為馬,項羽破釜沉舟;楚莊王一鳴驚人,晉文公退避三舍。我不僅在《百家講壇》中長了見識,還加強了語文積累。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詩經》中的一句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詩圣的感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詩人屈原放逐江南之時充滿愛國激情的抒憂發(fā)憤之作;“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是曹操滿腔熱血時所寫。我又從中積累了不少詩句。文天祥,魯迅教我如何做一個“硬骨頭”;孔孟儒家大師使我感到學習的快樂;王羲之,吳道子使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關羽,苻堅讓我知道做事不要馬虎大意……我還學到了不少道理。
知識如寶庫,永遠學不透。我認為語文也是如此,要多積累。愛《百家講壇》,更愛語文。因為從中我漸漸充實了起來。
語文作文 篇5
語文在生活中,也是調劑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語文給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一個人心浮氣躁時,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個人心情低落時,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語文帶給生活的影響是無法比擬的。
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中,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出自“語文”這門功課,沒有“語文”,你根本不能與別人交流,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笑柄。從小到老,我們也都在學語文,但卻永遠也學不完!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語文也無處不在。那么,生活與語文的聯系到底在哪里呢?其實,語文就是語言文學,也就是文學的藝術。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吧,我們是學生,肯定就得聽、說、讀、寫,那聽說讀寫又是從哪來的呢?它們都是從語言那里來的,只是語文中的一部分。從此看來,語文有著很大的作用,說明了生活離不開語文的關鍵性。
書籍也是語文最直觀的表現。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梢姏]有書籍、沒有語文的人類是不可進步的;沒有書籍、沒有語文的社會是不能發(fā)展的。同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證明從古代開始,人們就對書籍非常重視。沒有書籍,我們無法體會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沒有書籍,我們無法傾聽林黛玉與賈寶玉的真摯愛情;沒有書籍,我們無法了解諸葛亮的聰明睿智;沒有書籍,我們無法見識孫悟空的無邊本領;沒有書籍,怎能體會更多的情感?沒有書籍,怎能了解更多的知識?沒有書籍與文字,人類怎能探究歷史、展望未來?
語文在生活中,也是調劑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語文給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一個人心浮氣躁時,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個人心情低落時,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語文帶給生活的影響是無法比擬的。
語文也是許多可愛的小精靈,在人間自由自在地玩耍,東奔西跑,卻無處不在;語文是生活的海洋,破濤洶涌,卻浩瀚無邊。
總之語文對我們的生活影響還很多。朋友,請你多用語文,從語文中,你會發(fā)現更多生活的樂趣,因為,我們活在語文的世界中。
語文作文 篇6
我對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份賞悅,上帝總會立即賜下萬道流泉;我每為一個音符凝神,他總傾下整卷美妙的樂章。
——題記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面對青春的過往,絢麗的夢在心中沉淀,七彩的故事劃過心田,光陰留下最清晰的印記。
不知何時,耳中充滿喧囂,再也聽不到愛的聲音;不知何時,雙眼被陰霾蒙蔽,再也看不到美麗的景致;不知何時,心中充滿悲憤,感覺不到善良的存在。只覺我的眼前一片昏暗,太多的得失蒙蔽了我的雙眼。再也不想面對現實,夢中那一派清新卻早已散去。我像是一只斷線的風箏,渾身滿是痛楚,卻不知怎樣療傷;我像一個迷失方向的孩子,心中滿是絕望,走走漆黑的夜里。
我感到整個世界就是一堵墻,我想沖出去,但我太弱小。在我眼中,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幅幅割裂的圖片在我眼中旋轉、旋轉……我想逃避,但我卻在不知不覺中給自己織了一層繭,越織越厚。
那一年,面對家庭的支離破碎,曾經沒心沒肺、整日嘻嘻哈哈的瘋丫頭終于做了最大的改變。我開始形單影只的在校園里徘徊,神情落寞。六月的丁香花瓣凋落在校園的角落里,六月的我,眼神也似它們一般飄忽不定。背后,空留一地陽光散落在地,碎成大片無可彌補的斑駁。
我開始變得小心敏感,總是喜歡安靜的坐在石階上,或是細數我那點點哀傷,或是時常滿眼惆悵的看著夕陽西下,神情憂傷。
“怎么不下去玩?”又是一節(jié)同學們最為喜愛的體育課,路過這里的柳老師問我“今天天氣不錯,和大家一起去玩吧!
“我不去了!蔽易谑A上,抬頭望著湛藍天空,有氣無力的回答。
她笑著坐到我身旁,從兜里掏出一個P4遞給我“不要總是這么封閉自己,聽聽音樂輕松一下吧。”nothinggonnachangemylifeforyou,熟悉的旋律又在耳邊響起,每聽到這首歌,心里就會莫名的感動。
“雖然以前的你刁蠻、任性還很淘氣,卻也很可愛,老師還是喜歡曾經的你!卑橹魳罚蠋熆此齐S意的嘮叨著。這首歌是我最喜歡的一首,不聽流行音樂的柳老師會知道,我的心里突然暖暖的。一個細節(jié),一份濃濃的愛,一份時時刻刻的關心,感動……
在時光的催促下,終迎來了離別的日子。那一年,十三歲,我踏入初中,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本以為那一份真情會在時間與距離中流逝,卻不曾想到柳老師對我的那一份關愛與呵護不但絲毫沒有減弱,那感情反而愈加濃烈。
二00九年夏天,時隔三年,媽媽終于再次回來,并帶給家里一件天大的“喜事”——她與叔叔的婚禮。
從媽媽的婚宴上下來,我顫抖著雙手掏出手機,艱難的打出“老師,我找不到家了”,然后輸上柳老師的號碼,按出了發(fā)送鍵。那一刻,除了她,我真的不知道還可以去找誰。
手機鈴聲突然響起,屏幕上顯示著“柳老師”三個字,我按下接聽鍵還未說話,電話的另一端已傳來了柳老師焦急的聲音“小娜你在哪兒?我去找你”
“我在媽媽的婚禮上”
電話的兩端同時陷入一陣沉默,我握著手機的右手緊了緊,我說:“老師,來接我吧”
柳老師毫不猶豫的答道“好”
再次接到柳老師的電話時,我從酒店里走了出來,柳老師站在街角的一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切都是如此的不真實。我穿過人群,微笑著向柳老師走去,走到她面前的那一刻,柳老師上前一把將我緊緊抱在懷里。沒有半句安慰,卻給我最大的溫暖。
雖然努力偽裝著自己,依然還是忍不住大聲哭了起來。眼淚流進柳老師衣服的纖維里,濕了一片。柳老師輕輕拍著我的背,我將頭緊緊埋在她的懷里,身子劇烈顫抖著,整整四年隱忍淤積的悲傷痛苦還有委屈,終于完全潰不成堤。
“老師,她不要我了,她做了別人的新娘,她又做了別人的媽媽,她不要我的!”
如一道咒語終于被揭開,一直強逼著自己佯裝出的堅強無畏終于在此刻爆發(fā)出來。柳老師抱著我的手臂緊了緊,“沒事的,沒事的,還有我在,老師會一直在你身邊……”
那一刻,心里是數不盡的溫暖。
后來,媽媽與叔叔再次離開,我的生活還在繼續(xù),平淡普通。初三,一切在有條不紊進行中,柳老師仍然會無微不至的給予我關心與呵護。這一份份愛它來的微不足道,但它卻無時無刻不在。
后來面對中考的失利,我感覺天都塌了,我發(fā)去信息給柳老師,我說老師,對不起。也只是簡短的五個字,淚水卻不停的滑落,如斷了線的珍珠,滴滴晶瑩剔透,卻終是支離破碎。我以為她會有多失望,以為她會如何的責備我。等來的,卻仍是她給我的安慰,她說:“努力了就應無悔,雖然有遺憾,但遺憾可以彌補。”
電話我,我啞著嗓子問“老師,現在你還喜歡我么?”
她卻笑了,那笑聲如此熟悉,叫人聽了如此欣慰。她說“不論怎么樣,你都是老師心里最懂事,最聽話的那個小娜”
只是一瞬間,突然握緊手機痛哭失聲。只是是一遍遍的說著對不起,可是這一切又都是如此無力。我知道,是我辜負了你對我的期望。
如今,我來到一個嶄新的環(huán)境,開始了我新的生活;叵胪,老師的`鼓勵、老師的安慰、老師的嘮叨、老師的叮囑,一切還是那么的清晰。在我人生中最低落的那段日子,是老師的愛陪我走了過來。而在我的一生中,有多少“那段日子”,從我們第一次偶然相遇、相識,到我升入初中,甚至到現在,一切都在順其自然的進行,而我也在“理所當然”的享受著這沉甸甸的愛。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悲壯的行動,一切只是在平淡中發(fā)生,微小瑣碎。但這就是最偉大的付出!
一直以來,都有老師您在身邊安慰我、鼓勵我,在我自己對自己都快失望的時候,老師您依然沒有放棄過我。您就像媽媽一樣,給予我精心呵護、無微不至。只要有您在,我就不會害怕,不會放棄。
俗話說,“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而現在,老師您對我六年的恩情,我又要如何才能償還得清呢?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謝您向我伸出熱情的手,那手就像路標,于是我在彷徨中堅定,在思索中清醒。是您讓我看見了廣袤無垠的天空,是您讓我看見了碧波蕩漾的大海。
老師,小娜在此謝謝您,謝謝您給我的一切幫助與呵護陪伴我度過了六年的風風雨雨。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語文作文 篇7
夜幕降臨,云妹妹將月姐姐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黑紗,很快,雨就連綿不斷地下起來。今晚我作錯了事,就被媽媽罵得“狗血淋頭”,連以前的舊帳也一起算。她的冷言冷語刺痛了我的心,再加上這鬼天氣,我那股牛脾氣一個勁兒沖上來,任憑媽媽在身后喊著“鳴兒”也不管,打著傘,氣沖沖地跑進了雨幕。我發(fā)誓要和媽媽勢不兩立。
我走在大街上,迎面走來一對母子——一位中年母親和一個小姐姐,那位母親怕自己的女兒被雨淋著,傘基本上挪到她的身上,傘上的'雨水順著傘滴在母親的肩上。看了這一幕,我體會到母愛的偉大,不禁想起孟郊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為孩子默默的付出,孩子是難以回報的。我想到自己,其實,媽媽對我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的,脾氣不好也幾乎是我引起的,真后悔不該對媽媽那種態(tài)度。此時此刻,我心中對媽媽的恨頃刻間煙消云散了。
雖然我的恨已經消散了,但我還是不想回家,總覺得媽媽不該發(fā)那么大的脾氣。雨還在連綿不斷地下著,我繼續(xù)向前走著?,又來了對親密的小兄妹,哥哥生氣勃勃,妹妹天真可愛,他們手牽著手,哼唱著小夜曲,蹦蹦跳跳地向前走。歌聲在空中、雨中飄蕩著,與斷斷續(xù)續(xù)的汽笛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一首又一首優(yōu)美的雨中進行曲。正當兄妹倆高興的時候,妹妹一不小心,摔了個四腳朝天。哥哥見狀,把雨傘拋掉,吃力地扶起妹妹,一邊檫拭著她身上的泥水一邊問:“摔疼了嗎?”妹妹說:“屁股都開花了,好痛啊!”“哥哥幫你揉揉……”我真羨慕,我和小堂妹一見面就吵架,要是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和平共處那該多好呀!我的眼睛直看著小兄妹,一不小心,差點和一對老爺爺、老奶奶撞了個滿懷,“小家伙,怎么不看路呀!”老爺爺說。我仔細地看看他們,老爺爺頭上“寸草不生,老奶奶滿頭銀絲,慈祥的臉上爬滿了皺紋,但他們互相攙扶著,緊挨著,無論風吹雨打也不用怕了。
我用眼睛攝下了這深情的一幕又一幕,將它們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我想到了媽媽,深吸了口氣,掉轉頭,快步朝前走著。
語文作文 篇8
時如一陣清風,拂面無痕;時如一首樂曲,沁人心脾;時如一句警言,引人深思。或許有時只是不經意間的擦肩而過,卻總令人受益匪淺,原來是你——語文。
——題記
看,大千世界之美
穿越那古樸的愛晚亭,望楓林如火般燃燒的紅艷,曾幾何時,唐代大詩人杜牧為你而頌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流傳千古?
漫步那西子湖畔斷橋邊,望荷花碧葉滿湖間,含苞待放,婀娜多姿,曾幾何時,人們?yōu)槟愕摹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而沉醉?
流連于洞庭湖畔,望碧水蕩漾,掬一捧月光,曾幾何時,詩人劉禹錫為你的“遙看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而贊嘆?
啊,我看到了你的身影,帶著芬芳從我身邊走過,從我指尖飄走,指留余香,是你嗎,語文?
聽,四季旋律之歌
春邁步而來,我聆聽到了,一枝紅杏綻放的聲音;“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幾聲悅耳的鳥鳴又拉開了春的序幕。
夏接踵而至,我聆聽到了,一片嫩葉變?yōu)榫G的聲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夏荷滿塘,見證著夏日的到來。
秋翩翩而至,我聆聽到了,一片枯葉悄然落地的聲音,人們思鄉(xiāng)的渴望,“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秋代表著事物的終極,秋凄卻月滿,勾起縷縷思鄉(xiāng)情。
冬姍姍而來,我聆聽到了水滴變?yōu)楸鶋K的'聲音,梅花綻放的聲音,“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雪花,埋藏著冬的祝福。
啊,我聽見了你的聲音,帶著清脆從我身邊走過,從我耳邊飄過,天籟之音,那是你嗎,語文?
品,千古名句之韻
李白對月飲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王安石對月懷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還有賀知章對柳抒懷:“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千古風流人物層出不窮,絕代佳句韻味無窮無盡。
啊,我感受到了,如咖啡般純厚,令人回味無窮,那是你嗎,語文?
那是你,如清風,如美樂,如警言;那是你,令人指留余香,令人余音繞耳,令人回味無窮;啊,那就是你,從我身邊輕輕走過的——語文。
語文作文 篇9
一、引導學生積累閱讀體驗和生活體驗
。ㄒ唬┳x書筆記
因此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不能單純地為閱讀而閱讀,需要從閱讀中汲取知識,從閱讀中獲得體悟,從閱讀中獲得寫作的資料,這就需要學生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在培養(yǎng)記讀書筆記習慣的初期,老師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情況,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記讀書筆記的方法和內容,比如規(guī)定統(tǒng)一的記讀書筆記形式,規(guī)定完成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等。讀書筆記中可以摘錄名言佳句,抄錄自己感悟較深的語句,并記錄感悟內容,打動自己的原因等;也可在閱讀完成后在讀書筆記中作一篇自己的`讀書感悟。
(二)體驗日記
體驗日記有別于讀書日記,讀書日記是記錄讀書感悟和摘錄名言佳句,而體驗日記則是要求學生專門記錄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感悟,以及對生活中發(fā)生事件的描述和體驗等。生活體驗的主體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等。在體驗日記中,老師可以適當地降低要求,不必要求學生像寫作文那樣計較章法,可以允許他們自由發(fā)揮,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心里想到什么就寫什么,然后老師制定一個合理的周期,引導學生同一整理。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積累生活體驗和感悟,還能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具有極大的幫助。
二、借助情境還原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一)營造情境誘發(fā)體驗
情境在激發(fā)人的某種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心理學認為,情境是對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的具體環(huán)境。教師營造情境時,需要了解到學生是否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體驗,然后才能運用多種手段營造作文教學情境,有目的地導演情境,有意識地制造材料,為學生制造一種場合、一種氛圍,引起他們情感的波動,誘發(fā)和喚醒學生曾有的生活體驗,激起學生寫作的欲望,調動學生的作文興趣。
。ǘ┱Z文互動中豐富生活體驗
交流互動是獲得豐富生活體驗的重要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巧妙地設計教學模式,引入師生或生生交流互動,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悟,與同學分享和討論各自的生活感觸,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生活體驗更加深入深刻。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創(chuàng)建平等、自由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當好學生的聽眾和導師,讓師生與生生之間始終處于熱情、自由、平等的氛圍之中,然后引導學生將交流互動的體驗和感悟及時記錄下來。這種更深層次的感受和認知往往能夠成為他們寫作的最好素材和資源。
。ㄈ┣榫辰Y束后指導學生完成作文的全過程體驗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因此在完成作文后,對文章的修改、潤色是不可缺少的。在作文情境教學結束之后,老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一般來說,作文修改的過程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學生自我修改,自我修改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學生更為深刻地了解和認知自己的感悟和體驗,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我修改習慣;第二步,學生互評互改,可采取分組討論的方式,每個小組選取一位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討論和評改;第三步,師生總評,通過師生對作文的整體評價最終完成文章寫作。
【語文作文】相關文章:
語文作文【精選】10-13
語文的作文(精選)05-17
語文的作文01-16
語文作文(精選)03-20
[經典]語文作文09-10
(經典)語文作文09-27
語文作文[精選]09-06
語文作文(精選)10-17
語文作文08-25
語文作文【經典】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