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作文錦集8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最近讀了《名人傳》,有了很深的感觸。
剛開始讀的時候并沒有多大興趣,畢竟是傳記,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罷了。但讀到后來,卻漸漸被羅曼羅蘭筆下的人物所感動了。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都是在藝術(shù)和文學上赫赫有名的巨人,他們短小臃腫,外表結(jié)實,穿著講究,目光犀利而且準確,眼中有一股奇異的力量,他在肉體和心靈的雙重痛苦的重壓下,仍然保持著不屈不撓的高昂的斗爭精神,任何時候都不向命運屈服,這就是偉大的音樂大師——貝多芬。內(nèi)心豐富,思想唯美,在藝術(shù)上的創(chuàng)造無與倫比,對于自己喜愛的藝術(shù)工作,他有主見,有計劃,有獨到的想法,以無窮的精力永遠追求藝術(shù)上的盡善盡美,這是米開朗基羅。他面相丑陋,但絕對真誠可靠,永于盡責,胸中燃燒著熱情之火和愛國之心,為了自己的祖國他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偉大而博愛的托爾斯泰。他們相貌平平,但骨子里是偉大和崇高,他們開辟了新世紀的文化道路。他們身上處處散發(fā)著人格魅力深入人心。羅曼?羅蘭稱他們?yōu)椤坝⑿邸,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qū)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么呢?在一個物質(zhì)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xiàn)。我們寧愿去贊美他們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們?nèi)烁竦膫ゴ。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jié)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zhàn)斗的勇氣”。對于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yè)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zhàn)斗。我們的時代千變?nèi)f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nèi)〉脮一ㄒ滑F(xiàn)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閱讀經(jīng)典最初可能充滿了沉重與痛苦,但當你走過泥濘崎嶇的山路,到達巨人肩上的快樂,就會油然而生。這是心靈的快樂,是靈魂的升華,較之感官的生理快感,是一種超越具像的人生感悟,是更高境界的快樂!給每一天留下閱讀時間,給每一個閱讀時間留下寧靜心情,給每一份寧靜心情留下悠悠書香,四季將因此而充滿溫馨,生活將因此而溢滿甜蜜!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一起起伏變化、同悲同喜,共同體會在逆境中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最終成為偉人,將歡樂給予世界。其實文學名著的閱讀,是一種發(fā)現(xiàn)。既是對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發(fā)現(xiàn),也是對自我潛在的精神力量的發(fā)現(xiàn)。名著的真正魅力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通過我們的感受、體驗、想象而內(nèi)化為精神,一切決定在于我們自己。
所以好好品讀《名人傳》,它會帶給我們最真實的感觸。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讀完《斑羚飛渡》合上書,斑羚那奮力一跳,仍清晰地印在腦海里。
一群斑羚,為狩獵隊所追殺,逃到懸崖邊。當“斑羚們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絕境”時,顯得那么驚慌、無助,結(jié)果“像顆流星似的筆直墜落下去”。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斑羚群憑借嫻熟的跳躍技巧,以犧牲老斑羚的生命為代價,成功地完成了山澗上的飛渡,贏得了種群的生存機會。老斑羚心甘情愿地用生命為下一代搭起一條生存的道路。最后傷心崖上,只剩下那只臨危不亂的`領導者和一道見證過死亡的彩虹。在斑羚集體遇難時,為了讓部分的斑羚存活,斑羚群以一半犧牲,換救另一半的生命。老斑羚及一些成年的大斑羚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成為一塊工具般的跳板。
犧牲的斑羚們地“從容”,接受“生命的援助”的斑羚也沒有表現(xiàn)出特別的感激,只是“興奮地咩叫一聲,鉆到石磐后面不見了”。沒有什么要特別感激,因為這些獲救者有一天也會站到老斑羚那一撥,去為另一群年輕斑羚做“橋墩”在情況危急的時候,動物可以不惜生命的成為別人的逃生工具,而沒有絲毫的畏懼,也沒有要試圖逃生,這種精神是人類所沒有的。斑羚的舉動讓我明白了付出,人只有懂得付出,懂得愛,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這個寒假我讀了兩本書,一本是《陽光姐姐的作文派之天使的糖果約會》,另一本是《陽光姐姐的作文派之香草味的甜夢》。
看完這兩本陽光姐姐系列的書,我今天要發(fā)表一下我的讀后感。這個系列的書都是大作家伍美珍阿姨寫的哦!其中的內(nèi)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優(yōu)秀作文,第二部分是陽光姐姐的點評,第三部分是優(yōu)秀作文的小作者的個人檔案。
第一部分的優(yōu)秀作文有描寫人物的,有記事類的……其中的童話故事生動有趣,里面的人物角色讓讀者記憶深刻。這些優(yōu)秀作文對小學生的寫作方面很有幫助,文中用的比喻句很多,詞語用的很巧當,句子寫得十分精彩,認真看過這本書的同學今后寫作文一定會進步的。
陽光姐姐的點評部分對小作者的寫作思路作了認可,有一篇《我的另類朋友》中描寫了我的朋友小悠,他上四年級,現(xiàn)在在學象棋,有一雙閃爍著智慧的小眼睛,小小的鼻子,經(jīng)常帶著笑容的小嘴,他有些耍賴,有些搞笑,頗讓我無奈。這一段描寫看完,在我的腦海中立刻就浮現(xiàn)出了小悠的`樣子。還有一篇《可愛的朋友》,講的是小兔和小魚們的故事,文中寫到小兔用充滿氣的輪胎當救生圈到河里和小魚美美玩耍,因為玩得太開心,一時間忘記了自己不會游泳,一不留神放開了輪胎,失去輪胎的小兔在水里撲騰起來,小魚美美急得團團轉(zhuǎn),這時一條小魚想出了辦法,她召來了河里所有的小魚,搭成了一座魚橋,把小兔救上了岸。看著看著我感覺自己身臨其境一般跟著她們緊張,真替她們捏了一把汗!
最后,是小作者們的個人檔案,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那就是喜歡閱讀。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就是閱讀的意義所在了。
同學們,我們也要向這些小作者學習,利用課余時間多看這類好的課外書籍哦!這樣才能增加我們的知識量,豐富我們的語言能力。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汪曾祺的《故鄉(xiāng)的食物》,樸實,卻觸動人的情思。
時光荏苒,有多少人漸行漸遠,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難忘。這就是《故鄉(xiāng)的食物》,所寄托的,是美食,更是懷念。
汪曾祺以他樸實卻詼諧的文字,訴說著自己的懷念,從“端午的鴨蛋”對高郵的懷念和自豪,“故鄉(xiāng)的食物”那最富浪漫主義的夜晚,“昆明的雨”那對昆明的喜愛……很多很多,但這些更讓我們明白:美食,不僅僅是味蕾的滿足,還有情。
民以食為天,文字與食物,最美的結(jié)合。食物之美誘惑的是味覺,文字之美是一種升級,讓你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渾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布全身,心要向往的地方,必定會實現(xiàn)。
汪曾祺的感受,從古至今,何人不有?從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蓖醢彩摹按猴L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到余光中《鄉(xiāng)愁》中鄉(xiāng)愁如同“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鄉(xiāng)愁四韻,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人人皆有,異鄉(xiāng)的食物,再鮮腴的食物,在無可方比的味道,和家鄉(xiāng)思念的沉淀相比,著實微不足道。
故鄉(xiāng),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故鄉(xiāng)的路上,同一片土地,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故鄉(xiāng),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里,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故鄉(xiāng)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故鄉(xiāng),美食中的回憶,永感激。
故鄉(xiāng),味蕾中的纏綿,永品鑒。
故鄉(xiāng),舌尖上的味道,永難忘。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暑假,我看了《老人與海》,令我深受啟發(fā)。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飽經(jīng)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云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fā)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贰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的故事。他在一次單生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由于魚太大了,老人費了好多力氣,卻拉不上來。老漁夫與這條魚周旋了兩天兩夜后,才剛剛發(fā)現(xiàn)這是一條比自己的漁船大兩寸的魚。雖然他明知難以取勝,但他仍不放棄,最后終于把大馬林魚綁在了船側(cè)。但是血腥味吸引來了許多鯊魚來搶食,老人勇敢地同鯊魚們搏斗,最終突出重圍。雖然他筋疲力盡帶回的是一副巨大的、空空的魚骨,但卻讓其他漁夫羨慕不已。
令我最感動的是老人在把叉死并運回家時說的.那句話“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笔前,我們籃球隊也是如此。雖然我們想打敗所有的班級,登上年級第一的寶座,但努力換來的卻是失敗……
小說贊揚了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斗的精神,我也要像他那樣,不能滿足現(xiàn)狀,應該積極向上,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刃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勝利!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最近,我讀了《誰動了我的奶酪》后,感觸頗多。
書中有四個主人翁,老鼠嗅嗅善于嗅出變化的氣息,匆匆能對變化迅速地做出行動;小矮人哼哼面對變化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埋怨天地,唧唧因?qū)ψ兓目謶侄磺埃罱K沖破了恐懼的束縛,重新尋找新奶酪。
奶酪只是一個代用詞,它代表著生活中的層層面面人類所需要的東西。例如:金錢、工作、幸福、友情、愛情等等。而在遭受了“奶酪”不見了的殘酷現(xiàn)實后,我們的做法大多像小矮人哼哼一樣,恨天怨地,并盲目地期待著“奶酪”自己跑回來的那一天。并碌碌而無為地在等待中度過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但在這些變化中我們知道了升華迷宮是需要我們親自探索的。我們是不能滯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的。
那么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呢?我想首先考慮的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它們具備了幾個條件:
一、仔細留心觀察身邊周圍所發(fā)生的變化,并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和物質(zhì)上的準備。
二、能隨著事情的變化而改變做事的`方向,不能墨守陳規(guī)。
三、敢于冒險。在各種條件因素的壓迫下,敢于繼續(xù)在人生迷宮中冒險探尋自己需要的東西。
第二人材我們應考慮像小矮人唧唧那樣知錯就改的人。它具備了以下幾個條件:
面對變化,雖然做錯了一些事,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斗爭,愿意突破重圍,重新尋找屬于自己的東西。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這是關(guān)于一只狗的故事,這只狗叫巴克。
巴克本來是一只住在加利福尼亞圣克拉拉谷的一只家養(yǎng)狗,后來被偷到了阿拉斯加,成了一只雪橇狗。當它的主人被殺死之后,巴克的本性恢復了,加入了狼群,回歸了自然。這本書是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一部中篇小說,這本書就是《野性的呼喚》。
做一只家養(yǎng)狗和一只拉雪橇的狗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拉雪橇的狗比家養(yǎng)狗辛苦得多。巴克開始是一只家養(yǎng)狗,之后變成了一只雪橇狗,對它來說,這肯定是一種折磨;它從暖和的加利福尼亞州來到了寒冷的阿拉斯加,這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對巴克是另一種折磨,對于巴克來說,我想它應該是很痛苦的。當巴克的主人被印第安人殺死后,巴克和人類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被切斷了,巴克的動物本性也恢復了,最后回歸到自然。我們很多人雖然在人的法律上每件事情都做得很文明,沒有違反人的法律,可是,自從人類開始有了文明的時候,人類就已經(jīng)違反了自然的法律,比如,殺害一些珍貴的.動物,提取它們的皮毛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因為這個很多動物都已經(jīng)滅絕了,或者瀕臨滅絕;很多工廠往河流里面排放臟水,河流受到了污染,很少見到魚兒了。此外,人類因為比別的動物要聰明,所以也比別的動物更貪婪,這應該是人類的性格之一吧。
我想,有時候,人類還不如動物。
讀后感的作文 篇8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本名將愛《陸小曼傳》的書,拿起隨便翻了幾頁,但黎明的語言共和故事一下就吸引你了我。了解一代歷史名流的軼事也是很有趣的。讀完后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好。其中人物糾葛盤根錯節(jié),人物性格鮮明,情感多樣,再加上后人評說紛紜,在令人感慨萬千之余,實感有趣。以陸小曼為主線,牽出許多與她關(guān)系較密切的人物網(wǎng),道出了一個個引人眼球的精彩軼事。徐志摩,林徽因,胡適,翁瑞午,梁思成,張幼儀,張歆海,凌叔華,梁啟超,還有她那可憐的前夫—王賡,等等,這些人之間的故事似乎講都講不完……
陸小曼,出生于上?准遗囊粋官宦家庭,母親吳曼華多才多藝,接受過早期教育,父親陸定畢業(yè)于帝國大學,后任賦稅司長多年。小曼是他們夫妻眾多孩子中唯一存活下來的一個,但也體弱多病,常年服藥。父母對她甚是溺愛,因此也養(yǎng)成了她揮霍無度,任性放恣的壞習慣。
陸小曼從小就嬌媚可人,聰明伶俐。由于父親就職于北京,六歲時小曼就隨母親從上海來到北京,開始了她的精彩生活。當時社會風氣已經(jīng)相當開化,有錢人家都將子女送入最好的學堂接受新式教育,小曼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她先后在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女中,法國人開辦的“圣心學堂”讀書,認識了許多上流社會的公子小姐,自己也被培養(yǎng)成一個淑女名媛。她追求自由,但又舉止優(yōu)雅,于是在圣心學堂里就如一顆明星般冉冉升起,鶴立雞群。十六七歲時她就精通英法兩國文字,受到許多公子哥的巴結(jié)討好。一時間,陸小曼在北京上流社會芳名遠播?墒,在父母的安排下,不諳男女之事的小曼被包辦了婚姻,與一位頗有前途的將軍—王賡結(jié)為夫妻。在小曼的父母看來,王賡年輕有為,身居高職,定會為女兒提供一個美好的未來。沒想到,婚后沒多久,小曼就開始感到厭煩。丈夫常年疲于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她的愛好與興趣,更沒有空陪她出去游玩找樂。如果是一般的女人,倒會引以為傲,認為丈夫積極工作,前途無量,會欣慰無比,可小曼是一個追求自由與無拘無束的不平凡生活的新思想女人,她愛熱鬧,享受那種被人圍繞,捧在手心的感覺。她怎能滿足于這種無聊的現(xiàn)狀?
直到她在一次交際舞會上遇到了徐志摩。他們倆一見傾心,共同起舞。當時徐沉浸于苦追林徽因無果的悲傷中,而陸則痛恨丈夫的呆滯木訥不浪漫,于是兩個年輕人毫無忌諱的愛上了,她們沖破重重阻力,不顧外界的流言蜚語在一起了。陸小曼與前夫離婚,而徐志摩早在追求林徽因時就與前妻張幼儀離婚。這樣叛逆的.行為在當時看來,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甚至連徐志摩的恩師梁啟超也不看好這段婚姻,斷定他們的婚姻不會幸福。
的確,隨著婚姻中瑣碎的事情接踵而來,兩個人的矛盾也逐漸浮現(xiàn),小曼愛熱鬧,排場大,揮霍無度,被斷絕經(jīng)濟支援的徐志摩只是一介書生,沒有那么多錢給小曼浪費,于是他勸解小曼改掉不良習慣,卻遭到小曼的冷落。于是志摩失望了,他又想到了心目中的女神林徽因,加上要兼課貼補家用,他從上海的家又來到北京,在胡適的幫助下開始在北大等大學兼課,()甚至為多賺錢不惜做房地產(chǎn)的掮客。郁悶時,也難免到林徽因處訴說一番,卻使得陸小曼 吃醋撒潑。
正如梁啟超預言的那樣,徐志摩因生活的壓力而無暇顧及寫詩,因此在與陸小曼生活的幾年里,很少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說,是陸小曼的大手大腳與任性無理間接造成摩詩興大減,才思干枯的。最終,徐志摩為節(jié)省路費,打乘在當時還沒有安全保障的飛機去北京參加林徽因的講座而葬身空難。陸小曼傷心欲絕,后半生深居簡出,痛改前非,但是許多她和志摩生前的共同好友都將志摩的死歸咎于她,與她斷絕來往,只有少數(shù)朋友同情她,安慰她。雖有一直對她頗有好感的翁瑞午無私照顧,她一直未改嫁,只為死后能與志摩合葬。但是,造化弄人,直到她1965年逝世,徐家人也未能正式承認她這個志摩的合法妻子,別說讓她與志摩合葬,就是連志摩的葬禮,也不讓她參加,這是何等絕情!
這一對歷史名夫妻,在評說紛紜中結(jié)合,在聲聲嘆惋中逝去,人已故去,雖有千錯萬錯,也只能隨歷史隨風而去了。
【讀后感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讀后感作文06-18
讀后感的作文06-09
寫景作文讀后感02-07
大學作文讀后感02-23
名著讀后感作文03-12
幸福讀后感作文03-23
作文讀后感范文04-07
關(guān)于讀后感的作文02-18
讀后感作文評語06-23
英語作文讀后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