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用的八年級作文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作文 篇1
摩天輪360°的旋轉,總倒不回過去,一份失意,沉淪在一片月色,等待那個路口,去尋回那個迷失的詞語。此刻,浮生的年華,走過如許的日子,一襲紅塵,已走遠,我要重啟那段歲月。但愿,這一路還有你們。
一
寂然的夜,那殘缺僅有一半的月,盡是無限哀。
一直,手執(zhí)那支筆,一直用文字的方式記錄著我的歲月。放不下那支筆,心里總是有無數文字催促我去寫下。寫作已成了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之前一直看著屏幕,敲著字,現(xiàn)在,開始手稿著每篇文,或許,開學了,手稿就是唯一的了。
望著殘缺只有一半的月,憶起這浮生,何等話凄涼。雨,滑落,就為的雨終于再現(xiàn),課前的幾秒里,我靜靜守望者窗外的那片天,為何雨打樹不曳,為何風吹葉不落。曾記得有一個午后,手中還握著筆,寫著字帖,突然哭了。自問自己,為何會這樣,是不是變得軟弱了。徘徊在左半軸上,回望過去,不甘……
二
前段時間,記得是上周六的晚飯時。
我和爸媽出去吃飯,我們家一直有個不是很好的習慣吧。出去時,我總帶一本書,我媽不是拿小說就是雜志,而我爸也就是拿著手機看新聞。交流貌似是那不時的“吐槽”吧。
這一晚飯上,爸媽沒怎么看書看新聞,在說起他們的一個朋友,唯獨我在邊吃飯邊看那本作文書。曾經問他們說什么,大人總說,“小孩子不用管這些,”問那個人是誰,就只說,“你不認識的。”,要不就說起大道理。很多時候我在一旁就像有點無奈的感覺。
突然,我媽的一句吐槽,“那我們也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呀!”我呆了一下,見她嚴肅下來,次次我爸都是用那無聊的有點冷的幽默話語圓場,“嗯,一個在天堂,一個在地獄”,輕笑而過。
有很多家庭,打圓場的大多是孩子,不夠發(fā)現(xiàn)自己挺省事的,這個任務也已排除,我和我媽的牽引只剩下成績,成績好的時候,交流自然有說有笑,掉了,無言……從小在外婆家長大,交流不怎么深入,基本處生活基本和成績也沒別的,漸漸優(yōu)習就因此是我的全部。
曾否定自己的存在,但想到學校還有優(yōu)習,哪舍得就此離別。
或許,對同學朋友那個詞迷失了,但或許對家長還沒迷失的。
三
每天繼續(xù)寫下去,寫到這已是第二天,此刻望了一下窗外,黑了,隱約還有窗戶亮著燈,已是 十點三十分。手稿貌似真有點漫長,手超累呀,這篇文還是執(zhí)意寫下。
不知歲月流逝,對我來說有多大影響,更不知對我的`改變有多少。
9.17,下午的三點多,素不知發(fā)生什么事,歷史老師在打響上課鈴后一臉凝重和嚴肅;在課前讀的時候,老師在黑板寫了好些東西,100多年前的此時此刻……其實,我記憶如此深刻也因為那節(jié)課都在看電影。
這不只是電影,是100多年前的此時此刻的真實……
老師的解說,如此莊嚴,如此地凝重,不過電影也那么悲壯呀!歷史老師是對我們日常習慣和學習心態(tài)要求最嚴的老師,總是在平時課上用著不同的方式告訴我們:要為我國歷史的恥辱反思,要從自己行為開始為國的未來去努力。到這里,想起歷史老師他一直那么多課堂。從上個學期開始,課上幾乎都提起班干,而我就特別多。老師對我們班干嚴格多了吧,他總希望我們能帶好頭。
對老師印象深刻不僅因為那樣,老師他的行為言語其實真的很值得學習;他一直都是要求我們課后要說“謝謝老師”,但他一直用90°的鞠躬去回謝;他總是告訴我們許多人生道理,相比分數,他更希望我們能有好的習慣和好心態(tài)……真的還有很多很多……
據說老師立足教壇都有20多年了,一直以身作則,嚴格于學生的行為言語,21世紀仍不變,問天下間還有多少人會不去尊重這樣的老師。
9.18,看了那段片子,我想,自己也是時候回到原點,覺醒了吧!
四
那么快開學又近一個月了,又是中秋國慶……這些日子里,看見都是殘月,秋月何在?靜翻列表,原計劃的9.18紀念文又寫不到了,而此文又未完。但十月又到,假期要開始寫主打了……時間哇~
總不知為何我如此愛寫文,如此喜歡用文字記錄過去還有所想的。憶起曾經小學三四年級,那段無比悲劇的時光,還有我直到現(xiàn)在唯一的到校外補習班補習的日子。
記得那時候一個暑假有兩三周去我外公的一個朋友家補習作文,那是個年紀不小的姨婆了,她曾經是語文老師,和我外公也算是同事,和外婆也是朋友,補習幾乎不用收錢的樣子。
那時的文,很流水的感覺,就像:“今天我去哪里,很開心,之后怎樣怎樣,最后回家”都是些讓家長看著桑心,老師看著麻木的文。
相對更悲劇的還有,去了將近一個月的補習,成果只有那風景描寫的星點形容詞和修辭手法,流水的感覺仍無多大改變。一次次被家長說的文章差,讓我多寫,那時的我卻是如此不喜歡寫文呀。而我又那么討厭背作文,從不去背,次次都記不住,家長也只有無奈。
或許歲月流逝對人的改變真的很大吧,轉折點上,我喜歡上文字。
那幾年后的時日,自己開始喜歡寫文,也開始偏向一些深入的思考話題。改變,都是那么瞬間的事情,看著那些文字也開始麻木,不太敢相信這一切的改變……
有苦有淚,開心和不開心都是用文字表述包括那一切。文字也成了我每天不可少的一部分。寫文無論手稿、電子稿,同樣在意著。寫作人生……
五
回去原點吧,即使路遙,總比有悔走下去好多了,而且那個原點那么美好呀!這失意的浮生,只得走出那一世紅塵,瀟灑地緊抓那個詞,尋之途……
待下輪月起,念迭失,憶紅塵世外,念城府之月圓,交縱之殘缺……
八年級作文 篇2
由于學來繁忙,我已經很久沒回到家鄉(xiāng)了,今天媽媽說要帶我去奶奶家,我高興極了。但馬上又問媽媽:“媽,要不要換鞋呀?”媽媽笑著說;“換鞋干嘛,就穿你這雙新鞋!”“可是,一定會把新鞋弄得臟!蔽艺f:“不會,你去了就知道!”媽媽神秘一笑,我?guī)е鴿M腦子的疑問跟著媽媽出門。
坐了大約三十分鐘的車終于到了奶奶家,一下車我驚呆了,一條筆直的水泥路取代了坑坑洼洼的小路。看到這條水泥路我想到了從前衣服弄得好臟,下雨就更別說了。有一次,我穿著新衣服高興地往奶奶家走去,突然,一輛摩托車向我駛來,濺起一些污水,在我的'新衣服上弄上了好多的小污點,可現(xiàn)在不一樣了,路近的菜綠油油的,還有一些大棚蔬菜,路邊的小矮屋不見了,漂亮的高樓林立……我完全不相信眼前的一切,我對媽媽說:“媽,是不是走錯了?”“傻孩子,媽媽怎么會走錯呢?”媽媽笑著說,“可我只是空了6個月沒來呀!這變化未免太大了呀!”我還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奶奶家,推開門,我又一次驚呆了,奶奶家大變樣,以前的小木凳換成了新沙發(fā),還在彩電,VCD……奶奶看到我一臉驚愕的樣子,笑著說:“村長鼓動大伙承包大棚蔬菜,你叔叔也參加了,賺了一大筆錢呢,所以買了這些家具,不僅我們,幾乎每家每戶都這樣,還有比奶奶家更漂亮的呢!”“哇噻!變化可真大呀!唉呀,奶奶我好餓了!”“好,好,我的乖孫女,姐姐馬上給你弄!”奶奶笑著說。我躺在沙發(fā)上,看了不到十分鐘的電視,奶奶就端來了一碗我最愛吃了荷包蛋拌面。我說:“奶奶您怎么那么快呀!”奶奶笑而不答,媽媽笑著說:“你去奶奶廚房一看,不就知道了。”一到廚房,我一看原來是奶奶家燒上了液化氣。奶奶走過來說:“現(xiàn)在黨的政策好了,農民們都認真學習科技種田,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好多呢!”
家鄉(xiāng)的變化真大呀!
八年級作文 篇3
美好的東西,弓是一種。
慢慢地拉開弓弦。輕風拂面,如同溫柔的女子。風止了,存留在弓弦上的顫抖消失了。畫面被定格在這刻!狻野l(fā)出銳響,閃著寒光的箭,剎那間消失在遠方。殺。
鋒利的箭寒光四射,是死神銳利的眼,鏤刻著萬物,一面是明,一面是暗,一邊是痛一邊是狂。瘋狂的箭,孤傲的人。箭在飛射,飛過五千年的'王朝更替,飛過五千年的金戈鐵馬。狂舞吧,瘋狂吧,追逐吧。不長的箭身上,記載的是多少悲壯,多少的興亡,是秦軍將士剛毅的眼神,是大漢王師英雄的鮮血,是恨,是狂,是千年不變的悲喜無常。
箭尾,是黃帝的一聲絕殺令;箭身,是漢武帝的箭雨;箭頭,是成吉思汗的鐵騎剽悍。這把弓,是帝王開疆的利器,是縱橫六合的資本。那么弓之道,便是帝王之道,冷酷無情,星辰萬古,惟我獨尊?帝王之弓,是霸道,是鐵血統(tǒng)治的萬世江山。帝王之弓指向哪里,哪里就是腥風血雨,殺,殺,殺,滿城菊花誰天下!箭,飛向勝利。勝利,就是千古一帝,就是雄霸一方。帝王之弓,可以稱雄一時,卻不是弓之道的精髓。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箭,飛揚,是年少由來的輕狂。少年郎,弓是一如既往的無懼,敢在千軍萬馬中如入無人之境,在烽火傾國的困境談笑自若。一箭,就是勝負,一箭,就是定局,就是英雄出少年的贊頌。所以,霍去病會封狼居婿,大敗匈奴,年少封候。所以,岳云獨戰(zhàn)金兵,面不改色。所以,趙云單騎救主,百萬軍中勢如破竹。少年弓,是勇敢,是輕狂,是翻云負雨的豪情。長箭隨弓,問鼎天下,誰是英雄?
弓,可以是潘多拉的魔盒;也可以是神的恩澤。殺。箭,是指著可惡的魔鬼;還是指著天神的神邸。由人控制著,弓之道,是絕對光明之道,弓箭手隨著光明,射,向邪惡宣戰(zhàn)。箭,就是人的心靈,沖破黑暗,向往著光明,一箭驚天!弓之道,不是鮮花與掌聲之道,悔恨和淚水或許會多一些。用弓而戰(zhàn),就是用鮮血洗刷亂世,用殺戮換來和平。弓之道,是用人的善良追求最強,不是為了殺戮,是為了仁愛,為了光明,是為了維護人類千秋萬世的文明!我愛,所以我彎弓;我恨,所以我拉弦;我悲傷,所以我射箭。一箭就是人生,是痛苦,是興奮,失望,是愛,是恨;心懷弓之道,不畏困難,黑暗,勇者無敵。
八年級作文 篇4
風起了,裹挾著橘子的味道,在我身邊落下了滿滿的金色……
紅·香樟葉
漫步林間小道,路旁的香樟樹依舊一片翠綠,仿佛還不知道秋的到來,像孩子似的,肆意地釋放著夏日未盡興的綠。但走近了細看,綠中是星星點點的紅,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另類,火紅、血紅、暗紅,深淺不一,卻都如此熱烈、旁若無人。我彎腰拾起一片火紅色的端詳起來:葉邊微微卷起帶著凝重的綠色,莖條覆蓋的地方則是成片的紅,或許是秋姑娘不小心打翻了胭脂,散落在了香樟樹上,給了它那些與眾不同。我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上了這片葉,小心翼翼的將它揣進了口袋珍藏。
綠·玉蘭之葉
路的轉角處是白玉蘭樹。玉蘭樹粗壯的枝干稀稀拉拉掛著幾片枯黃的樹葉,偶有幾片還未萎落的綠葉,蒙了一層灰似的。褐色的葉柄,橢圓形的葉片,零星有黑色斑點。這番蕭條讓我不禁憶起二月滿枝玉蘭的模樣,明凈、純潔,哪知到秋日如此這般,真是于心不忍。只是沒有秋的洗禮,怎會有春的綻放。
金·銀杏葉
繼續(xù)往前走,我便置身于了銀杏的世界。一樹又一樹的銀杏葉都簇擁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金色的風景線。這樹靜穆莊重地像一幅古典版畫。又好似片片金黃的云錦散落在枝頭。這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滿地金黃的稻穗哩!我忍不住又溱近了些抬起頭仰望著:這葉兒好似金黃的.舞衣,在陽光下隨風舞動。這銀杏葉就像陽光下的一把碎金,為這秋色增添了絢麗的一筆。我把它托在手心,淡淡的清香絲絲縷縷地鉆進鼻尖,散發(fā)出陽光的味道,難道它還在留戀溫暖的夏天嗎?風拂過,形成“嘩嘩”的音樂美,這是對接下來的嚴冬發(fā)出挑戰(zhàn)的吶喊聲。
一陣強風刮過,葉兒們“窣窣窣窣”地陸續(xù)往下掉,在空中紛紛揚揚,宛如一位位裹著輕紗的舞者從天而降。我盯住一片葉兒,它,時而淘氣地從樹叢的空隙中跳出;時而“不顧后果”地溜進車輪胎里,翻一個筋斗,再從縫隙里鉆出來,那樣子,多么悠然,多么自在,多令人羨慕!
又是一陣風起,葉兒再次打著旋兒落下,還未起舞的也在颯颯歌唱……
八年級作文 篇5
雨滴滴答答地下著,就像我低落的心情,淚水一滴滴地從臉頰滑落,苦澀的淚水滴到了那張不及格的試卷上。本是自信滿滿的,發(fā)下試卷后卻是這樣的結果,或許是還不夠努力吧,或許……
屋里靜悄悄的,爸爸媽媽保持著沉默,我知道爸爸媽媽此時很失望,只是沒有說出來打擊我,可我覺得還不如他們批評一頓好受些。只聽見屋外滴滴答答的雨聲,我靜靜地看著雨一滴滴地墜落,泛起一朵朵水花,這時,在屋檐下躲雨的鳥兒嘰嘰喳喳地叫,應該是在嘲笑我的無能吧。此時此刻,我覺得它們好煩,好想要把它們趕走。
我打開了窗戶,窗戶打開的聲音驚動了鳥兒,它們撲騰著飛走了。此時我好羨慕鳥兒,羨慕它們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如果我也能變成一只鳥兒,那該有多好。
我的心漸漸的'恢復了平靜,趴在桌子上寫著那無聊的作業(yè),一絲陽光照射在書上,我知道,那是太陽出來了,抬頭看去,發(fā)現(xiàn)今日的陽光比往常要明媚很多。
我略有所悟,雨,沖刷著灰暗的天空,將污垢沖落。如果沒有雨水的洗禮,怎么會有藍天?烏云遮不住太陽,陰雨過后是晴天。如果沒有雨滴的奮力,怎么會撥開烏云?就像我們的生活,失敗過后是成功,只有堅持不懈地勇往直前,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精彩。
雨,不僅洗凈了天空,也洗凈了我的心靈,它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八年級作文 篇6
爸爸的一切都很好,唯獨他那像半個小括號的腰。
我漸漸長大了,媽媽也就多多少少的向我提起了爸爸的腰。原來爸爸的腰是一次在廠中搬花盆時閃到的,那時很窮,沒有什么錢治,只是買了幾塊便宜的藥膏貼在上面而已,所以也就落下了病根。
記得又一次,爸爸和我正往去廣州的車站趕,因為怕誤了第一班車。所以爸爸就用它那像半個小括號的腰背起了我,爸爸疾步的往車站沖,但我去卻感到相當的穩(wěn),相當的安全。他那有力而脆弱的腰將我高高地拱在上面,兩支粗糙的大手用力地將我往上托。那“吱吱”的聲音隱隱約約的傳到我的耳朵里,傳到我的眼睛里,藏在我的心里。
那次是幸運的,父親的腰很給力,并沒有讓爸爸和我失望,可這次……
每到每月的五六日,爸爸的廠就要出一次貨。在這一兩天中,爸爸顯得格外忙,有是中午沒來吃飯,有時半夜2點回來。甚至更晚的是在第二天的六七點回來。每次出貨,爸爸的腰就要受罪一次。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對我的`愛。
我還清楚地記得,父親在深夜的時候上來看我是否把被子踢翻,為我重新蓋好。那一夜,我睡不著覺,老是在床上翻動著,當聽到了沉重而又輕快的腳步聲時,我趕緊閉上了眼,為的是不用和他打招呼。當爸爸打開房門時,我的眼前閃過了一道光,耀眼耀眼的,從那半閉的眼睛中看見了爸爸左手插在腰上,蹣跚地往我床邊走來,蓋好了被子后,又蹣跚的離去了。父親的影子在這黑漆漆的房間里顯得多么的高大,多么的明亮。我鼻子一酸,用最大的聲音在心里喊到:爸爸,晚安!
從此,我不再那樣了。
爸爸,您的腰足夠見證了您對我的愛!爸爸,我愛您!
八年級作文 篇7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光的流逝,我們曾經熟悉的很多事物如今都變成了回憶里的風景。偶爾看到或聽到那些久違的人或聲音,我們心中總是會升起一種親切感。懷舊的文字,讓我們得思緒又回到了那些舊年歲月。
今天在街上走路的時候,聽到有人吆喝著收頭發(fā)辮子,雖然不是小時候那種真人吆喊的,而是錄制好了用音響播放的聲音,還是勾起了我許多回憶。仔細一想,十多年來,確實有很多聲音在我的生活中消逝了。當然這體現(xiàn)了時代的進步,沒有什么值得可惜,不過內心里還是有所緬懷,畢竟那是曾經生活的一部分。
先從剪頭發(fā)辮子說起。身體發(fā)膚,授之父母,古人對于頭發(fā)還是很珍重愛惜的,一般不會輕易剪去,會伴人一輩子,F(xiàn)代人則看淡的多了,隨意洗剪吹染,也不會有人覺得有何不妥。大概是上個世紀其七八十年代,隨著影視業(yè)的發(fā)展,收頭發(fā)辮子成了一種專門的職業(yè)。當然收買的對象主要還是一些偏窮的人家,一般家庭經濟條件尚可的姑娘,誰愿意把自己的辮子剪掉呢,因為買辮子不同于美容美發(fā),人家可是一大剪子把你的辮子連根剪掉,最初的那一個月甚至幾個月整個頭發(fā)是很難看的,有的人甚至羞于出門。
小的時候,我們男孩子還是有些羨慕那些女孩子的,因為那時家里都很窮,大人給的零花錢非常有限,女孩子一般頭發(fā)留個幾年就可以買幾十元,那個年代算是不小的一筆收入了,這些就成為她們自己的零花錢。每次聽到有人吆喝著“收頭發(fā)辮子嘍”,我們小孩子便都會圍在旁邊,看有誰家的姑娘有“運氣”。之所以說“運氣”,是因為并非你有辮子就能賣到自己理想的`價錢,這得收頭發(fā)的人來分辨頭發(fā)的品質、長度、粗細等,還要根據當時的行情。
我們男孩子唯一分一杯羹的機會是有個姐姐或者妹妹,看她們能不能分一點給自己。記憶中我的姐姐賣過兩次頭發(fā),她比我大好幾歲,比較疼我,這些錢大部分都花在我的身上了。現(xiàn)在的女孩子應該沒幾個愿意把自己的辮子賣掉了吧,除非她實在想留短發(fā)。
說到零花錢,自然不得不提流走于鄉(xiāng)村間的貨郎。其實在我生活的年代已經少多了,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間是非常普遍的,因為那時的集鎮(zhèn)還沒形成固定模式,物質的流通主要靠這些貨郎。所謂貨郎,一般是操著外地口音的中年人,有時候還帶著孩子,挑著兩個很大的竹籃,竹籃里盛著各種生活用品以及專門為孩子準備的學習用品和零食等。
貨郎一般搖鼓叫賣,貨郎搖鼓還有名堂,進村搖的鼓點是“出動,出動,出出動。”喚人們出來購貨。人出來多了,貨郎就高興地搖“嘿得隆咚!嘿得隆咚!”當然也有的自編了順口溜,把自己的特色表現(xiàn)出來。這些聲音算得上童年最歡快的音符了,我們總能挑到自己喜歡的物品。而且這種交流方式不限于貨幣,用其他的物品交換也可以,如果沒有零花錢,我們會把家里翻個遍,看看有什么不用的東西可以拿來換。
我記得村里有很多老奶奶甚至可以用每日梳頭掉落的頭發(fā)攢起來換幾塊糖果給孫輩們吃。女孩子一般會買發(fā)卡、發(fā)箍、頭繩、皮筋等,男孩子則首選彈珠、玩具刀槍之類的,當然各種小零食是大家的共同選擇。大概從我上小學時這種傳統(tǒng)的物質流通方式就消失了,因為雜貨店開始興起,貨郎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他們應該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做買賣或者轉行了。
貨郎的消逝不代表這種游走各處的買賣方式的消逝,作為“沒見過市面”的我們,還是有所期待的,尤其是炎炎夏日,一聽到“賣冰棍嘍,賣雪糕嘍”,我們便會魚貫而出,拿出已經攥濕了的一毛兩毛錢的紙幣,買上一支,美美地享受一下。最便宜的是一毛錢一支的老冰棍,雪糕和豆沙的要兩毛,也有其他的更貴一些的,不過我們很少有機會品嘗到。
賣冰棍的,一般是年輕的小伙,甚至十來歲的孩子,騎著單車,后座上綁著一個包裹的嚴實的大箱子。他們從鎮(zhèn)上批發(fā)來,到各個鄉(xiāng)村去買,每天可以掙幾元到十幾元不等。我也有過幾天賣冰棍的體驗,我的一個賣冰棍的親戚病了,我自告奮勇要代他賣幾天。
應該說,還是很辛苦的,大熱天的,汗水濕透了衣服,總想拿出一支冰棍解解熱。我第一天賣的時候,沒有經驗,冰棍賣到后來全化了,只得減價處理掉,好歹沒有賠本。隨著冰箱的普及,這種木箱里的冰棍也終于消失了。
這些都是物質上的享受,當然也還有精神食糧。如今的孩子可以在寬敞的電影院里看電影,而且畫質無暇,音效優(yōu)美。我小時候看電影,是靠老式的放映機投影到掛在墻上的布幕上,畫面品質很差,聲音也很嘈雜,機器也時不時出現(xiàn)故障。盡管如此,一聽說哪里晚上放電影,不管多遠,我們都要去看。
哪個村子有電影放映,老遠便能聽到人聲鼎沸,夾雜著音響的聲音,像趕一場盛會。這種在現(xiàn)在可能被認為是噪音的聲音,那時卻覺得無比悅耳。有時大冬天的,兩部電影下來,已是深夜,又冷又餓,卻都會堅持到底,很少有人中途退場。雖然那時文化娛樂遠沒有現(xiàn)在這么豐富,人們都卻熱情高漲,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很長時間內會成為大家茶余飯后議論的話題,幾乎每個細節(jié)都被仔細討論了一番。
除了這些能吸引到小孩子的聲音,也還有其他的一些藝人的吆喝,比如磨刀磨剪子的,修理電視機收音機的,修鞋的修鎖的等等。這些聲音,是當時生活的一個反映,包含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獨有的特征。它們的出現(xiàn),是應社會的需要;它們的消逝,標志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那些聲音,已經深深烙印在那個時代人的心上,不論多久,當再次聽到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共鳴。
八年級作文 篇8
我的家在小興安嶺腳下,抬眼就是那重重疊疊的群山。童年的時候也有過探求在山的那邊是什么的好奇心,總纏著自稱“博學”的爸爸問,但總得不到自己滿意的答案。上初一的時候學到一篇《在山的那邊》課文,尤其這句“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讀得余香滿口,覺得找到了最正確的答案,加之越來越多的課業(yè)捆綁了雙腳,越來越多的樓房阻隔了視野,很難再見到那誘發(fā)聯(lián)想的山巒,也就把這個問題和童年的很多疑惑一起忘掉了。
轉眼上了初三,中考近在咫尺,“考全班第一→考全校第一→考全縣第一”成為我的耳朵里重復次數最多的語言,也成為我的世界中所有親朋最大的期待,成為了我15年的短暫人生中第一座真正的高山。在山的那邊是什么?疑惑又悄悄地溜回了我的腦海。我很嚴肅地和爸爸探討這個問題,爸爸笑了。他說:“那當然是高考、考研……,仍然是一座座山,永遠沒有海的出現(xiàn)!卑凑者@個說法即使獲得諾貝爾獎也見不到海,我有一絲絕望的感覺。
我曾經試圖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但它就像夢魘一樣讓我打不起精神,我那原本快樂的時光也變得郁悶了。郁悶是我與生俱來的敵人,我要用自己的力量打敗它。于是我想到了真實的山,拿起地圖,開始了心靈的旅程。從我家出發(fā),昆侖山那邊是荒涼的沙漠,洛基山那邊是肥沃的農田,安第斯山那邊是廣袤的雨林,乞力馬扎羅山那邊是無際的草原。我發(fā)現(xiàn)越過所有的山,那邊幾乎都不是海,也幾乎都不是山,籠罩在心里的陰霾出現(xiàn)了一縷光亮。
我確信的答案是錯誤的?過去那么多的人用生命去越過一座座高山又去追尋什么?“博學”的爸爸開闊了我的.思路。諸葛亮六出祁山為的是白帝托孤,哥薩克翻過烏拉爾山為的是開疆擴土,拿破侖跨過阿爾卑斯山為的是一統(tǒng)歐洲,殖民者越過阿巴拉契亞山為的是掠奪財富,玻利瓦爾沖過安第斯山為的是人民解放,紅軍爬過雪山是為的是民族自強……,所有過山的人都知道山的那邊是什么。那就是他們心中的海,不論那海水是清澈還是混濁。
人類的智慧讓真實的山臣服,在“天路”上的火車里、在“神六”的機艙內,它是那么渺小,讓人再也感受不到過山的沉重。真實的山慢慢淡去,概念的山愈發(fā)清晰。這山因為那邊的海不同而有時似蜀道難以逾越、有時似輕煙揮之即去,有時似敵人必須去徹底征服、有時似神明必須頂禮膜拜。這山對于不同角色的人可能是范偉手里的包子、魏敏芝班里的學生,可能是奧運百年的夢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淵源。
由實到虛的山使我體味到豁然開朗帶來的愉悅。心里的那一座座山都是世人一筐筐堆起來的,不僅有你通向海的障礙,而且還有你心靈家園的守護神。我真的理解了懸梁刺股、破釜沉舟、臥薪嘗膽,更理解了不食周粟、不欺暗室、不相為謀。我知道我已經征服了許多高山,否則我就不會有沖破陰霾的力量。我也知道有許多山不能僭越,否則我就會成為世人眼中的另類。我想,爬過一座山就有一片海。我的海將永遠是蔚藍的!
八年級作文 篇9
母親之愛是無聲無息的大海,兒女之愛是一路歡歌的小溪;兒女走得再遠,也走不出母愛的視線;兒女反哺之愛再豐厚,也難抵父母養(yǎng)育之愛于萬一。如果我們沐浴著愛的光輝時卻未能以愛回報,這樣的人生比“樹欲靜而風不止”更可悲。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jié),母親還是一如既往的早起做飯,香噴噴的飯香把我從睡夢中叫醒,那是一種無聲的母愛。來到廚房里,母親的背影還是那般的忙碌。當第一屢晨曦透過窗戶爬上母親的眉梢時,我捕捉到了幾顆水晶般的汗珠,我發(fā)現(xiàn)母親好美!
我無法像美國“9.11”恐怖事件中銀行家愛德華遇難前的.第三個電話——“媽媽,我愛你!”那樣的一生呼喚,令不記收獲的母親備感欣慰。因為我知道,母親只是一位平凡的女性,而諸如此類的話在現(xiàn)實中也只是一種形式。我應該做一點有意義的事。
早飯后,我趁母親不在家,偷偷地洗了碗筷,擦了桌子。這時,每一片油漬、一點污漬都會令我欣喜!爸灰獘寢屄缎δ,露呀露笑臉,云中太陽放光芒……”嘴里哼著小調,別有一番閑適之感,原來勞動這么快樂!
干著干著,我不禁越發(fā)地感恩母親賜給的一切——一個我愛的家。我決定了,我要獨自一人大掃除,給母親一個驚喜,用行動告訴她“親愛的媽媽,我已經長大、懂事了”。我三下五除二地穿上圍裙、戴上手套,開始“大展拳腳”。汗水從我的額頭一滴一滴地滲出來,浸濕了地板,原來家里像一個燒磚坊一般啊,否則我怎么感到快被融化了呢?掃完地,開始拖地了。一會兒洗拖把,一會兒擰干;一會兒跑過來,一會兒跑過去的,我仿佛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忽然,母親回來了。一走進家,她滿臉的疲憊被眼前的涼風吹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笑容。在其中,我卻依然能看到那幾顆最美的汗珠,還有點既勉強又舒心的笑魘。
“媽媽,婦女節(jié)快樂!”我放下手中的活兒,迎上去小聲地說到。也許是她沒注意聽或是不知該如何應答,母親無語,只是笑著擦了擦汗珠,走進廚房,又開始做飯……
【八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八年級作文07-23
八年級作文07-09
八年級作文07-13
八年級作文07-13
八年級作文07-18
【經典】八年級作文07-23
八年級作文07-10
八年級作文07-11
八年級作文07-18
八年級作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