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我所見的葉圣陶》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所見的葉圣陶》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所見的葉圣陶》讀后感1
《我所見的葉圣陶》一文中,朱自清記述了兩人初次見面時的情景,正是兩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才使兩人在以后的幾十年間友誼不斷。葉圣陶也是一位文人,寡言和易,但在與朱自清相處的第一個月里,朱自清卻“看見他發(fā)過一次怒”,而這唯一的一次,起因“便是對于風(fēng)潮的妥協(xié)論者的蔑視。”這了了數(shù)語便使一個有著強烈的政治意識的文人形象躍然紙上。當然葉圣陶首先是一個有著杰出創(chuàng)作才華的'作家,朱自清與他在杭州時曾同居一室,因此見識了他寫作的情形:“寫文字時,往往拈筆伸紙,便手不停揮地寫下去,開始及中間,停筆躊躇時絕少。他的稿子極清楚,每頁至多只有三五個涂改的字!
讀者眼中的葉圣陶不正是一個倚馬而寫,一蹴即就的才子呢?這便是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一個細節(jié)可以勝過許多的敘述。聞一多先生在昆明慘遭暗殺后,作為聞先生的同事和朋友,朱先生的心情是深重的。
《我所見的葉圣陶》讀后感2
我讀了《我所見的葉圣陶》后,我看出圣陶始終是個寡言的人。大家聚談的時候,他總是坐在那里聽著。他卻并不是喜歡孤獨,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聽著。至于與人獨對的時候,自然多要說些話;但辯論是不來的他覺得辯論要開始了,往往微笑著說:“這個弄不大清楚了!本瓦@樣過去了。他又是個極和易的人,輕易看不見他的怒色。他辛辛苦苦的.保存著的《晨報》副張,上面有它的自己的文字的特地從家里捎來給我看;讓我隨便放在一個書架上,給散失了。
當他和我同時發(fā)見這件事時,他只略露惋惜的顏色,隨即說:“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慚愧著,因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通過這一件事,我對葉圣陶有了更充分的認識,以后啊,我也要向葉圣陶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樸實、沉默、和易、穩(wěn)重的性格。
【《我所見的葉圣陶》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葉圣陶《藕與莼菜》11-11
葉圣陶讀后感08-02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作文06-03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作文03-05
葉圣陶的童話讀后感07-16
葉圣陶童話讀后感05-26
所見作文400字11-16
所見作文600字08-01
所見作文400字11-21
葉圣陶讀后感15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