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游記作文集錦(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游記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游記作文 篇1
每當清明節(jié)來臨時,所有的炎黃子孫用不同的方式祭拜祖先,寄托自己的哀思。我們家也不例外。
清明節(jié)的那天,我們全家起個大早,換上樸素的衣服乘車回老家,在路上下著雨,使我想起一句名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苯(jīng)過長途跋涉,我們回到老家,來到二伯家,準備一家老小一起上墳。
我們踏著泥濘的山路,一步一步艱難的往上爬,大約過半個鐘頭,我們來到太婆和太爺爺,爺爺,婆婆的和墓,我們先一人拿支香,點燃鞠躬,不知道為什么,這煙能使人情緒低落,我不經(jīng)傷心起來,上完香后我們給太婆和太爺爺,婆婆,爺爺燒鬼票子,鬼票子是專門為死去的親人在陰間里花的鈔票,爸爸知道太婆。爺爺。太爺爺愛抽煙,婆婆愛打麻將所以多給他們燒些鬼票子,然后給他們鞠幾個90的躬,在家鄉(xiāng),每個來上墳的男女老少。老少爺們都要和死去的親人說心里話,我第一個說:“太婆。太爺爺。婆婆。爺爺你們都走的那么早!闭f到這里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連面都還沒見著,你們就撇下我不管走,難道你們不想見我?自打我出生,就只能對著薄薄的遺像為你們祈禱,為你們祝!闭f完后我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一個勁的往下流,輪到爸爸,爸爸先恭恭敬敬的`的舉一躬,獻上一把花,開始和爺爺。婆婆。太爺爺。太婆婆說話:“爹,娘,爺爺,婆婆,咱家打小就窮,你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為上我們好好學習,你們隱瞞病情,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離開我們孩兒不孝!沒有照顧好您老人家,我在這給你們賠不是……”
在場的人都哭,愿死去的親人在陰間好好生活。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泵慨斶@句詩在我耳邊響起,我就頭涔涔淚潸潸……
清明游記作文 篇2
又到了一個細雨紛紛,引起人愁思的時節(ji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惫湃说倪@一詩句似乎是清明的真實寫照,這個時候,和暖的陽光不再充斥大地,陰雨綿綿反而成了氣象舞臺的主角,大地像是被一塊青灰色的幕布覆蓋了,小小的雨滴敲打在地上,敲打在窗邊,勾起人們對已故親人那斷斷續(xù)續(xù)充滿悲傷和哀愁的懷念,清明,本是春天的深處,春天的靈韻,春天最美好的時節(jié),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節(jié)氣,卻被人們附加上天空青灰色的顏色,簡直壓抑地讓人窒息,喘不過氣來,然而春天的燦爛和活力生機沒有被大自然忘記,春天這一枝最絢麗的花朵也沒有因為人們的'悲痛的心情而凋謝枯萎,春天就在生活中,就隱藏在清明節(jié)氣的空氣中,春天就在那里,它是已綻開了生機和活力,等著我們一點點靠近,去用心觸摸它、感受它、體會它。
站在樓上眺望,遠處的山上一朵朵粉色的桃花開得正艷,翠澀欲滴,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膚色白里透紅,靜靜地、悄然無息地開放出一樹的漂亮,一樹飽滿的生機,春風吹來,桃花輕輕搖擺,像要為迷人的春天獻上一首鮮活的贊歌,一眼掃去,一大片無盡的桃紅色把大山打扮地粉色的世界,花瓣被風吹下,在碧空中盡情舞蹈,心情飛揚。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把盛著香氣的春天之美傳遞給每一個人,看到這副美不勝收的“春景圖”,我心中那憂愁的思緒早已被一掃而光,咦。山的那邊,春光還在閃動,啊。橋的那頭,春景還要飽滿。春天在招呼,春天在呼喚。
走下樓去,踩著斑斑駁駁的青石板,一路上桃紅柳綠,鶯歌燕舞,到處都是春之精靈留下的足跡,走到河邊,春意正燦爛洋溢著,一排排的垂柳搖擺著嫩綠的柳條,似碧綠的長發(fā),伸向水面,清澈而純凈的一湖春水像一卷長長的錄像帶,把春之希望,春之燦爛的一刻攝錄下來,永遠地定格,永遠地銘記,柳絮迎風飄揚,小小的嫩綠的芽兒從柳條的枝節(jié)上抽出,播撒下希望的種子,來年,它一定又會成長成一片片碧綠的柳葉,這樣的春天活動,吸引了一群色彩斑斕的蝴蝶,似一位位輕盈的舞者,翩翩起舞,停歇在枝頭,舞蹈在花叢中,動植物在這般美好的春天融合成了一體,綻放著春天生命的花朵,清明時節(jié)本是緬懷生命的時節(jié),卻有這樣的生命在盡情綻放,盡情洋溢,或許古人把生命之美這般炫耀的時節(jié)定義為緬懷先人的清明節(jié)正是用心良苦,為了提醒后人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是通過對先人的哀思讓人們明白這么深刻的道理,仿佛一下子,此時清明的節(jié)奏不再沉重,變得歡快起來,不知不覺中,雨停,陽光又閃耀在天空中,溫暖著每個人的心靈,這正是如春天般燦爛的生命之生機。生命之活力啊。
讓我們從這個春天,這個清明開始,珍惜時間生命,畢竟,生命也像春天一樣燦爛。
清明游記作文 篇3
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祭祖節(jié)日,而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我們本地壯族傳統(tǒng)的拜山祭祖之日,每逢三月三或清明節(jié),我都會和爸爸媽媽、還有家族里的大人、兄弟姐妹們到山上拜祭我們的`老祖宗。
今年可特別了,清明節(jié)和農(nóng)歷三月初三竟然是同一天,這可是幾十年一遇啊!怪不得這一天,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得忙碌起來,無論遠近,都趕著回老家拜祭祖先。這天,一大早,我家的大人們就忙著湯雞、煎魚仔、煮臘肉、蒸五色花糯飯,我們小孩子也忙得不亦樂乎,幫大人準備上山拜祭的用品,所有的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出發(fā)了。我提著沉甸甸的籃子,盡管一路上汗流浹背,但是還是堅持住了。到了祖宗的墓地后,大人開始鏟草、培土、清潔墓碑,我和弟妹們去找楓樹,把葉子摘下來,鋪在墓碑前,用來墊祭品。接著,大人們點蠟燭、燒香、擺放祭品、倒酒、燒紙錢,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插香、倒酒并在墳前鞠躬,希望祖宗保佑我學習進步、健康成長。整個下午,山上人山人海,像是一次大型的春游活動,也像是一場特殊的家族聚會,這樣熱鬧的場景,我還是頭一次看到呢!
回老家過清明節(jié)收獲不小:我知道了花糯米飯的黑色原來是楓樹葉染成的,我第一次嘗到茶油樹長著的茶苞,我知道了這個時節(jié)老家地道的菜是“打菜包”,我也見到了久違的小伙伴,和她們在一起非常開心,彌補了春節(jié)沒能回老家的遺憾。同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拜祭祖宗、悼念祖先是中華民族淵源流長的傳統(tǒng)美德,要從小培養(yǎng)、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