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作文3篇【實用】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課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課作文 篇1
我最喜歡的課是語文課。因為我們李老師課講講的很生動、很有趣。比如:她把容易寫錯的字開設了一個錯別字門診部,叫我們當醫(yī)生,給錯別字“打針”過生字關。這樣下次我們就不會再寫錯了。每次我聽李老師講的課,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我不想這么快就下課,因為李老師講的`課實在是太有趣了,我都被李老師講的課迷住了。
還有一次,李老師為了我們全班同學都能注意聽她講課積極發(fā)言,她就把我們全班同學分成四個組比賽,哪一個組舉手的人多,回答的又正確,那個組就得一分。那節(jié)課大多數同學都在積極舉手發(fā)言,他們都想為自己的組爭光,大家你追我趕,真是激勵。最后我們這一組得了第一名。李老師對其它三個組說:"沒關系,下次加油”。
李老師講的課使我們對語文越來越感興趣,學起來又輕松、又愉快。我們雖然學了很多,但是還不夠,老師!我們一定更好的學語文,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
語文課作文 篇2
“叮零零……”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紛紛走進教室,喜悅洋溢在臉上,因為這是一堂有趣的語文課——辯論大賽。
不一會兒,我們完成了老師的部署。我代表男生的隊長帶領著五名選手上場了,女生也上場了。我們面對著“過五關、斬六將的‘楊門女將’”,渾身顯得底氣不足,但我們答應后面的“弟兄”要馬到成功,所以還是忍住了對這場“戰(zhàn)爭”的'害怕。
首先,對方所提出的“看電視的害處”時,我方隊長我對答如流,反駁有力,贏得陣陣掌聲,當然,對方的有理有據也獲得不少掌聲。對方不可能就此罷休,反而變本加厲,接連不斷地“調兵遣將”,“發(fā)功”。我方“奮勇殺敵”,迎戰(zhàn)了好一陣子,“功力全部消耗”,已有氣無力,招架不住了,只好坐以待斃,準備“棄械投降”。我鼓勵隊友們:別氣餒,咱要有信心,勝利就在眼前。正所為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只要團結一致,沒有辦不到的事。我心里默默地想:勝利的希望全靠你們了,希望你們能夠反敗為勝!
戰(zhàn)斗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對方的“火力”格外的猛,我方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我們一邊“接招”,一邊想辦法,5分鐘,10分鐘……時間無情地流逝,我方沒有想出一點辦法,而對方的對員一個接一個,就像開了閘的水庫—-滔滔不絕。到了最后關頭,我們絞盡腦汁,始終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最后“蹲身俯首”,大敗于女生。
我失望地低下頭,此時,我的心如同萬根針扎在心坎上,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難過!課后,我來到校園的一角,憶想著剛才辯論的情形……我如釋重負:比賽的結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比賽的過程!
真是一堂有趣的語文課!
語文課作文 篇3
一本嶄新的語文課本被扔在垃圾桶里,在垃圾桶里的語文書還是那么的嶄新,但卻是那么地傷心。
一個回收物品的老爺爺,看到了這本語文課本。他把書打開一看,眼前是一篇篇文章。雖然老爺爺已經老眼昏花,再加上大字不識一個,但是他知道這肯定是一本書,他也舍不得扔掉或者賣掉,因為他家里沒有一本完整的書,決定帶回家去。這時,這本可憐的語文課本覺得自己看到了希望,它想:終于有人知道我的用處了。
可是,危險在慢慢逼近這本書。老爺爺有個孫子,天性好動,是個十分暴躁頑皮的男孩,沒有哪個學校肯要他,他自然也不識什么字,平時老爺爺逼他看書寫字時,他就拿著一張紙,假裝在寫東西的模樣,在紙上亂涂亂畫。老爺爺把這本書給他,想讓他長長見識,誰知道這孩子亂涂亂畫慣了,看到老爺爺正拿著這本書,樂壞了,一把搶過來,隨意打開書,拿起筆裝模作樣地亂畫起來,老爺爺以為孫子得了好書正在思索呢。過了幾天,這本書在外表上看起來是如此地嶄新,可一打開,上面卻是一片雜亂的涂鴉。這本書看著自己現在的模樣,傷心極了。沒多久,這本外新內舊的書又回到了垃圾桶里。
垃圾桶內是那么地安靜,沒有一點兒聲響。幾個愛折紙的`小孩發(fā)現了這本書,十分愛惜,因為他們準備把那些五顏六色的紙撕下來折紙,他們把每一頁書耐心地撫平。這本書以為這回兒終于有人知道它的用處了,可是,最后這本書被剪的只剩下破爛的幾頁,書又一次絕望,它連外皮都已經不再嶄新,里外一樣地破舊了。一天,這本書被一群孩子丟在了迢迢的田野里,夜幕降臨,敏感的蟲兒和晚風唱響了夜的歌曲,星星也在夜空中閃亮地登場,只有那本破舊的語文書躺在田野里,那么地孤獨失落絕望。
一天天,一月月,這本書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個風吹雨打,多少個日出日落,它早已沉入泥土,被細沙、碎石覆蓋,在這些流逝的歲月里進入了夢鄉(xiāng)。自從它最后一次絕望后,再沒有人見過它,那些曾經見過它的人也早已把它忘記了。
也許,這些人中,沒有一個知道一本語文課本代表著什么。但是,總有人知道一本語文課本里承載著多少知識、學問。這本語文課本從嶄新到破舊再到被遺棄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但我想,這本書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給孩子們傳播知識而活著,不管成功還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