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后感(錦集2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名人傳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人傳讀后感1
《名人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為音樂家貝多芬、繪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文學家托爾斯泰所著的一本文學傳記,在客觀的基礎上,用細膩又生動的筆觸,再現(xiàn)了偉人們奮斗不息的一生。
在這三位偉人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音樂家貝多芬。
偉大的人生歷程總是伴隨著偉大的信仰,正是這種信仰,讓貝多芬鑄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重聽后的貝多芬聽力嚴重下降,這給他帶來了悲劇式的愁苦,他一度遠離人群,并發(fā)出“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悲鳴。這與他對音樂、對藝術(shù)的追求是分不開的,那種內(nèi)心的愁苦更多的是源自內(nèi)心的信仰、激情在現(xiàn)實病痛下的折磨。
貝多芬在指揮《第九交響曲》時并沒有聽見全場一致的喝彩聲,直到一個女歌唱演員牽著他的手,讓他面對著觀眾時,他才看見全場觀眾起立,向他揮舞著帽子,向他致敬。在靜寂中人們看到了一張激動得有些變形的臉,他的'臉部和手指都在不住地抽蓄……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無論何時,我們都要相信付出可以獲得回報,面對命運的不公,永不言敗,總有一天我們的努力會得到大家的認可。
為了藝術(shù),可以犧牲一切;藝術(shù)高于上帝。這是貝多芬的信條,也是支撐他克服各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最終達到藝術(shù)巔峰的強大支柱!兜诰沤豁懬返木薮蟪晒,帶給他的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他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他的樂曲留給世界、流傳給后人。這就是一位偉大藝術(shù)家的人生真諦。我們面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時,該如何去選擇、規(guī)劃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大師,但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天地里,為這個社會,為自己的后人留下點兒什么;蛟S,這就是人類不斷延續(xù)、升華的根本。
名人傳讀后感2
讀過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在體會作者的文章詞藻后,我寫下了自己的感想,其中深意,皆如此一句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從貝多芬傳中聆聽偉人的頑強不屈,《月光曲》的旋律留千世傳頌,激情與澎湃都在抒發(fā)美好追求的動力。從米開朗琪羅傳中傾聽一代天才對命運毫不屈服的吶喊,《最后的審判》的畫卷奠定了藝術(shù)的奇跡,每一筆都在凝結(jié)著正義的氣節(jié)和邪惡的悲憤,一一陳述著廣大人民的向往與對光明的期待。從托爾斯泰傳中諦聽一位智者對生活百折不撓的'呼吁,《戰(zhàn)爭與和平》的情感流露出對精神追求最崇高的理想。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傳遞著直面人生的情懷。
這部名著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貝多芬在艱苦的童年、愛情的失意、疾病的纏身,貧窮的生活中,面對接蹱而至的困難和痛苦,仍然以超人的毅力和頑強奮斗的精神,直面人生的挫折,用《歡樂頌》的篇章譜寫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的音符。正如羅曼·羅蘭說的那樣,“痛苦是生活和命運給予貝多芬的考驗,而正是由于這種生活的經(jīng)歷讓貝多芬有了對生活與命運的理解,加上其本身的天賦和努力,造就了不朽的音樂。而音樂是貝多芬的第二生命,所以他會在創(chuàng)造中得到快樂與幸福,從而實現(xiàn)了他的人生價值,也使他擁有了傳奇的人生!
這種啟迪不禁讓我們反思,挫折皆是生命的必然,而直面挫折與痛苦將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
在《名人傳》中,他們的崇高精神和品質(zhì)以及對逆境的胸襟將激勵我們直面人生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