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讀后感1
在我們很多人的意識中,中國文化常識可能更直接地和我們從小所上的語言課、歷只課相關(guān)聯(lián)吧,自從離開學校后,學生時代學到的很多知識都還給了老師。
拿到了這本《中國文化學識》,讓我有了重新回到學校還要做作業(yè)的感覺。
首先翻看了目錄,給我的感覺就一個字:全。目錄一共包含二十個大類,大到世界、天文,小到音樂、美食,可以說無所不包,更讓我們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身為華夏兒女,心中總有一種自豪感。
就如序言中所說,中華文化并不是最悠久的,但卻是最連續(xù)的,而且是古文明中目前還存于世的,也許這與我們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guān),但無論如何,我們終歸是幸運的。
通常我們接觸到的文化常識的書,更多的都是側(cè)重于文化知識的介紹,尤其是歷史故事、人物傳記等等,對于一些我們學習中用較少的建筑、美容服飾、工商賦稅等等,基本都一筆帶過,而且我們所學習歷史的時候,都是將中國和世界人為地分割開來講述,但在這本書里,對于我們平常接觸較少的方面,都給出了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闡述和說明,而把中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更是放在了第一章。這樣的處理給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更容易引起我們深入書中的興趣。
歷史好寫卻也難寫,寫太細節(jié)了,內(nèi)容太多,讓人感覺啰嗦,寫太籠統(tǒng)了又會被人誤解對歷史沒有研究,更難寫出新意。這本書既然包含了這么多的內(nèi)容,那么在詳盡方面定有所不足。確實,每個章節(jié)中的每個題目都是簡單介紹了一下,并沒有詳細展開,因為這只是一個常識性的定位,而不一定要精細,也符合書名中的標準。
對這本書的整體感覺就是全面、精練但并不難,所以非常適合作為一本文化常識的啟蒙或初級教育使用。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讀后感2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是我偶然間購入的,其書封皮質(zhì)樸,草草翻過目錄,決定買回家去當做睡前讀物。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看完后,我對中國古代文化產(chǎn)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經(jīng)了解,此書是由王力教授主編的一部非常傳奇的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文化的通論性經(jīng)典作品。王力、丁聲樹、朱文叔、洪誠、殷孟倫、陸宗達、張清常、馮至、魏建功、姜亮夫、葉圣陶等權(quán)威專家學者都參與過編撰。還曾在港臺地區(qū)出版并被譯成日、韓等語言流行于海內(nèi)外,是一本國人了解古代文化的權(quán)威定本。
全書分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共十四個方面。一書走進中華古老文明,了解文化的方方面面,內(nèi)容詳明干貨滿滿。此書每章中還會結(jié)合古代著作里的案例講解該部分最核心的概念或常見的習俗、器物。讀書過程中獲得了很多科普性的知識,用詞平易簡潔,并不深奧難懂,很適合對中國古代文化知識感興趣的讀者作為入門經(jīng)典。
我們從小就聽父母老師說,中國地大物博,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這本書事無巨細地描寫了古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真切的感覺到一種完全不同的.歷史尺度,在宏大敘事照顧不到的角落,古代人真正平常的生活。比如說我們以前看歷史書上寫宗法制,核心是王公貴族的嫡長子繼承,講的是法理,但是這本書的出發(fā)點則不同,它側(cè)重于講一個家族中,按照宗法制度,親戚之間要怎么稱呼。幾千年過去了,我們依然沿襲著相似的邏輯,這怎能不讓人感嘆。
當我們的手指在史書上劃過一行,就是一個人的一生,翻過一頁,就是一個王朝的興衰。在這本書里,我得以看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璀璨一角并為之自豪。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古代神話讀后感08-06
《中國古代神話》讀后感03-09
《中國古代寓言》讀后感12-19
中國古代神話的讀后感06-05
中國古代寓言讀后感08-24
中國古代神話讀后感05-26
中國古代神話的讀后感作文10-12
(集合)《中國古代神話》讀后感12-19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讀后感01-01
《中國古代神話》讀后感15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