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關(guān)于讀后感
認(rèn)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關(guān)于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關(guān)于讀后感1
這是一本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看書的時候,我就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樣一動不動,那可是真入神啊!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蕭紅本人小時候在祖父老家呼蘭河小鎮(zhèn)上的種種故事?赐暌院螅矣X得雖然呼蘭河小鎮(zhèn)的生活有一點沉悶,又有一點特別。無論是扎彩鋪、放河燈、跳大神、娘娘廟會、野臺子戲,還是北方大自然的風(fēng)霜雨雪、火燒云,作者蕭紅都用繪畫式的語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現(xiàn)出了粗線條的、大紅大綠的`帶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了一幕幕充滿童趣的影像。
《呼蘭河傳》關(guān)于讀后感2
80多年前在東北的呼蘭河邊住著許多村民,這些村民沒有意義地活著,生活平平淡淡,普通普通。但在這個村莊里住著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小姑娘蕭紅,小姑娘生活十分快樂,蕭紅童年時和祖父在后院里生活、勞動。祖父種地,蕭紅在挖泥土,生活十分快樂。但不久蕭紅卻被賣給了別人家做妻子,她還會被婆婆打罵。沒多久,蕭紅就死了。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蕭紅的死亡不單只是婆婆婆婆的殘忍,還因為呼蘭河人民的生活態(tài)度。
在讀這篇文章時會伴著沉痛的心情,但蕭紅要告訴我們的是:要了解過去,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關(guān)于讀后感3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常的特別,跟別的小說明顯的不同,文中的人物都非常的'愚昧、無知,對生活一點都不積極!我非常的不喜歡他們。
此文圍繞著呼蘭河邊的小村莊來寫,開始寫了村莊里的大泥坑,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好的家禽都死在了里面,可是周圍的人們只是在想怎么躲開它,而不是怎么解決它,哎,真是替那時候的人們悲哀。∷枷牒喼笔翘浜罅,一點都不積極向上,好像天天就是為了活著才活著的!
《呼蘭河傳》關(guān)于讀后感4
讀了這本書,感受到了黑土地凌冽的風(fēng)、厚實的土、蒼白的屋子、孤零零的樹,還有那麻木、可憐的底層百姓,以及所有為生存而奮斗的人。
這本書不是教我們哪些生硬的道理,也不是在敘述一段大歷史,而恰恰只是在展示蕭紅內(nèi)心的呼蘭小縣,那個她晚年在淺水灣邊魂牽夢繞的`地方。讀這本書懂得的不僅僅是奮斗的價值,更實在發(fā)現(xiàn)人性的歷史的真實。
拙筆難述,只能最后借茅盾先生的一句話做結(jié)尾:“我覺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傳,所以更好,更有意義!边@句話,是我認(rèn)為對此書最好的點評。
《呼蘭河傳》關(guān)于讀后感5
《呼蘭河傳》,作者蕭紅。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想出去走走,多些感受陽光、芳草、感受那些單純而溫暖的'笑臉。蕭紅——這個內(nèi)心敏感豐富外表剛強的女子,在寫完《呼蘭河傳》后心中的爐火逐漸無望的熄滅了。
但丁說:“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沒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蔽殷w會著蕭紅心中那個叫“呼蘭河傳”的悲哀:冰冷深入骨髓,籠罩著作家的后半生,然后她滑入黑暗、無邊無際。
《呼蘭河傳》關(guān)于讀后感6
婉諷,令人迷惑。這本書寄托了無鄉(xiāng)的女子渴望回家的傾訴,包含了一個思想深邃的作家對國民新的反思與批判。
我感受到作者對故土的思念,對自己的故鄉(xiāng)有著無比熱愛,懷念之情,刺激我對呼蘭河,對后花園的想象。故鄉(xiāng)雖然在萬里關(guān)山之外,精神卻在那里流連不已。
《呼蘭河傳》敘述了那份生與死的虛無:生,老,病,死。這種淡淡的.憂傷與淡淡的虛無,自然而然奠定了整部小說的情緒基調(diào)。那份生命的虛無,自此飄飄渺渺,揮之而去。
【《呼蘭河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呼蘭河傳》讀后感11-13
[精選]呼蘭河傳讀后感07-20
呼蘭河傳讀后感(經(jīng)典)07-22
《呼蘭河傳》讀后感[精選]07-22
呼蘭河傳讀后感11-03
(經(jīng)典)呼蘭河傳讀后感07-22
【精選】《呼蘭河傳》讀后感08-12
《呼蘭河傳》讀后感11-20
呼蘭河傳讀后感10-23
《呼蘭河傳讀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