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四年級故事作文三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故事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故事作文 篇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一個關于讀書的名言。說到讀書,我可真想和你們說說我和書的故事。
我以前最討厭看書了,一看見書就想把書死撕掉?勺屓艘庀氩坏,后來我盡然能心平氣和地連看兩個小時的的書!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當我上二年級時,媽媽為了讓我喜歡看書絞盡腦汁想盡了許多辦法,可是都沒有用。我還記得,有一天晚上飯剛吃好時,媽媽拿出了一份計劃,讀給我聽。“在外面打碎或撕碎東西必須用自己的'零花錢來賠償。”媽媽還說這個計劃叫做“讀書計劃”。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沉重地打擊在了我那幼小的心靈上?磥砦乙臀业牧慊ㄥX說“拜拜”了?晌沂冀K不知道,這份“讀書計劃”和讀書到底有什么關系。
過后,媽媽說要帶我出去轉轉。可是眼看著就要下雨了,可是媽媽還是堅持帶我出去。剛走一些路程就開始下蒙蒙細雨了,雨愈來愈大,剛剛走到新華書店門口時,媽媽說進去躲一下雨?墒堑綍昀锬芨墒裁茨?媽媽拿了一本《格林童話》給我看。剛看見書,我就想撕掉,可是又想起了那份“計劃”,無奈之下,我只好乖乖地坐在那里看書,借著我學過的拼音,把字拼了出來。看著看著,我被故事里面各種各樣的情節(jié)所吸引了。我從漫不經(jīng)心變成了聚精會神。知道晚上九點,雨小了一點,我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之后,我?guī)缀趺刻焱砩隙紒硇氯A書店看書。而我的零用錢呢?
它呀,總是花在買書上面?磥硭埠臀乙粯酉矚g看書呢!
書現(xiàn)在可是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呢!而我讀書也沒有白費,以后到寫作時,我讀的書都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每次作文都得“優(yōu)”。看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說得真不錯!
四年級故事作文 篇2
在我的人生中曾經(jīng)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在農(nóng)村發(fā)生的。
那天,媽媽帶我去看望姥姥,姥姥家在農(nóng)村,我和媽媽坐車來到了農(nóng)村,到了姥姥家,媽媽說要給我做好吃的,所以姥姥和媽媽去附近的超市買菜去了。她們在走之前,讓我看好菜園。
突然,姥姥家的菜園進了一只大公雞,我馬上拿起一塊石子,向公雞打去。結果公雞沒打到,卻打中了一顆大白菜。我又拿起一塊石頭,向公雞打去,結果公 雞還是沒打到,又打中了一棵小花。我氣急敗壞地又拿起了一塊石頭,向公雞打去,大公雞好像在跟我捉迷藏,我好幾次都沒打中大公雞,還把姥姥菜園里的蔬菜打 壞了。我氣喘吁吁地坐在凳子上,忽然我急中生智,想起了姥姥喂公雞時手里捧著小米,撒在地上,公雞就跑到姥姥那里去吃小米。我學姥姥那樣把小米撒在菜園 外,公雞果然跑出菜園來吃小米,我立刻把菜園的'門關上。
看來,干什么都不要蠻干,要智取。
簡評:把一件在農(nóng)村發(fā)生的小事寫得很生動,結尾總結出了道理,很好。
四年級故事作文 篇3
在一個小 女孩 的家里,有一個粉色斑點的玩具桶 ,里面就是我們美麗的玩具王國了。
每天,大家都開開心心陪小女孩玩,小女孩上幼兒園 后呢,大家就自由活動。一天,媽媽要處理舊的東西,看到玩具箱,便 拿了企鵝 玩具走了,媽媽來到門外的垃圾箱,把它放在了旁邊。大家看著企鵝玩具,傷心地 在想辦法 。忽然,小熊娃娃的“燈泡”一亮,想出了好辦法,對玩具們說:“我想到辦法了!芭比,樓梯那有一條大狗,我們過不去,你去引開它的注意。小汽車,大狗走后 你就載我和照相機去救企鵝玩具!贝蠹引R聲說好。開始行動 了,跟小熊說的.一樣,一切都順利進行著,他們看見垃圾箱旁邊的企鵝 玩具了 。不好,有一位清潔阿姨要來清潔垃圾了,他們加快速度,救起了企鵝玩具。哇!好險,大家都捏了一把汗;貋淼穆飞 , 一顆石子把小汽車絆倒了,照相機飛了出去,被鄰居家的小男孩 看到了,高興地撿回家去 了。 救回了企鵝玩具,但又有一個伙伴遭殃了,這該怎么辦呢?第二天,芭比瞞著大家, 沿著小男孩走過 的路線,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小男孩的家,趁著小男孩的媽媽出門,偷偷地進入小男孩的家,小心翼翼地走上樓梯,到了二樓以后,芭比輕輕地走進小男孩的房間里,把照相機 救了出來;氐郊液,芭比高興地把大家叫醒,玩具們醒后,看到照相機回來了,高興的不得了。
玩具們把這一次當作是冒險,他們期待下一次冒險。
【四年級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故事作文11-03
四年級故事作文03-02
小學四年級故事作文11-03
成長的故事四年級作文11-05
故事新編四年級作文11-05
精選故事的四年級優(yōu)秀作文03-01
土豆的故事四年級作文02-16
名字的故事四年級精選作文02-28
四年級作文:成長的故事10-09
成長的故事四年級作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