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程資源讓學生輕松作文
摘要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作文呢?個人認為,首先就要消除他們對作文的畏難心理。顯然巧引“源頭活水”,精心選取題材,發(fā)掘生活素材,轉換評改角度,是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習作教學選材與評改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4-0008-02
李吉林老師指出:“指導作文應當充分打開學生思路,讓他們的思想自由馳騁,不受束縛,使他們感到要寫、好寫、寫有興味”。所以讓學生能比較輕松地寫出作文,就是最直接地消除他們對作文恐懼的辦法。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作文?下面我就以我自身的經驗談談幾點做法。
一、巧引“源頭活水”,學生才能輕松作文
1.夯實課內。每天的語文課都有個固定的欄目——讓學生上臺練說。說話的內容可以是每天的所見所聞,可以是小小的生活感悟,甚至也可以是預習新課后的感受……課內剩余的時間,還可以和他們談談國內外大事,比如9 11,印尼大海嘯、汶川大地震等等,教師學生一起談談議議。每天也許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時間,但是常此以往,學生會慢慢培養(yǎng)出關心時事、善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同時也能積累不少的知識。教師平時還可以把看到的有趣的寓言、漫畫、哲理美文等與他們交流。因為這些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所以他們也會去留意這些東西,也會想要和老師交流。老師就可以抓住每次機會,問問這則漫畫諷刺了什么,到底幽默在哪里,你有什么見解?那篇文章或圖片怎么會讓你印象深刻呢?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已經不知不覺地積累了很多資料,做了許多的口頭觀后感、讀后感了。
2. 重視課外。作文的教學應該要打破魯迅先生所說的“高墻上四角的天空”,把學生引入校內外豐富多彩的生活海洋。(語文教學論文 )首先要讓學生投身生活,通過參加生產勞動、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為民服務等有意義的社會活動感悟生活;其次要開辟第二課堂,組織故事會、演講會、朗誦會、辯論會、交流會等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課和各種校園游戲活動;再者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尋找生活中的場景,選取精彩鏡頭,積累作文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在教學六年級“輕叩詩歌的大門”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就組織學生到圖書館看書,到多媒體教室上網查找有關資料,調查訪問等各種方式收集資料。我還帶領學生到海滄著名的青礁慈濟宮,充分地進行實踐體驗,觀察發(fā)現。在那里他們看到了了鐫刻在木柱、墻壁和石壁上的詩歌作品。學生們還調查訪問了園林工作人員。學生在綜合性學習實踐中豐富了體驗,激活了頭腦,衍生出了問題,萌發(fā)了啟示,為習作儲備了豐富而真實的材料。他們不但樂于實踐,而且樂于表達。
二、教師精心出題,學生才能輕松作文
我的作文題都會遵循幾個原則:要讓學生有想要表達的沖動,讓他們能抒發(fā)真情實感;作文題不要老掉牙,要推陳出新,能調動起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作文題要盡量能夠充分展示他們的想象力。
1.從文獻中取材出題。要出這樣的作文題并非易事,這需要老師平時注意積累。比如說,有次我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了一則故事,讓人很有懸念感,也很有趣,我馬上想到可以讓學生來續(xù)寫這則故事——森林里,熊和柯頓一家有世仇。世界是那么的小,讓熊和柯頓同時誤入了一個10米深的陷阱。他們都受了傷,又饑又渴的他們在陷阱中會如何呢……是繼續(xù)斗智斗勇,還是化敵為友呢?還有這次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有許許多多的圖片文字也觸動了我的心靈。我把這張圖片從電腦中打印放大出來,貼出來讓學生細細觀察體會圖中的每個細節(jié),試著描述出來,力求能打動人心。引導學生去想象地震發(fā)生時的情景;孩子在地震時是如何的恐懼;在他們生命即將逝去的時間里會想些什么;父母看到這可憐的一幕時是怎樣的肝腸寸斷……然后讓學生把所看所想寫出來。學生們也都被這張照片深深震撼了,完全投入進去。有些孩子是噙著淚水寫完這篇文章的,這樣的題目能夠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能激蕩起學生的情感,寫作的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2.從寓言故事中取材出題。有這么一個寓言故事:幾只老鼠在商量著如何對付可惡的老貓。其中有一只老鼠提議可以在貓的脖子上系個鈴鐺,這樣貓一來,不就可以提前知道了嗎?提議是很好,可是誰敢去呢?這個寓言故事諷刺了一些人不切實際的想法。我把寓言故事的結局變了一下,在故事的結尾加上了這么一句話:有一只聰明的小老鼠挺身而出,憑著它的聰明才智終于給貓系上了鈴鐺……這樣讓學生去充分想象,學生都興趣盎然,結果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一波三折、妙趣橫生的故事。
3.從生活中取材出題。如有一次,我在課間休息時,發(fā)現學生把紅領巾恨恨地拔下放在地上踩。我當時就想,學生不珍愛紅領巾的情況已經不是少數的情況,怎樣才能讓學生能發(fā)自內心地去愛護紅領巾呢?于是我出了一道想象作文題——《紅領巾的自述》,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條可憐的紅領巾,說說自己有什么遭遇。因為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他們都深有體會,寫出的文章也就生動活潑了。有些學生這么寫到:“主人好幾天沒給我洗澡了,
我渾身上下骯臟不堪,還散發(fā)著難聞的氣息,沒有人愿意和我在一起。而且自從主人有了胸卡之后,我更是沒有好日子過了,連胸卡也來欺負我,死死地夾在我的身上。唉呀,我都快要給弄成殘廢了。主人對我越來越冷淡,后來連瞟都不瞟我一眼,干脆把我塞在在暗無天日的口袋里,只有等到老師要檢查戴紅領巾的時候,我才能出來透口氣,這就是我以后要過的生活嗎……
三、教師改變評改方式,學生才能輕松作文
目前的作文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習作產生畏懼的心理,與教師在批改和評語中習慣用的“糾謬法”——只看到學生習作中的不足,沒有肯定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有很大的關系。我在評改學生的作文的時候并不通篇細細地找毛病,圈圈劃劃。因為這樣改,往往是老師改的辛辛苦苦,學生也并不領情。而且常常是整篇改下來,紅筆圈圈劃劃,慘不忍睹。試問學生怎么會有信心可言?“評優(yōu)法”的實質就是激勵,就作文教學而言,這樣的鼓勵應貫穿在習作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講評環(huán)節(jié)尤其是需要激勵,通過高分,給予鼓勵性評語,比如:你的作文又進步了,語句更加通順了;你會用上學過的好詞好句,真不錯;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運用到作文里,真是妙不可言,等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樹立“我能寫”“我寫得好”的自信心。對那些問題比比皆是的“劣作”,雖然文章缺點很多,但教師不能全盤否定,而應該挖掘其中“閃光點”,努力去找,總能找到一兩點好的地方來,然后把這些好的地方放大,記得不少我教過的學生告訴我,他們特別期待發(fā)作文的那一刻,又可以看到老師寫很認真的讓人充滿信心的評語,還有好詞好句下面那美麗的波浪線……讓學生有成功的喜悅,這樣來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喜樂和提高寫作積極性,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卸下所有的思想包袱,輕輕松松地作文
【語文課程資源讓學生輕松作文】相關文章:
輕松小學作文12-09
輕松作文300字九篇02-16
輕松作文300字五篇02-13
精選輕松作文300字3篇03-05
輕松作文300字10篇02-28
輕松作文300字四篇02-27
輕松作文300字3篇02-27
精選輕松作文300字四篇04-15
小學生節(jié)約資源作文12-18
【熱門】輕松作文300字4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