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1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題記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燦爛的星河中,我獨愛的唐詩宋詞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李煜,南唐最后一代君主,身上背負著國家情仇,讓他的詩讀起來分外哀婉。“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每每我讀到這句,心中仿似滴血,呼吸也隨著李煜的詩句疼痛!白允侨松L恨,水長東!边@是怎樣的嘆息!南唐的萬里河山,最后竟毀于一旦,他也只能對著東去的流水,默然喟嘆,看著國家傾亡,天下將覆。
相比之下,李白生活在盛唐,自然沒有那么多哀凄, 行事也大膽而有俠客風范。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說的.就是李白這樣的人吧。我喜愛李白的狂,李白的傲,李白的才,他身上的才情和品性就像千年古釀讓我迷醉!坝牲S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啊,人生中那么多的困難艱險,連李白這樣的人都尚會被牽絆,他也發(fā)出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質問。這是對命運的叩問,也是對人生的思考。本以為他就回答一句“我身在何方”這樣的回答罷了,可后面的詩句卻如騎兵驟至到千里之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倍嗝春肋~!他乘風破浪,如三峽的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他身上的樂觀和不畏艱險的品質令我折服!
我喜愛叫納蘭為“容若”,而不是“性德”,有一些淡淡的疏離感,像隔開了我與他之間三百余年的時光。不是人間富貴花,他有雪花般的輕薄模樣,遇風翩躚。雪花冷從根處生,一片潔白,怕是因落地后沾染了人世的塵埃,才戚戚然地融化而去。“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他哀嘆,我也斂眉,容若的心思比女人的心思還要細膩,他的心中似有化不開的結,一圈一節(jié)織成情網,不僅把他密密地溫柔裹住,也讓讀的人窒息。我,就是不慎落入世界的一滴水墨,適合被畫作容若筆下的詞作。
華夏幾千年的燦爛文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癡迷其間,將美麗的詩詞傳承。
傳承是一條“路漫漫其修遠兮”的路,我正在行走,想到了下一句“吾將上下而求索”。感嘆曰“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2
在每個微風料峭的清晨,慢慢地嘬一碗濃香滾燙的魚粉,是衡陽人的最愛。而在這條街上,最負盛名的魚粉店就是“謝家魚粉”。
謝家魚粉店不大,市口卻很好。人們說起吃魚粉,都習慣性地說:“去老謝家吃!”每天清晨,第一個門前排起長隊的店,一定是謝家魚粉店。
令人疑惑的是,謝家生意這么好,怎么不開分店呢?。聽說,有人曾勸過謝家人去外地開分店,無論是老謝還是老謝的父親,都只搖著頭說:“不行,沒有當地的水、稻米和魚,魚粉是做不出這么好的味道的。我就沒聽說過外地的魚粉店能做出正宗的魚粉來!”那勸說者得了拒絕,到也沒有再勸。倒更認準了謝家魚粉的品質。這樣,謝家這固執(zhí)的.名聲倒是在小鎮(zhèn)上傳揚了開來。
老謝除了在魚粉質量上固執(zhí)了些,其他方面可是也隨和。他每天都笑瞇瞇的,迎來送往,與街坊鄰居親親熱熱如一家人。他還是個熱心腸,無論誰家有困難,他都不介意幫一幫。
人們都說,這是他繼承老父的傳統(tǒng)。有一年小鎮(zhèn)鬧饑荒,我家就是得了老謝父親的接濟,謝家經常免費提供魚粉給我的親人吃,為照顧家人的自尊,還說:“將來你們有錢了再還我吧!”等我家人去還錢的時候,老謝說:“你們啥時候欠錢了?”至今,聽說老謝還主動資助著幾個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大學生。提到謝家的家風傳承,小鎮(zhèn)上哪個人不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好!”?
寒假時,我又回了一趟老家。現在已是老謝的女兒女婿執(zhí)掌這家店,老謝也不時在店里的廚房大展身手。店依舊是那么小,生意也依舊那么好。較五年前,一切仿佛都沒有改變,除了換了個掌柜和掌店人。我在店里點了一碗魚粉,坐下來等。老謝的臉隱藏在水霧后,朦朦朧朧的看不真切,但也足夠讓人感覺到他的專注——他手中正在操弄的,仿佛不是魚粉,而是一件舉世無雙的藝術品。
魚粉好了,潔白如玉的粉,雪白濃稠的湯,嘬一口,細細品咂,頓覺唇齒生香。我忽然想到,這碗魚粉里,傳承的不僅是一門技藝,也不僅僅是專注品質的工匠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和諧友善、扶危濟困的美德。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3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之國。從古代就有文化遍布。從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小說。直到現在也有散文和詩歌。中華文化一直傳承到今天。
古代有許多著名的詩人,如“詩仙”李白、“詩魔”白居易、“詩圣”杜甫……直到現代還有許多著名作家,如冰心、莫言、李漢榮、徐志摩……
我們應該多讀讀中華文化的書籍。
今天是藝術節(jié)。我們舉辦了一個“別樣”藝術節(jié),什么唱歌呀,跳舞呀,統(tǒng)統(tǒng)都不是,我們要舉辦一個“文化”藝術節(jié)。就是各種《詩經》、《百家姓》、《弟子規(guī)》什么什么的!有同學問了:“藝術節(jié)只表演文化,那有什么意思啊!”你可能不知道吧!文化可以陶制情操、增多你大腦里的文化知識。再說,“文化”藝術節(jié)不一定是背古詩,背詩經啊!也可以是表演關于“文化”的節(jié)目!
“噓——”節(jié)目開始了! 第一個節(jié)目是關于《百家姓》的小品。此時此刻,耳邊回蕩著《百家姓》里的`內容,“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我們頓時沉醉在《百家姓》里的內容了。啊!節(jié)目演完了!光在想《百家姓》的內容了!節(jié)目一個字也沒聽進去!唉!再演一遍吧!
第二個節(jié)目是背誦《論語》節(jié)選。當那個人背的時候,我們也情不自禁地背了起來。不知不覺,背完了,但是“子曰”兩字還在我的心中回蕩著。
第三個節(jié)目跟第一個節(jié)目一樣(不是節(jié)目一樣,而是我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這個節(jié)目是古詩吟唱,吟唱《賦得古原草送別》、《滿江紅》,我心里一直想著內容,體會著小草的堅強和岳飛的壯烈情懷。這個節(jié)目演完了,我又后悔了!但后悔莫及呀!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啊! 第四個節(jié)目是背誦《弟子規(guī)》節(jié)選。那個同學背的很流暢,大概是我學問疏淺,沒有背過《弟子規(guī)》,所以我只能牙牙學語,那個同學背完之后,我感覺《弟子規(guī)》非常深奧,十分耐人尋味。
中華文化從公元前20xx年到今天,已經傳承了4000多年的歷史,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們應該保護這歷史長久的中華文化,并要把它傳承下去,使中華文化更加發(fā)揚光大!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4
五月的熱浪把油菜稈子染黃了的時節(jié),父親帶著我回了老家。
找到奶奶是在油菜田里。奶奶站在一片金黃中,拿著鐮刀喜盈盈地割下了一茬又一茬的油菜。只見她頭頂著炎炎的烈日,腳下是黑黑的土地,豆大的`汗珠從她臉上滴落,她彎腰,低頭,割,一茬一茬的油菜就躺著了。
我扯著嗓子喊:“奶奶!备赣H也朗聲叫:“媽!蹦棠烫鹕,擦擦頭上的汗,喜滋滋地喊:“你們回來怎么不說一聲,早知道你們回來,我就不割油菜了。等我把這塊田割好了啊。”
父親說:“就是回來幫你割油菜的!
奶奶笑得合不攏嘴:“不用不用,我一會就好!
奶奶正說著,父親已趕上前,拿過奶奶手中的鐮刀:“難得回來,怎么也要讓你歇著!蔽乙怖棠蹋o奶奶遞上回來時買的汽水:“奶奶,歇會,喝口水!
奶奶笑得更開懷了:“好好好,我歇會!币膊辉倜銖姡易诟钕聛淼挠筒藯U上。我隨手摘下一個小豆莢,鼓鼓的,剝開,一個個像黑珍珠似的菜籽,仿佛一個個新孕育的生命。我想起奶奶去看我們時,帶去的一壺壺香香的油,就是這些菜籽榨出來的。
我抓過奶奶的手,糙糙的,手心里有些老繭,我有些心疼!澳棠蹋N油菜太辛苦了,你看你忙得滿頭汗!
“不辛苦不辛苦!蹦棠绦χ奈业氖,又指著父親!澳惆稚习嗖豢?你上學不苦?吃苦沒什么的,有東西收就值得了。”
我看著汗從父親頭上滴到眼鏡上,父親抬手擦擦,又繼續(xù)割。我點點頭,我知道這是奶奶在用樸素的語言提醒我呢,學習上也要肯吃苦才有東西可以收獲。
奶奶欣慰地說:“你們都孝順,奶奶再苦都值得!
奶奶坐了會就坐不住了,父親割菜桿,她便去把菜桿捧到板車上。我和奶奶一起堆著菜桿。我捧,她堆,菜桿很快就在板車上堆成一座小山。和奶奶一起推著板車,聽著路過的鄰居調侃:“巢奶奶,好福氣,孫子都會幫著做事了!蔽倚睦锸菨M滿的幸福。
我想,這也許是一種傳承吧。奶奶傳承了我勤勞踏實,父親傳承了我孝順懂事,而我,也在這傳承中收獲了最寶貴的財富。
夕陽西下,我們一家子都洋溢著笑容,滿載而歸了。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5
歲月的軸輪吱呀呀地轉過春雨秋風,夏日冬雪,站在歷史的祠堂前,改變的是人的年齡和面貌,不變的是內里的氣韻氤氳,風骨流傳。
一大團黑黝黝的流動線條,交織纏繞,在中華民族的純白長卷上,將一個個蕩氣回腸的俠義恩仇,一段段血染江山中的無奈往事一一書寫,文字永遠是文明的先驅者,甲骨文的出現為文字的進化,文明的出現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商朝之后的時代是中華文化加速漫延的時代,文字的傳承悄無聲息卻又讓人感覺這就是傳承,不動聲色的外表下,隱藏著大氣象。
每個小孩子學習中文,單單是讀音,就漢字平平仄仄的讀音,從每個人口中發(fā)出,稚嫩的聲音中隱含著無形的自豪與驕傲,他們柔和嬌嫩如清晨玫瑰的臉上,浮現著隱約的莊重與睥睨。更別提寫法,毛筆鉛筆鋼筆,筆下誕生過一個又一個字節(jié),在田字格的方格中,橫平豎直,有棱有角的一個個方塊字,如今越來越盛行,越出名,在古老文明的進化歷程中,始終沒有落下腳步的中華文明,現在加快腳步奔向新時代的黎明。
比文字傳承更重要的傳承是氣節(jié),從整日在汨羅江邊游蕩,最終與汨羅江同化,流向遠方的靈魂開始,中國人的`氣節(jié)延伸出去,根深蒂固地盤亙在每個心靈的最深處,不論是:“世人獨醉我獨醒,世人皆濁而我獨清”的杜甫,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的文天祥,亦或是近代以筆為矛直刺人間不平的先生——魯迅,氣節(jié)這種無形無狀的東西在每個人的腦海中設下一口警鐘,用道德底線束縛人的行為,用名人典故催化人的心靈。氣節(jié)的傳承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脈,亦是每個中國人引以為傲的精神源泉。
傳承,一個厚重的字眼,但不一定驚天動地,望而生畏,就像孔廟每一年的祭祀活動,早已驚醒了沉睡的孔子文化,以那樣的雜亂喧囂中,真正靜心思索與孔子對話的人又有多少。他們們的心意可能是好的,卻在越走越寬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歷史,文明在生活路上漸行漸遠,能挽留他們離去腳步的,大概只有一代一代綿延不絕的傳承。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相關文章:
以傳承為話題作文05-12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通用55篇)12-13
為感動為話題的作文06-30
以經典為話題作文02-24
以讓為話題的作文12-20
以讓為話題作文07-03
以把握為話題的作文精選_話題作文12-15
為別人喝彩為話題作文06-30
以讀書為話題的話題精選作文07-02
以實踐為話題的作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