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演義讀后感作文300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1
今年寒假我認認真真的讀了一遍《三國演義》,媽媽對我說清朝人毛宗崗將三國演義中刻畫出的三個典型人物稱為三絕即“義絕”關羽、“智絕”諸葛亮、“奸絕”曹操。對此我倒是有一點自己的小小看法呢,稱關羽為“義絕”我覺得是很恰當?shù),不說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适,便是他的座騎赤兔馬在他被擒后絕食而死,就更能說明關羽的”義”。因為,一匹馬尚且對主人如此忠心有義,更別說它的主人了。美中不足的是,關羽太過自大,不然便不會有敗走麥城的結局了。
再說“智絕”諸葛亮吧。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東風,七擒孟獲,擺下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的大軍。這些讓我對他的智慧佩服的五體投地,只恨自己沒有長一顆像他那樣的'腦袋。然而要說他聰明絕頂,我卻要反對下,一個聰明絕頂?shù)娜藭谥卮笫虑樯戏稿e誤嗎?我想不會的,而諸葛亮卻在家庭一陣食物用馬謖結果導致慘敗,軍事要地被敵人奪取。有這樣一件事,我認為諸葛亮就不能稱得上是”智絕”。至于將曹操評價為“奸絕”我更是要舉雙手反對了。雖然曹操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夢中殺人”這樣奸詐的一面,但是他愛惜人才。臨死時還細心安排身邊人的生計,可見他也有充滿愛心的一面;而且曹操很會用兵打仗,這樣的一個人物,僅用”奸絕”去評價他也太不公平了。
《三國演義》中刻畫的人物形形色色,現(xiàn)在回想起來面前還能浮現(xiàn)出那一張張鮮活的面容,我想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2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中的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里面的張飛張翼德是我記憶最深的一個人物。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云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huán)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這是對張飛外形描寫的一句話,一個威武的人物便浮現(xiàn)于我的腦海之中。
“我向曾聞云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這是曹操在長坂橋對手下將士們說的,意思是張飛想要在千軍萬馬中殺死敵軍大將是非常容易的',就如同從口袋里取一樣東西。一句話就說明了張飛的勇猛無敵。
這簡單的兩句話不但寫清楚了張飛威武而且有些嚇人的外貌,還表明了他比常人勇猛許多。
我很敬佩張飛,同時也很敬佩本書作者羅貫中,是他為我們描寫了這一個活生生的猛張飛!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3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度龂萘x》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tǒng)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度龂萘x》表現(xiàn)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tài),有長有短?偟膩碚f,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4
從小,總聽那些上著學的哥哥姐姐提起《三國演義》,卻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到長大一點,便開始看《三國演義》的電視劇,那時候,看著那一個個故事,覺得很耐人尋味,只是覺得好看,并不明白其中的深刻含義。
當然,現(xiàn)在還不能說悟出了些什么,只能說明白了些東西而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度龂萘x》里的精彩人物使我百讀不厭,這其中有的人禮賢下士,有的人智勇雙全,有的人則假仁假義……
先說劉備,劉備重視賢人,禮賢下士。他很欣賞諸葛亮的才干,想請他幫助自己一統(tǒng)天下,于是,便有了三顧茅廬的故事,特別是第三次,諸葛亮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的在臺階下等候,孔明醒來后,見劉備如此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劉備共圖大業(yè)。
其次是諸葛亮,他是個智勇雙全的人,他因錯用馬謖而失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攻來,此時諸葛亮來了一計空城,魏將司馬懿以為有埋伏,嚇得撤退了,這才得化險為夷。
最后是曹操,他是個復雜的'人,在我看來,他有很明顯的假仁假義行為。有一次行軍途中,他的馬受驚,踩踏了農民的莊稼,因為他自己定下了不得損害老百姓利益,違者殺頭的制度,所以,他便叫人把他的頭發(fā)割下來,所謂的“以發(fā)代首”這很明顯是破壞制度啊,完全假仁假義嘛。
總之《三國演義》不僅情節(jié)寫得好,而且描寫的人物也栩栩如生,并且富含深意,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歷史文學巨著。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5
粗中有細的張飛,情深義重的關羽,仁義的劉備,才華橫溢的諸葛亮,珍愛人才的曹操……這些主人公“組成”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最近我就讀了它。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趙云,字子龍,是常山人。
他戎馬一生,武藝高超,長坂坡在曹操10萬大軍中,懷抱阿斗,沖出重圍。趙云智勇雙全。所以后有詩:常山有虎將,智勇匹張關。我喜歡書中的`許多章節(jié),如:《三顧茅廬》、《智降馬超》、《單刀赴會》,其中我最喜歡《七擒孟獲》了。它講了孟獲造反,武鄉(xiāng)候、丞相諸葛亮(孔明)親率大軍討伐。孟獲只有勇氣,沒有謀略,七次被諸葛亮擒住,前六次都稱不服,第七次才臣服西蜀,這就是欲擒故縱的典故,后有詩曰:“若非洞主威風猛,怎顯軍師手段高!”我從桃園結義的劉備那里,學到了仁義,當年劉備去東吳時,因為仁義而沒有被迫害。從華容道“放虎歸山”的關羽那兒,認識到在戰(zhàn)場上是生死攸關的,且不是你毀就是我亡。我們應該以群體為中心,以大局為重,不能以個人的私情而損大局,不然就會落個“敗走麥城”。我從“抬櫬死戰(zhàn)”的龐德身上知道了,雖然要英勇無畏,但不可以驕傲輕敵,必須向諸葛亮那樣,膽大心細,才能把事情辦好!
取長補短,才能進步。我們雖然不能學關羽那樣的仁慈,但必須學他那“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的精神!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6
《三國演義》里講的是發(fā)生在東漢末年到晉國統(tǒng)一之間的故事。
在里面,我認識了奸詐的曹操,與他同時代的許邵曾評價他是“治國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諸葛亮是千百年來過人心中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空城計、借東風火燒赤壁等都是他出的主意。謙遜的劉備,他三請諸葛亮出山,后來,蜀國在三國里智謀是最強的',一點也不為過。周瑜的心胸狹窄,關于一生最重情意,張飛常常打罵士卒,最后死于小卒之手,非常可惜,趙云的深明大義,孫權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有勾踐之奇,司馬懿最終奪得了勝利成為最大的贏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我想: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怎么樣的性格決定怎么樣的命運。這樣使我知道,人不單單要聰明,還要不能嫉妒別人的才能,要自己去努力,得到的結果才是真本事。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7
今天我又一次拜讀了三國演義,這是我第五次讀這本古典名著,每次讀完我都有不同的感想。小的時候我只讀劉備,關羽,張飛四處打仗的內容,當時只感到他們都很強悍,第二次讀這本書讓我又一次看到了大智大賢的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六韜三略,胸中藏戰(zhàn)將,腹內隱雄兵,神機妙算,真是讓我敬佩不已,只可惜他沒有統(tǒng)一中華,復興蜀漢,這當是他一生的最大的憾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當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又讓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不能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
書中的劉備因東吳殺了自己的二弟,一氣之下率領幾十萬蜀軍進攻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片甲不留,那一戰(zhàn)同時也決定了蜀國的命運,幾十萬大軍為了賭一口氣命喪黃,簡直太可惜了,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又有武將五虎,又有軍師臥龍幫助,就因為這一場戰(zhàn)爭,國家走向了滅亡的道路,國家打出了白旗,這是一種 “撕碎的藝術”它的悲劇結尾喜劇的結局更耐人尋味,最后司馬炎統(tǒng)一了天下,三國鼎立的局面結束,從此天下歸了西晉,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
其實做人要能屈能伸,劉備為了二弟的性命,賠上了更多兄弟的命還損害了國家的利益,這難道不是因小失大嗎?讓們一起記住這歷史的教訓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作文】相關文章: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01-29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02-03
讀《三國演義》有感06-27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15篇02-10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2篇02-03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400字(精選24篇)08-18
讀三國演義有感600字(通用6篇)07-03
三國演義讀后感作文300字(精選15篇)07-03
三國演義讀后感300字(精選34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