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顯其能,盡其用
一個樹根,村里人把它當柴燒了,而在雕塑家的手中,便成了形態(tài)各異的根雕藝術品。
事例雖小,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顯其能,盡其用。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一個誤區(qū),“以貌取人”、“以文憑取人”、“任人唯親”。其實,所謂的人才,不一定是面面俱到,不一定是能文能武,只要有用 ,便是材。有的人是藝術之才,但不一定語數(shù)外皆優(yōu);有的人是體育人才,但不一定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有的人雖然只有職業(yè)高中的文憑,但成為大國工匠;有的人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但烹飪出了舌尖上的中國。
許許多多“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都是那些傳承人,發(fā)揚光大的,而這些傳承人也不一定知識淵博,但一定是有才,因為他們傳承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國粹。這些傳承人顯其能,盡其用,是材。
生活豐富多彩、職業(yè)五花八門,這就決定著,材不是單一的,選材的標志也不是統(tǒng)一不變的。但真正的有價值的材,還是有著共同之處的。
顯其能,必須是顯其為國之能、為民之能、為民族之能,而不是為己之能。盡其用,也必須是為國所用、為民所用、為民族所用。如果不是這樣,再有才,再有能,也是無用之才,甚至這些才會危害社會,危害國家,這樣的“材”就是必須遏制和制裁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边@句話彰顯了顯其能,盡其用。
史蒂芬霍金,一位人生的斗士,一位科學界的泰山北斗,然而他卻遭遇了命運的摧殘。失去了運動能力,但他僅憑著幾只可以活動的手指用鍵盤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他堅信著“天生我材必有用”,憑借著自己的智慧與艱辛的努力,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推動了科學界的飛速發(fā)展,為世界做出了貢獻,他也被稱為與牛頓和愛因斯坦并列的世界三大科學家之一。
其實,古往今來,這樣顯其能盡其用的事例枚不勝舉。諸葛亮躬耕隴南,身居茅樓,但有才能用,三分天下;袁隆平奮斗齊魯大地,但有才能用,雜交水稻解決貧困問題;丁俊暉,幾乎沒有讀過書,但堅持打斯諾克臺球,摘下世界冠軍。
顯其能,盡其用。只要一個人心中裝著祖國,腳下踏著奮斗,就一定會為國所用,成為有用之才。
【顯其能,盡其用】相關文章:
2021年全國新高考I卷作文: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01-08
各適其才高考作文06-30
心守瓜豆,無須辨其藤高考作文07-02
萬能作文07-04
我能高中作文02-15
我能!小學作文05-16
五年級寫自食其果的經(jīng)典作文07-02
我能的作文500字07-01
知錯能改精選作文07-04
我能800字作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