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作文[大全7篇]
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爺爺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爺爺作文 篇1
爺爺生于解放前,具體年月誰也不知道。畢竟,在那戰(zhàn)火不斷的年代,有誰還會花心思去記那無關(guān)緊要的數(shù)字?我們也只是大約估算,再加上爺爺?shù)幕貞,得知爺爺今年已?5歲。
75歲的老壽星!大圣人孔子也不過活了73歲,可見爺爺?shù)母馐嵌啻。很多人說,老人的心智也不過和幾歲的小孩一樣,對待老人,就要像對待小孩一樣,哄著便行了。
一天,爺爺把我叫來,說是要給我講他從前的事情。我也好奇,便坐下來聽。這時,爺爺開始說了,我的思緒也隨著爺爺口齒不清的方言流向從前的時代。
當(dāng)年,爺爺?shù)某錾芍^是幸運,因為他若是再早一些出生,就要從軍進入那噬人的戰(zhàn)場。爺爺?shù)挠啄,是在?zhàn)場中度過的。據(jù)說當(dāng)時日本有兩個兵迷路,闖進了他們的村子,整村人一齊上陳,一人一個鐵鍬把日本鬼子打死了,那兩個鬼子的`頭盔現(xiàn)在還存在村里留作紀念。
爺爺上了初中,饑荒隨之到來。那時民不聊生,當(dāng)官的肥得流油,百姓卻沒一粒米吃。在那個時代,能吃的都被吃了——什么樹皮、樹葉、雜草等,全都不剩一點兒,河里的魚兒蝦兒也全被吃了。當(dāng)時的大地,沒有一絲綠色。有一些人,餓得生不如死,便挖泥巴來吃,吃飽了,但泥土消化不了,人便死了。這就是當(dāng)時的“菩薩土”。更可怕的是,有些人餓得失去了人性,把別家的嬰兒偷來吃。這是多么恐怖的時代。‘(dāng)時有些人家爬到屋頂,屋頂是用稻子蓋的。大人們把稻桿兒一根根細找,找到一粒米就把它做成爆米花給孩子吃。當(dāng)時爺爺在學(xué)校里,有飯吃,便下湖里蓮藕給家里人吃。爺爺有力氣,所以挖得到藕,而沒有挖到藕的人,只能望洋興嘆,活活餓死。而爺爺卻在這饑荒時期,把挖到的藕分給了饑餓的人們,這使得許多人的性命沒有消亡。
聽完了爺爺?shù)幕貞,看著爺爺臉上的自豪,我不禁呆住了。我看見了爺爺善良勇敢的堅強品質(zhì),看到了他在時光洪流中奮勇拼搏的身影。我的爺爺,是一名英勇的戰(zhàn)士,我為他而感動。
爺爺作文 篇2
小時候的我是白白胖胖,逗人喜愛的小女孩,因此家里人對我十分寵愛,特別是爺爺,什么事都依著我。
在我讀二年級的時候,一個晚上我做完功課,準(zhǔn)備睡覺。爺爺問我明天早飯吃什么?我毫不猶豫地答道:“小籠包!钡诙煲淮笤纾靹偯擅闪,爺爺就頂著寒風(fēng)為我去買小籠包子了,而此時的我還在暖洋洋的被窩里睡覺呢。洗漱完畢后,我來到飯桌旁,只見桌上放滿了各色早點:生煎饅頭,面,怎么沒有我的小籠包子呢?我睜大眼睛再看看,還是沒有。我生氣的問爺爺:“我的小籠包子呢?”爺爺用慈愛的目光看著我說:“雯倩,買的人太多了,我怕時間來不及所以就沒買,只買了你喜歡吃的生煎饅頭,快來吃。”我依舊鬧著要吃小籠包子。爺爺一再向我解釋,我還是不聽,這下從不生氣的爺爺生氣了:“不吃就不吃,一頓不吃餓不死你!笨粗鴱牟话l(fā)脾氣的爺爺生氣了,我不響了,可依舊不肯吃東西,餓著肚子去上學(xué)了。
第一節(jié)課開始了,我坐端正開始聽課,聽著聽著,忽然感到肚子一陣劇痛。我知道這是沒吃早飯的原因,可又沒辦法。誰知肚子越來越疼了,我有氣無力地趴在桌子上,這時的我好懷念那香噴噴的生煎饅頭,那美味的面條,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下課了,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對我說:“劉雯倩,你早飯是不是沒吃?”我一聽,心想:咦?老師怎么知道的?我正納悶時,老師從抽屜里拿出了一盒嚴實的小籠包子。打開包裝,一陣熱氣撲面而來,老師和藹地對我說:“給,快吃,這是你爺爺送給你的,幫你去買的!蓖冒著熱氣的小籠包子,一下子愣住了,回想起早上自己的任性不肯吃早飯惹爺爺生氣的事情,我的`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心里在說:請爺爺原諒我,早上我太任性了。放學(xué)路上,看著爺爺白花花的頭發(fā),消瘦的臉頰,我又一次哽咽了,我抱著爺爺?shù)暮蟊,心想:世上都說母愛是偉大的,可爺爺?shù)膼垡彩鞘澜缟嫌萌魏螙|西都換不來的。
我要從心底說:“爺爺,我愛你!”
爺爺作文 篇3
“爺爺”我叫道,“我要采訪一下你!”
“我馬上來。”爺爺高興地說:“采訪什么?”“你小時候的故事!蔽艺f道。
于是,爺爺慢慢地回憶了起來,“我小時候,五歲就開始上小學(xué)了,當(dāng)時背的是一種硬綁綁的四四方方的小書包,帶子很長,不像你們現(xiàn)在的'書包,是雙肩背的,我的書包是背一個肩的。我回家了沒有人輔導(dǎo)作業(yè),都是自己學(xué)習(xí),也不用上培訓(xùn)班。”
“我們家房子只有10-20個平方米,兄弟姐妹五六個,全家七八口人住在里面十分擁擠。樓下是一個黑乎乎的廚房,廚房里只有一個灶臺,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十分簡單。但那時樓下的小河十分清澈,我們常常在河里游泳、洗澡和洗菜!
我聽得津津有味,我既可憐爺爺以前這么苦,又羨慕他能在小河里開心地洗澡游泳,這樣的快樂,我現(xiàn)在體會不到了。
爺爺作文 篇4
餅子圓圓的,正反面都有焦黃焦黃的鍋巴,油汪汪的,一口咬下去,香香的軟軟的,滿口溢香。這是我和爺爺一起做的,別看它小,做起來還真不容易。
首先,把宰好的肉沫、蔥花、油、鹽和雞精攪拌在一起,待用。
接著,在爺爺?shù)闹笇?dǎo)下,我先后把面和溫水和在一起,用筷子向一個方向攪動它,唉,不做不知道,這可是個力氣活,一會兒手就酸酸的,呼呼喘氣了。當(dāng)面變成絮狀時,暫停20分鐘,再攪動一次,完成后醒面20分鐘。
20分鐘后,爺爺把醒好的面繼續(xù)揉捏拍打,一會兒功夫,就變成了一大坨白白的光滑的面團。他把面團從碗里抓了出來,摔在面板上,然后搓成一條兒,接著用手揪出一坨一坨的小面團,好像好玩的橡皮泥呦。我自告奮勇的幫忙,把面團搓成一個個小球型。突然,面團就像喜歡我的手一樣,黏在了我的手上,甩也甩不掉,奇怪,面團在爺爺手中卻十分聽話,怎么到我手中變成了這樣?剛開始我不打算叫爺爺,就用雙手使勁一扯,兩只手都沾了一半。我感覺我把他給分體了,頓時有點同情,還感覺它在輕聲哭泣。我擰眉皺眼問爺爺:“怎么辦?”,爺爺抓起一把面粉,撒在我手上,搓了搓,果然不沾了。原來搓面團要撒點面粉啊,就這樣,歷經(jīng)坎坷搓完了。我們把搓好的面團一個個都壓成了薄薄的皮,只見爺爺在皮上放入做好的肉餡,把面皮四周合攏過來,扭來扭去,把肉餡包住了!艾F(xiàn)在把它壓成餅,妹妹,你來試試”,我接過面球,放在面板上,右手貼左手的手背,放在面團上,把腳后跟踮了起來,剛開始,我以為成功了,然而,砰的一聲 ,一些滑滑的液體流到了我的手上,餡破了,油從一個缺口流了出來,我有點緊張,是不是要重做呀,連忙喊爺爺“油出來了!”“沒事的',下次按壓不要心急,慢慢來,不能有力過猛,多做幾次就好了!睜敔斝χf。在爺爺?shù)哪托闹笇?dǎo)下,后來就知道用力的輕重了。
我們把又白又圓的餡餅放在煎鍋里,蓋上蓋子,打開小火,鍋里發(fā)出誘人的“嗞嗞”聲。
最感到快樂的是,把一盤我和爺爺合作的餅子端出時,我低頭一聞,一股濃濃的香味流進了我的鼻腔,拿起一個咬了一口,感到無比幸福。
爺爺作文 篇5
我的爺爺今年七十二歲了。他的頭發(fā)花白,可他天天在家里和奶奶做家務(wù)。
有一天,爺爺早上很早就起來去買面包等著我來吃。中午爺爺又燒雞蛋給我吃。爺爺先把雞蛋打在碗里,再把雞蛋攪拌均勻,再放入鍋里。燒熟給我吃。
我知道爺爺是個勤勞的.人。
爺爺作文 篇6
我的爺爺是個戲迷,一聽見“戲曲”二字就激動不已。記得有一次,爺爺練習(xí)著戲曲動作,結(jié)果把菜炒糊了,搞得我們只能點外賣。
“愿大王此去,旗開得勝,馬到成功……”聽!臺上演員盡心盡力地演著《霸王別姬》,臺下觀眾如癡如醉地盯著舞臺。爺爺正在這萬千觀眾之中,他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舞臺上,心也隨著演員的動作而變化,仿佛置身其中,仿佛自己就是戲中的`人物,直至謝幕,也還意猶未盡。
為了能更親切地了解戲劇,爺爺還特地跑到了附近文化館里跟著拜的師父學(xué)戲,并且拉上我一起去看看。只見爺爺換上戲服,跟著師父的每一個動作,細心觀察每一個細節(jié),那動作,那神情,絲毫不比臺上的演員差;那樣子,那身手,仿佛練過許多遍。
即使到了家,爺爺還不忘接著練習(xí),每次都更加增進,比上一次更好,把每個動作練到完美。結(jié)果怎么著?爺爺?shù)诙炀脱岜惩,好了之后又去文化館接著學(xué)。
每次一有機會,爺爺就會和大伙講起有關(guān)戲劇的知識和故事。無論是京劇還是川劇,花架子還是對臺戲,亮相還是行當(dāng),他都知道,有時還會給大伙唱一段,《花木蘭》《穆桂英掛帥》《霸王別姬》,個個人物在爺爺?shù)纳砩戏路鸹盍艘话,臺詞句句字正腔圓,從爺爺口中念出來十分流利,好像原本就是從爺爺口中講出的。
有時爺爺在小區(qū)中唱著戲,會有一兩個年輕人來圍觀,唱完后,他們會問:“老大爺,您為什么這么喜歡唱戲?這戲曲不都是些老掉牙的東西嗎?”“怎么能這么說!戲曲可是中國十大國粹之一。∈抢献孀趥飨聛淼。這唱戲可有個規(guī)定,無論臺下有沒有人,都要唱完,只是近些年,新時代崛起,網(wǎng)絡(luò)發(fā)達,沒有人在乎了……”爺爺惋惜地回答道。
爺爺總是把戲曲掛在嘴邊,受爺爺?shù)挠绊,我也開始喜歡戲曲了,爺爺真是個名副其實的戲迷。
爺爺作文 篇7
我爺爺是一個勤勞而純樸的人。
我爺爺今年75歲了,但是身體結(jié)實,我爺爺種了2畝多田、1畝多菜和2頭豬、一頭狗,70只雞。
我爺爺每年春天就要插秧苗,秋天就收,稻谷在金燦燦的'太陽下顯得金光閃閃,大家冒著烈日在田地里搞起了雙搶,回家后還要喂豬、雞和狗,省一點心思喂雞只要在大坪里放上一盆玉米粒和谷子就可以,晚上它們自己走進雞房。而狗人們只要把吃不完的剩飯給它吃,它就心滿意足了。
因為我爺爺是農(nóng)民,所以分兩個時段:一個是農(nóng)閑,一個是農(nóng)忙。讓我先來說農(nóng)忙吧,農(nóng)忙是指農(nóng)民們忙的時候,人們在田間里干活連喝口水都顧不上;農(nóng)閑而是相反的。我相信大家不用我說都知道吧!
我爺爺真勤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