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愛秋天高一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吹阶魑牡纳碛鞍,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愛秋天高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愛秋天高一作文1
我愛四季,但相比之下,我更愛秋天。她雖然沒有春天那么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沒有夏天那么生機盎然、郁郁蔥蔥;也不像嚴冬那樣玉樹瓊枝、粉妝玉砌。但她有著自己獨特的美———對人類的無私奉獻。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無邊的稻野里,稻子成熟了,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滿是令人陶醉的金色。在陽光的照射下,越發(fā)光彩奪目,好像遍地是黃金。怪不得割稻的農(nóng)民樂得合不攏嘴呢。看到這樣的豐收景象,誰不心里樂開花呢?
瞧!在稻田南邊,白花花的那是什么?原來是一塊棉花地。雪白的棉花夾在棉葉中間像桃子一樣,難怪人們形象得叫它棉桃呢!
田野里喜氣洋洋,果園里也熱鬧非凡。蘋果、鴨梨紛紛爭先恐后地脫離了大樹的懷抱,搶著往園林工人的竹籃里跳。它們仿佛在說:“快加把勁兒呀,人們都在等著我們呢!”你說這美麗的秋景怎么不喜人呢?
然而秋天的美并不單調(diào),并不僅僅只是一種豐收之美,它還有另一番風味讓我陶醉。秋風陣陣拂面,會吹走炎熱的夏意,帶來涼爽。當它從耳邊擦過,“呼呼”的,就好像是秋母親在叮囑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入秋了,天涼了,快多穿些衣服吧,不要受涼了!”
我還愛秋天的雨。每當秋雨瀝瀝地下著,敲在窗上、滴在地上,奏成一支秋的樂曲,我總是會癡癡地享受它帶給我的美妙感覺。秋雨和春雨就好比兩個風格迥異的美麗少女,而我更加欣賞秋雨的.美。它常常會引發(fā)我對美好往事的回憶,對家人、朋友的思念。也許可以把秋雨的美說成是一種愁的美麗滋味。當秋雨把梧桐樹的衣裳打黃的時候,便給秋天添上了一層神秘的彩衣。
我愛秋天,雖然她沒有其他季節(jié)那般多姿多彩,雖然它沒有其他季節(jié)那般引人注目,但是它獨具一格。更何況它還為人類做出巨大奉獻,卻從不求回報。
我愛秋天高一作文2
秋天在古人眼中是一個悲涼凄楚的季節(jié),但在現(xiàn)代人的眼中,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
春天到來時,有“桃之夭夭”的景致;夏天到來時,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機;冬天到來時,有“窗含西嶺千秋雪”的美景。但我卻最愛那金燦燦的秋天。
秋天到來時,蕭蕭的秋風輕輕掀起地面的落葉,大雁排成“人”字形從天空中掠過,利歐下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秋天的天空是美麗的,大海般湛藍,朵朵的白云像揚帆起航的小船,在天空中飄蕩著。走進樹林,就像走進了一個金色的世界。微風一拂,樹葉如蝴蝶般慢慢地飛,直至落地。突然,我看見了一片紅色的火焰,那是楓葉林,古人云“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就是這美的寫照。在楓葉林里,有許多人在欣賞秋天的美景,有天真幼稚的頑童,有朝氣蓬勃的少年,還有年過半百的老人,他們的臉映著楓葉,紅紅的,蕩漾著幸?鞓返男θ荩@得十分滿足。這是人們對秋天的喜愛。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碩果累累。在田野里農(nóng)民伯伯正在收獲他們的“汗水”——成熟的稻子,高粱。微風輕輕拂過,稻子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層一層的蕩漾著。在家里菊花們正在爭妍斗艷,柿子掛滿了枝頭如同一個個紅燈籠,稻谷堆滿院,鮮紅的辣椒掛在窗前。秋天不僅能用眼觀看,用心聆聽,還能用口咀嚼,用心體會,正所謂“春華秋實”。落葉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出色的演員。當秋天到來時,葉子敢于犧牲來幫助大樹媽媽度過難關。它們勇敢無畏、甘于奉獻,它們放棄自己的安逸生活,來幫助大樹媽媽;它們寧愿離開自己的母親,來幫助大樹媽媽;它們寧愿犧牲自己,來幫助大樹媽媽。每一片落葉都代表著一個葉子的犧牲,它們落到了樹下,化成了樹的`養(yǎng)分,來滋養(yǎng),來回報自己的母親。它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落葉在空中慢慢飄落時,就是它們?yōu)槲覀冏龅谋硌荨K麄內(nèi)缤恢恢缓诳罩恤骠嫫鹞,釋放出它們最耀眼的光芒?/p>
我愛秋天,也愛落葉,我愛秋天的碩果累累,我愛落葉的勇敢無畏。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是一個金色的季節(jié),如果把春天比作剛剛落地的孩童,那么秋天就是成熟美麗的少女。秋天的美麗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熱愛秋天,向往秋天。
我時時刻刻盼望著秋天的到來,我愛秋朋友,你呢?秋天奉獻了許多,她如同一位成熟美麗的少女,將果實撒遍每一寸土地。農(nóng)民伯伯贊美秋,小孩子們熱愛秋,大人們欣賞秋。秋天,我的向往;秋天,我的依戀;秋天,我的熱情。
我愛秋天!
我愛秋天高一作文3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曲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的說:
“唉,天可真涼了——”
“可不是么?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象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象橄欖又象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沈,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qū)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墒沁@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