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巨人三傳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巨人三傳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命運多舛,這世上,才智固然重要,可若無災難的磨礪,如何讓意志跨越憂患,靈魂掙脫苦難?在《巨人三傳》中,我徹底明白了成功的真正意義—受難是成功的注解。
《巨人三傳》講述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成功故事。這三人中,我最喜歡的便是貝多芬了。
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誕生,他的家十分貧窮,他的父親是當?shù)貙m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無為,嗜酒如命;他的母親是宮廷大廚師的女兒,一個善良溫柔的女人,她備受生活的折磨,很早就去世了。而貝多芬從小的音樂天賦,使他的父親產(chǎn)生了要他成為音樂神童的愿望,他打罵貝多芬,迫使他從4歲起就整天練習羽管鍵琴和小提琴。
貝多芬的童年無疑是悲慘的,可這也是為他提供了創(chuàng)造的靈感,使他的曲子無時不充滿著一顆火熱的心,使他向成功邁了一大步!年輕的他是不幸的,他總是交替地經(jīng)歷著希望和熱情,失望和反抗,可在這場與孤獨的斗爭中,他選擇了勇往直前。
功夫不負有心人,8歲時貝多芬首次登臺,獲得巨大的成功,被人們稱為第二個莫扎特。此后拜師于風琴師尼福,開始學習作曲。11歲發(fā)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3歲參加宮廷樂隊,任風琴師和古鋼琴師。1787年到維也納后,開始跟隨莫扎特、海頓等人學習后,一個光明的前途在貝多芬面前展開。
命運是不公平的,不幸的事又一次發(fā)生了!正當貝多芬在音樂的世界里陶醉忘返的時候,他換了一連串的傷風、肺病、關(guān)節(jié)炎、黃熱病。更為痛心的是,二三十歲的時候,他的耳朵聾了!要知道,耳朵對于音樂家來說,是何等重要!這一挫折使貝多芬痛苦萬分。他在這封信中說:“我過著一種悲慘的生活。”兩年以來我躲避著一切交際,因為我不可能與人說:我聾了。要是我干著別的職業(yè),也許還可以,但我的行當里這是可怕的遭遇!大難臨頭,貝多芬并沒有放棄,他把音樂當作自己的避難所,勇敢地向命運挑戰(zhàn)!他不顧雙耳的轟轟作響,一件又一件地完成著自己的作品,有時甚至同時寫著三四首歌曲!貝多芬忍受著艱難的“酷刑”,可他仍不停地工作著,他堅持而樂觀地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貝多芬的一生是很悲慘的,可他仍頑強樂觀地生活著。就像《巨人三傳》中的人,即使是在逆境中,只要有堅持的毅力,就一定會成功!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挫折,既然如此,為何不努力面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