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讀后感集合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字經(jīng)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
老師經(jīng)常說我們應該多學習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名著,于是我讓爸爸帶我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三字經(jīng)》。雖然當我讀了之后,不是很明白里面的道理,但是通過爸爸耐心的講解,我有了很大的收獲,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書里面有好多值得我們學習思考的地方。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敝v的.是:從前,孟子的母親為了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曾經(jīng)搬了三次家。孟子不好好學習,母親生氣地割斷織布的紗線,告訴他要好好學習。這個故事使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他們也像孟母一樣,為了我的學習花了很多心思。不僅監(jiān)督我的學習,給我買各種各樣的學習用品,還請了家教給我補課。從前,我不理解爸爸媽媽的苦心,認為他們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也不知道珍惜;當我貪玩的時候,爸爸媽媽說我?guī)拙,我還會很不高興。學了《三字經(jīng)》后,我終于明白父母為什么這樣,是希望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敝v的是: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兄長,尊敬兄長的道理。而現(xiàn)在很多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他們惟我獨尊,想要什么就叫父母買,沒買到就不高興。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同學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要懂得謙讓,我們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
總之,學了《三字經(jīng)》后,我的收獲真的很多,也讓我今后長大了能好好做人和做事。
三字經(jīng)讀后感2
在誦讀課上,教師給我們讀了《三字經(jīng)》,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我覺得它太趣味了,每句話都僅有三個字,讀起來朗朗上口。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請媽媽陪著我,再一次津津有味地讀完了這本書,并且懂得了其中的含義。原先《三字經(jīng)》里面包含了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經(jīng)典故事,它經(jīng)過簡單易懂的方式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事和學習的方法等等。
《三字經(jīng)》中“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講的是黃香九歲就明白孝順父母,冬天把被窩捂熱后再請父母睡;而孔融年僅四歲,就懂得尊敬兄長,把大梨讓給哥哥,自我吃最小的梨。讀到那里,我就想起自我一向以來都在家里做小皇帝、小霸王,爸爸媽媽把什么最好的都給我,我卻覺得理所當然,還一不順心就哇哇大哭威脅他們。想到這,我的臉又紅又燙,心里真慚愧!
有一次,我自我定了計劃,每一天自覺地練兩頁字,剛開始幾天都是工工整整地寫,慢慢地就沒有耐心了,寫出來的字好像在跳舞,正自欺欺人地想著:“兩頁太多了吧,要不還是改練一頁好了!”這時,我讀到了《三字經(jīng)》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經(jīng)過寫一塊沒有雕琢的玉石,如果沒有長年累月的細琢,是不能成為一塊美玉的,教育我們?nèi)艘彩沁@樣,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學習,堅持不懈,最終才能成功。我也應當學習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字經(jīng)》教了我們善、惡、學、孝、禮、儀,我每一天都要背誦它,還能夠不時地提醒自我呢!
讓我們?nèi)巳硕甲x懂《三字經(jīng)》,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一代又一代!
三字經(jīng)讀后感3
記得讀幼兒園暑托班的時候,那里的老師教會了我背三字經(jīng),小時候只要我一背,總是能得到親戚朋友的表揚,那時只是覺得三個字三個字的背著好玩好聽,卻不知道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這個寒假,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jīng)》的書,書上對與每一段三字經(jīng)都有釋文和相應的故事,我讀了一下子明白了,《三字經(jīng)》是集合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的一本書。
我覺得作為一名一年級的學生,學習上,書中“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苯逃覐男【蛻摵煤米x書,學習禮儀道德和做人的道理,記得一年級下冊語文書中有“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的話,讀了《三字經(jīng)》,我知道人“一生之計在于少年”。書中“香九齡,能溫席。教于親,所當執(zhí)!,所描述的黃香為父暖床的故事,很令我感動,以前覺得爸爸媽媽還年輕,我們還小,只有他們照顧我們的道理,現(xiàn)在看來,孝敬父母也可以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書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教人弟弟尊重兄長,兄弟互相謙讓。我覺得在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時,就應該這樣。書中還有講述《四書五經(jīng)》及古時候君王的許多故事,都很有趣,衍生出很多做人的.道理,有的歷史我不清楚,還不能理解的很深透,我相信隨著我看的書變多,認識的增加,我對《三字經(jīng)》這本書還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三字經(jīng)》值得我去再讀第二遍,第三遍……
三字經(jīng)讀后感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我幼兒園的時候就能背誦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這個寒假,學校的大隊部布置了品讀經(jīng)典傳承國粹閱讀活動,《三字經(jīng)》是我國著名的啟蒙讀物,所以這個假期我把《三字經(jīng)》拿出來重頭到尾認真地看了一遍。
通過看三字經(jīng)的解讀,我知道了三字經(jīng)它是告訴我們要尊老愛幼、勤學刻苦、孝順父母、禮貌待人,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幾句話的意思說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這樣,等到老的時候,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會做,又有什么用呢?一塊好的玉石,如果不經(jīng)過玉工雕琢,就不能成為一件精美的玉器。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明白事理,沒有辦法讓原來的.優(yōu)良天賦得以充分的發(fā)揮。我就得這句話說的太對了。我們小時候一定要刻苦學習,不能怕辛苦。還有我特別喜歡“頭懸梁”這個故事!邦^懸梁”講的是:我國古代晉朝的孫敬,他學習非?炭,常常讀書讀的很晚,困倦得眼皮都睜不開了,為了防止自己在學習時睡著了,因此在讀書時他就弄根繩子把頭發(fā)綁起來吊在房梁上。打盹垂頭的時候,揪一下頭發(fā)就驚醒了,繼續(xù)讀下去。后來他成為了一個很有成就的人。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刻苦學習,只有認真努力的付出,才能有收獲。我平時在學習的時候,不是很認真,做作業(yè)也不是很及時完成?戳恕度纸(jīng)》以后,我要改正這些缺點,刻苦學習,長大以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jīng)》就像一個老師,教導著我們,讓我們成為有用的人。我很喜歡這本書。
三字經(jīng)讀后感5
《三字經(jīng)》僅僅只用幾千字,就概括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文化,很值得我們驕傲。
《三字經(jīng)》中的一些句子是從古代儒家經(jīng)典中演化而來的`,它囊括了多方面的內(nèi)容,較好的表達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精華。有關于為人的句子“首孝悌,次見聞;父子親,夫婦順……”有關于教子的句子“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有關于歷史的句子“無滅金,絕宋世;蒞中國,兼戎狄……”
讀了《三字經(jīng)》,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最后一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看到這里,我就想到了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他親眼看到一位老婦人,把一根鐵棒磨成繡花針。因此,他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道理。從此刻苦學習,最終成為家喻戶曉的大詩人。我還想到了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車胤如囊螢,如映雪的故事······
總之,讀《三字經(jīng)》讓我受益匪淺,“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讓我知道了明責任,負責任才能為國家做貢獻;“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讓我明白了勤能補拙的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首孝悌,次見聞”讓我知道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
欣喜之余,我也編了一段《三字經(jīng)》: 三字經(jīng),千字文,內(nèi)容廣,知識博。 華夏子,千古誦,增智慧,陶情操。
三字經(jīng)讀后感6
我讀過很多課外書,《三字經(jīng)》是我最喜歡的一本,雖然它只有短短的幾百字,卻記載了許多歷史文化,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記憶猶新的《三字經(jīng)》有許多,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庇癫淮蚰サ窨蹋粫蔀榫赖钠魑;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它讓我明白了人生下來就要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等于一個平庸無知的人,我讀了之后懂得人務必要學習。比如,我剛剛學《三字經(jīng)》時,只會讀,不明白它的含義,之后,我經(jīng)過查資料才理解它的意思,并把它記住了。之后不管看到那一句《三字經(jīng)》,我都明白它的`意思了。
“融四歲,能讓利。弟于長,宜先知。”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明白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孝親敬老,懂得尊重長輩,不自私自利是每個人從小就就應懂得的。我明白了兄弟姐妹、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相互尊重。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如果所有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來處事做人的標準,社會就會永久祥和,所以每個人都就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jīng)》的確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品質(zhì)、文化修養(yǎng)上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具有開放性思想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陶醉在經(jīng)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
讀了《三字經(jīng)》后,我懂得了許多道理,積累了很多豐富的詞匯,了解國家的歷史,學會了怎樣為人處世。
三字經(jīng)讀后感7
《三字經(jīng)》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三字經(jīng)》三個字為一句話,一段共有四句!度纸(jīng)》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它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它教育我們要愛國愛校,親師愛友,勤于讀書……它教會我們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jīng)》最經(jīng)典的臺詞:“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意思是:人生下來,天性都是好的,只是后來由于各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習慣不同,才使人們的性格不同。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qū)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特別是讀到:“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時。”我真的很感動,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兹谒臍q時就懂得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現(xiàn)在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自以為是。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學習黃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書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讓我明白了小時候不好好學習是不應該的,那樣老的時候就不會有所作為。俗話說的好:“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弊x“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笔刮抑懒擞癫唤(jīng)過雕刻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知道做人的道理。
讀了《三字經(jīng)》里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義和道理,也堅定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jīng)讀后感8
寒假期間,學校要求背誦《三字經(jīng)》,我想:背《三字經(jīng)》有什么用?我極不情愿地向書店走去。誰知拿起這本內(nèi)容豐富,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誦的《三字經(jīng)》,我竟一眼不眨地看了兩個多小時,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才匆匆付完錢,興高采烈地向家里奔去。
每天寫完作業(yè),我沒心思看曾經(jīng)讓我朝思暮想的動畫片,而是拿起《三字經(jīng)》,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你可別小瞧它,這里面含意無窮呢!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
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小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母睡……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么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勞累,主動承擔家里所有家務,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纯此,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現(xiàn)在雖然讀五年級了,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么事都不干,吃飯還特別挑食,每天上學也是由爸爸媽媽接送,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是爸爸媽媽幫我檢查……我和一個小小年紀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三字經(jīng)讀后感9
《三字經(jīng)》這代歷史書,相信大家都看過吧,《三字經(jīng)》但是一本悠久的古代書!它的每一個字,都蘊藏著一個深刻的道理。讀完三字經(jīng)后,還要透徹理解它們的意思,這樣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經(jīng)的每一個,每一行字,都在講述著一個個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那樣,意思就是不能浪費光陰,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來。三字經(jīng)歷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間傳說融入到一個個字中的。別看這小小的一個字,它里面可有一個個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那樣,講述的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呢!
在以前,有一個女神。一天,她的兒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對她說,只要她的兒子不吃地獄里的東西,他就還給她,但是,他的兒子只是吃了一個果子。從此,冥王只能讓他一年回去倆次,回去的時候,萬物復蘇,而沒回去的`時候,將寒冷無比。所以,導致出了春,夏,秋,冬,這四季。瞧,這個故事是多么搞笑啊!《三字經(jīng)》還有許多故事呢!如蓋房子,孟子媽媽三次搬家……這些故事都是多么搞笑。《,故事的精華都包含在這幾個小小的字里。這幾個小小的字,卻蘊含著這么一個深刻的道理,真是好。
《三字經(jīng)》不但要背,還要背里面的故事和意思,透徹理解它,才能懂得新知識,為我們的祖國做一份貢獻。《三字經(jīng)》真的是一本好書,曾是古代四大好書之一呢!為了對我們的祖國做一份貢獻,為了我們的將來,為了能夠弘揚國學,倡導禮貌,讓我們一齊,來理解這本獨一無二的古代暢銷書——《三字經(jīng)》吧!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0
今天看了一本書,名字叫“三字經(jīng)”。同學們你們對三字經(jīng)要都很熟悉了吧!今天我就給你們朗誦一段吧。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同學們就讓我給你們講講它的故事:孟子的家以前住在一座山下,因為人們總是把墳埋在山下做喪事,所以孟子也模仿上墳人做喪事。然后孟母把家搬到鎮(zhèn)上,可是鄰居是一位屠夫。那屠夫是個賣肉的,孟子又跟著學起賣肉來。孟母想了想又把家搬到學校附近,孟子這才跟著學生們學起讀書來。有一天,孟子從學校逃學回到家,孟母正在織布,她一氣之下,拿起了剪刀把機子上的線剪斷了,以此來教育孟子。
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是不是覺得孟子這么做是不對的。以前有的家里因為太窮沒有錢上學,那些人其實都非常想上學。后來,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努力終于變成了有用的人。我們現(xiàn)在有那么好的生活環(huán)境,有的同學還不愿意圖書。我們現(xiàn)在就要好好讀書,認真讀書,將來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它的故事是說: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代子孫,東漢時的文學家。他有兄弟七人,當他四歲的時候,懂得謙讓之禮。一天別人給他家送來了一筐梨,孔融很自覺的把大的放到一邊,挑了個小的.自己吃,把大的留給哥哥們吃。大人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他說:“哥哥們比我大,要吃大的,而我是弟弟,要吃小的!贝笕藗冇纸又鴨枺骸澳氵有一個小弟弟,他比你小,那你不是要吃大的嗎?”他說:“我比他大,更要讓著他!
同學們,我們都要像孔融學習,把好的、大的讓給比我們大的哥哥姐姐們。這樣我們才是懂事的好孩子。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1
《三字經(jīng)》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它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在我五歲生日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套國學小叢書作為禮物。從那以后,只要一有時間,爸爸、媽媽就會給我講讀,教我背誦。其中的`《三字經(jīng)》是我最早學習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國學經(jīng)典!叭酥,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種簡潔精湛的哲言雋語所吸引。
從《三字經(jīng)》中,我知道了三才、三光和三綱,知道了四時、四書和四方,知道了五行、五常,知道了六谷、六畜,知道了七情、八音。從“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我明白了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固然重要,但自身的努力更重要,做什么事情都要專心致志和持之以恒;從“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懂得了一個人天生資質(zhì)雖然是基礎,但后天學習和努力不可忽視,我們應立鴻鵠之志,刻苦學習、勇攀高峰;從九歲溫席的黃香身上我學會了感恩;從四歲讓梨的孔融身上我懂得了謙讓;看到孫敬的“頭懸梁”、蘇秦的“錐刺股”,我知道學習應該自覺勤奮,努力刻苦;讀到“犬守夜,雞司晨”和“蠶吐絲,蜂釀蜜”,我明白了做人更應該通過學習,以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來實現(xiàn)人生價值……
通過幾年來《三字經(jīng)》的學習和誦讀,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這些知識和道理將會讓我受益匪淺,使我終身受用。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2
每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三字經(jīng)》里的“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這一片段。它告訴我“成事貴在堅持!”
“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這一片段資料講的是:宋朝有個梁灝,在八十二歲時才考中狀元,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如他。
一個人光有才華還不夠,還要有對自己夢想,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堅持才能取得勝利。正如梁灝一樣,多次科舉都未果。但是,他在沒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的時候,并沒有從此一跌不振,放棄追逐自己的夢想。而是,重整旗鼓,再度參加科舉,直到考中狀元。正是他那份夢想的力量和那份堅定執(zhí)著的精神,最終才有考中科舉,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如他的.場面。
梁灝的對夢想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使我想起了愛迪生這位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在尋找適合做燈泡的材料時,一次一次地試驗,一次一次地失敗,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沒找到適宜的材料。應對失敗、挫折、他人的冷嘲熱諷他仍不放棄,之后,找到了適宜的材料即鎢絲做燈絲,成功發(fā)明了燈泡。讓燈泡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愛迪生和梁灝一樣,對夢想總是那樣堅持追求。讓我再度相信“成事貴在堅持!”
《三字經(jīng)》里的“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這一片段給了我這樣的一個啟示: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志愿,只要堅持不懈,努力去做,是務必會成功的。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3
大概我三歲的時候,母親就讓我背三誦《三字經(jīng)》只是那會,盡覺得《三字》經(jīng)朗朗上口,像唱歌兒似的,并沒能理解其中的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日常生活中我接觸了越來越多的.《三字經(jīng)》,并帶著幾分不解與好奇。拿起《三字經(jīng)》好好的細讀起來,感慨也油然而生。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
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在寒冷的冬天替父親溫曖冰冷的被窩?兹谒臍q時,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哥哥吃,自已吃小的。而今我也九歲,總是無條件向父母索取卻未曾說聲“謝謝!”并把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只要是我想要的,張口就要。與弟弟相處,也經(jīng)常因為一點零食或一個玩具就大打出手。相比起來,我真是自愧不如!度纸(jīng)》短短的十幾個字,竟把孝敬與謙讓講的淋漓盡致啊。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話說晉朝車胤買不起油燈,把螢火蟲裝紗袋照明讀書,孫康家貧就借大雪的反光來讀書。在如此的環(huán)境中,都沒有停止過學習。而現(xiàn)今,包括我身邊的同學,個個條件都好了,可卻沒人能勤奮學習,只要有時間全是要么面對電視機,或抱著電腦,手機玩游戲,錯過了良好的學習時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揚名聲,顯父母!
獲得好的名聲,為父母爭光。這句話就是我不太贊同的,不管是學習,還是獲得好的名聲,全是為了自已,而不是為了別人,人不是為了爭光而學習,學習是要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讓生活變得更好!不過對于以前那個封建制度下的學者,揚名聲,的確可顯家底。我們只需汲取其精華。
《三字經(jīng)》是中華文化的寶典,句句都是經(jīng)典,值得我們不斷地去學習。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jīng)》誰都會背上那么三兩句,可其中做人的道理卻要用一生去體驗。人出生時,原本純潔善良,只是后天的修養(yǎng)不同,才出現(xiàn)了百態(tài)人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我才悟出了“心之變,德之變,德之變,行不同,行不同,果相異”的道理。
縱使世態(tài)炎涼,但要心存感動;縱使淡漠無助,但要有信仰支撐。因為這個世上不僅僅只有堅冰和烈火,也不僅僅只有冷漠和笑顏,更重要的是它有無數(shù)顆熱情跳動的心。大地因為有了萬物才生機昂然,大海因為有了波濤才洶湧澎湃。如果每個人都懷揣感恩之心,這世間就多了溫暖少了冷漠,如果每顆心都有信仰,希望才會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幼不學,老何為!备卸鞯男、信仰的心要從小培養(yǎng),記得我們小學時,雖沒讀過《三字經(jīng)》,但是老師和父母用點點滴滴的平凡舉動讓我們明白了要關愛他人。我生活在航空城,在樸實的環(huán)境中逐漸懂得了“孝于親,所當執(zhí)”。那時,只要突然下雨,我和小伙伴們都會帶上雨傘,結伴去工廠的大門口等待父母們下班,馬路兩旁,黃黃的油布傘像一顆顆磨菇綻放在雨地里,給父母們帶來感動。如今,獨生子女很少會想到關心父母,把長輩們的.愛當成了理所當然,這是不是人性教育的一種缺失呢?!《三字經(jīng)》說得好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小鳥因為有了天空才會展翅飛翔,小草因為有了雨露才會欣欣向榮。人的學習不光是數(shù)理化,最根本的是學做人的道理。伴著愛成長固然重要,但懂得愛、付出愛是人性的光輝所在,正所謂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從小學會愛,長大了才會愛祖國、愛工作、愛事業(yè)、愛社會,才會用一顆真切的心、一份飽滿的愛去裝扮一個姹紫嫣紅的世界。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5
說起《三字經(jīng)》,那可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瑰寶,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后,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差別會越來越大。
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對于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倍艿嚼蠋煹慕陶d,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jīng)超過了他的老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么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么不用心一點兒呢?
也懂得了做人的準則,古人發(fā)奮圖強的故事,中國悠久的歷史,許許多多我們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和接觸的知識,比如,我讀了《三字經(jīng)》中講歷史的部分,清楚得知道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
這就是三字經(jīng),是一本歷史悠久的書;引領我們走向真確方向的書。
【三字經(jīng)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字經(jīng)》讀后感04-23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0-29
《三字經(jīng)》讀后感02-11
三字經(jīng)讀后感10-29
三字經(jīng)的讀后感07-01
[實用]三字經(jīng)讀后感07-31
(集合)三字經(jīng)讀后感08-07
[集合]三字經(jīng)讀后感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