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語文作文(常用10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xiàn)。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1
習作 1
第一課時
一、觀察畫面,學習例文
1. 仔細觀察四幅圖,說說他的四要素。
2. 分圖簡潔說說圖的意思。
(1)媽媽給小建買了一件棉衣。
(2)一棵小樹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
(3)小建和小華為小樹捆稻草。
(4)小樹也穿上了"棉衣"。
3.師生共同觀察第二幅圖上的景物,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敘述圖上場景的順序。
(1)要交代小樹所在的地方。
(2)要描寫小樹在寒風中的樣子。
(3)想象小華對小建說了些什么。
4.引導學生看圖口述。
5.閱讀全文。
6.下面請同學們運用這樣的方法仔細觀察下面四幅圖,也請大家練習寫一件事。
二、觀察圖面,運用要點,分圖口述
1.觀察四幅圖,說說這四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給這件事加個題目。
2.觀察第一幅圖。
說說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說說小明這時的樣子。
3.觀察二、三兩幅圖。
這時小猴和小熊到了什么地方?他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導學生注意二、三幅圖之間的語言連貫。(提示難點)
4.觀察第四幅圖。
5.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觀察另4幅圖,練習說說。
三、明確要求
1、 讀習作要求。
2、 討論,任選一組寫一篇作文,也可以自己找?guī)追B貫的圖寫。
四、打草稿。
五、多讀修改。
六、認真謄寫。
教后記:
習作2
教學目標
1、 提起手中的畫筆,為同學,老師,家長畫張像,也可以畫想象中的人。
2、 介紹畫中的人物,用文字為別人畫張像,寫一寫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3、 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點
1、 重點介紹自己畫中的人物,寫出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2、 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課前準備
1、 學生自己準備水彩筆和白紙。
2、 投影儀。
教學過程
1、 課前請一位同學離開教室。
2、 找一找,我們班級少了誰?
3、 如果讓你通過報紙來尋找他,你應該怎么辦?(畫像,把他的外貌描述出來)
二.畫像指導
1、你們看,這是武建設的畫像,誰來說說他的外貌?
2、根據(jù)這幅畫像,你能知道武建設有什么愛好嗎?(這 也是他的特點)
3、我們在畫像的時候,要把人物的特點畫出來,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畫的是誰)
4、 學生畫像。
三.例文引路
1、 小作者怎么介紹武建設的這些特征的?我們看看這位同學的作文。
2、 指名譯名讀例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想一想,小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武建設同學的特點?
3、 學生討論,交流
4、小結:介紹畫像中的這個人,可以寫他的外貌,也可以寫他的性格和愛好,但是,必須夠抓住任務的特點。
5、學生分別練習說自己畫像中的人物。
6、集體交流
7、指導:為抓住人物的特點,在介紹他的性格和愛好是,可以舉一兩個例子。
四. 學生習作
1、明確要求,向大家介紹人物是,要抓住他的特點,寫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愛好。也可以舉一兩個例子,語句要通順。
2.習作順序,先介紹他的外貌,再寫他的性格 ,愛好。每寫一部分用一個自然段,條理要清楚。
3.練習寫稿子,修改,謄寫。
教后記:
習作三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樣按順序抓住重點把在觀察所見景物寫出來的。
2、借助“例文”的提示,領會寫發(fā)現(xiàn)一要新,二要細。
3、按照“作業(yè)”要求,從觀察到的景物中,選擇兩三次,有條理地寫出來。
教學重難點:
借助例文,讓學生領會寫發(fā)現(xiàn)不但要新、細,還要注意按順序抓住重點觀察所見到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交流,導入新課
1、 交流平時生活中新發(fā)現(xiàn)的情況。
2、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小草中的發(fā)現(xiàn)
二、揭示要求,明確目標
1、出示要求,思考: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小作者是怎樣描寫自己的發(fā)現(xiàn)的?
三、學習例文,總結寫法
1、指名讀,思考:文章主要寫了哪幾個新發(fā)現(xiàn)?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2、默讀,討論:小作者是怎樣把發(fā)現(xiàn)寫具體的?(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3、小結:這篇例文通過小作者細致的描寫小作者又抓住了“新”這個重點,使文章變得具體、生動、有趣。所以,要寫好這次作文,我們必須做到:細觀察,抓重點。(板書)
四、遷移寫法,循序練習
1、 啟發(fā)談話:
人人都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同學們都是有心人,在生活中,你們曾有過哪些發(fā)現(xiàn)呢?想一想你的發(fā)現(xiàn),把它有重點地回憶回憶。
2、口述。
、僮杂删氄f。
②同桌互說
、壑该f
、軒熒餐u議
3、練寫。
把你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看誰寫得有意思。如果你感興趣,也可以為作文配圖。
五、學生小組交流學習,并指導修改。
宗旨: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作為范例。
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
1、 改病句。
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 添詞句。
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六、謄寫習作
教后記:
習作4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烏鴉反哺》,了解主要內(nèi)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樣寫人物之間的對話的。
2、借助對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寫對話,一是要寫清楚說的什么;二是要寫出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等。
3、根據(jù)提供的對話材料,讓學生按照作業(yè)要求,練習寫對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寫人物之間對話的方法。
難點:把提示語寫具體,注意提示語位置的變化。
教學準備:
1、投影片。
2、請幾名同學進行對話情境表演,提供寫作訓練材料。
3、聽錄音。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目標:讀懂例文,討論明法。
一、激趣導入
1、(投影映示小學語文第一冊漢語拼音“W”旁邊的那幅插圖)
提問:同學們,這幅圖你們在哪兒見過?圖上畫了什么?
2、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烏鴉們漸漸長大了,烏鴉媽媽也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們是怎樣對待它們的媽媽的呢?老師請大家讀一篇短文《烏鴉反哺》。
二、初讀例文
1、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
。1)這篇短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烏鴉反哺”?用“――”畫出來。
2、討論交流。
3、這篇短文寫“我”和媽媽看到烏鴉反哺時兩個人的談話,又叫對話,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寫好人物之間的對話。(板書:寫對話)
三、討論明法
1、過渡:應該怎樣寫好人物之間的對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例文是怎樣寫的。
2、再讀例文,結合書上的分析,明確寫法。
(1)學生再讀例文,思考:“我”和媽媽在樹林中說了些什么話?
。2)討論交流。
。3)哪些話是“我”說的,哪些話是媽媽說的?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賹W生討論,點名回答。
②小結:寫對話要寫清楚是誰說的,說了什么。
。4)①對話中寫清楚是誰說的這部分叫做“提示語”,請大家看“我”和媽媽這幾句對話,用“~~~”畫出提示語,看看它們的位置一樣嗎?
、跒榱耸刮恼嘛@得更活潑、不呆板,提示語的位置可以變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還有的放在中間呢!有的情況下,提示語也可以省略。這時,一個人說的話就寫一段。我們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學們掌握提示語在前面和在后面這兩種方法。
、圻^渡:提示語除了告訴我們是誰說的,還能提示什么?
、苄〗Y:提示語除了告訴我們是誰說的,還能提示人說話時的語氣、表情、動作等。寫對話時既要寫清是誰說的,說了什么,還要寫出說話人的語氣、表情、動作等,這樣才具體、生動、形象。
。5)結合書上的分析,總結寫法(板書)。
、賹懬宄f的什么,是誰說的。
、趯懗鋈宋镎f話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等。
教后記:
第二課時
目標:遷移仿作,練習說、寫。
一遷移仿作
1、輔助練習。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學演示動作:歡蹦著走進教室,同時說:“我們班在廣播操比賽中得第一名啦!”訓練學生說一句描寫人物說話時語氣、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要求學生們仔細觀察,聽清說了什么,是怎樣說的。
。2)情境二。
老師和一名學生表演對話,要求學生聽清說了什么,是怎樣說的。
2、模仿作文。
。1)明確習作要求。
通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已初步掌握了寫人物之間對話的方法。下面請大家看一個小品,練習寫一段對話,請同學們注意聽清說話人說了什么,又是怎樣說的。
(2)課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討論:小品中的人物說了些什么?是怎樣說的?
。4)播放小品的錄音,再現(xiàn)情境,幫助學生弄清說了些什么。學生邊說邊回憶人物是怎樣說話的。
(5)投影映示句子,學生練習說話。
同桌互說、指名說,然后評議。
。6)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連起來說清楚。
同桌互說、指名說,然后評議。
(7)同學們,剛才你們看了小品表演,根據(jù)小品提供的材料說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說得很清楚,著重抓住了人物之間的對話,下面,我們試著給這篇作文起個題目。
指名說。
(8)練習寫稿,教師巡視指導。
。9)評議修改。
寫對話
說的什么 誰說的
說話時的動作、表情、語氣
習作5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資料,知道端午節(jié)的相關知識。
2、通過討論交流,明確訓練要求。
3、根據(jù)書中的有關材料,寫成一篇觀點清楚,說服力強的介紹端午節(jié)的小短文。
教學重難點:把書中提供的相關資料,合理利用,重新組織,寫成介紹端午節(jié)的小短文。
教學準備:端午節(jié)的活動錄像。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能說說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嗎?這些節(jié)日分別有哪些習俗呢?
再過幾天,你們知道什么節(jié)日要到了嗎?
是呀,今天老師想請同學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
二、 閱讀資料,了解端午節(jié)。
1、 關于端午節(jié)的習俗和傳說可多了,你知道哪些呢?
2、 學生介紹已有的相關知識。
3、 有為名叫胡瑞芝的小朋友找來了許多關于端午節(ji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好好的讀一讀吧。
4、 學生閱讀資料。
5、 指名朗讀每一條資料,及時補充、豐富資料的內(nèi)容,使學生清楚明白。
6、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呢?鼓勵學生談出獨特的習俗。
三、 討論寫法
1、 閱讀課后習作指導,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1) 介紹端午節(jié)的來歷
。2) 介紹端午節(jié)的風俗
2、 指導寫端午節(jié)的來歷
端午節(jié)這一天最主要的風俗是賽龍舟和吃粽子了,可你們知道:
。1) 端午節(jié)這一天,為什么要賽龍舟嗎?
。2) 你見過那種場面嗎?
。3) 人們除了賽龍舟,還會干什么呢?
3、 指名說說人們賽龍舟、吃粽子的原因。
4、 點評。
四、當堂習作
五、 作文反饋
1、 表揚習作較好的同學
2、 討論出現(xiàn)的問題
六、修改習作
1、 對照自己習作試改
2、 指名交流
3、組內(nèi)交流、互評,師巡視
教后記
習作6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樣運用有力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把自己的觀點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
2.通過引導學生對周圍的事件發(fā)表個人的看法,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社會的良好品質。
3.能根據(jù)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處理有關材料,寫成一篇觀點清楚、說服力強的短文。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習作者是怎樣運用有力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把自己的觀點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例文,學習方法
1.夏志成同學為什么要寫這篇稿子?
2.指名讀例文,思考:夏志成同學是怎樣寫這篇稿子的?
3.討論交流
、判∽髡哌\用了開門見山的方法,用一兩句把引起自己關注的事情交代清楚,并表明了自己態(tài)度。
、仆ㄟ^小作者具體說明“蜻蜓是昆蟲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飛行家’”的事例,讓學生知道,習作時,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就要把搜集到的與平時積累的能證明自己觀點的材料進行選擇、整理,有條理地寫下來,要注意用客觀事實和具體數(shù)據(jù)來說話。
、墙Y尾歸納了小作者的看法,發(fā)出呼吁,呼應了開頭,使文章更加完整、緊湊。
二.明確要求,完成寫作。
1.齊讀本次習作要求。
2.回憶自己在生活、學習中,哪些事情特別能引起自己的關注。
3.討論交流。
4.擬定題目,模仿例文進行寫作,師巡視。
5.指名讀,討論交流,評議。
三、認真完成作文草稿。
四、修改草稿,多讀。
五、謄寫,書寫工整。
教學后記:
習作7
教學要求:
1.能掌握日記的格式,并養(yǎng)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2.能知道日記的內(nèi)容比較廣泛。
3.能了解這則日記的內(nèi)容及敘述順序。
4.能按要求寫一則簡單的日記,特別要注意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
難點:選擇日記的題材。
課前準備:讓學生回憶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的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弄清日記的格式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所學的日記的格式嗎?
2.指名學生回答。
3.我們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
4.師生小結:第一行正中要寫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行空兩格寫正文。
二、使學生明白日記的內(nèi)容
1.觀察插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誰?她在做什么?
2.閱讀例文,想想:這則日記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3.朗讀書上的分析部分,說說日記的內(nèi)容包括哪些。
4.幫助學生從作者寫“吃桃子”這件小事,明白日記的內(nèi)容十
分廣泛,“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三、引學生了解日記的選材
1.設疑:既然日記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都要寫呢?
2.學生同桌討論,交換意見。是不是不加選擇,件件事
3.教師不忙下結論,要求學生默讀例文,思考作者為什么寫“吃桃子”這件事。
4.師生交流,共同小結:選擇的材料要有意義,不應該胡編亂造。
5.讓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的事,哪些應該寫,哪些不應該寫,哪些不值得寫,并談談自己準備選擇其中的哪一件寫下來。
四、 引導學生掌握敘述的順序
1、再讀例文,看看作者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還寫了什么?
2.學生朗讀例文,討論交流。
3、例文告訴我們,要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必須掌握敘述的順序:先寫什么,接著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4.學生擬寫作文提綱,同桌交流。
5.自己準備寫一件什么事?敘述的順序是怎樣的?
6.教師評議,鼓勵長處,指出不足。
7.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自己所要寫的事情。
8.指名交流。
9.學生下筆作文,教師巡視輔導。
五、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1、教師或學生講一些中外著名作家勤寫日記的小故事。
2、師生共談寫日記的好處:幫助積累材料,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觀察事物、分析思考的能力等等。
1、 號召學生養(yǎng)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讓學生談談今后將如何寫日記。
教學后記:
習作8《編童話》
教學目標:
1、 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主要內(nèi)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 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把事情的經(jīng)過和挑食的害處敘述清楚。
3、 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不挑食和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讀懂例文,學會編一個童話故事,敘述要清楚。
課前準備:
1, 課前閱讀童話故事
2, 調(diào)查了解一年級或本班同學有多少人偏食,他們喜歡,不喜歡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健康有什么影響?
3, 從課外書上查閱或向醫(yī)生請教偏食的害處。
4、教學電子演示文稿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 同學們知道飯前不洗手有什么害處嗎?
2, 一年級有幾個小朋友不講衛(wèi)生,飯前便后不洗手,你準備怎樣教育他?
(編一個童話故事)
3, 耿新華同學已經(jīng)把故事編好了,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起來讀這個童話故事。
二 學習例文
1, 引導構思:如果你寫這個童話故事,你準備寫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
。ㄔ鯓硬恢v衛(wèi)生,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
2, 初讀例文,要求讀通例文,讀懂大意。
3, 引導學生說說例文的大意。
。1) 指名讀例文
(2) 說說各自然段的內(nèi)容
4, 組織學生討論
。1) 這個故事有沒有把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講清楚?怎樣講清楚的?
。2) 你認為哪些地方寫的好?
5, 總結:同學們,耿新華同學在寫這篇童話時,先確定好自己寫作的主題――講衛(wèi)生,然后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小花貓怎樣不講衛(wèi)生和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兩個方面來寫,全文條理清晰、語句通順。今天,也讓我們來排一個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童話故事吧!
三 按要求,編童話故事
1, 在你們的生活中,大家都會有哪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呢?書上就有幾幅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 圖上都說了哪幾種不好的習慣呢?(寫字姿勢、愛吃甜食、挑食)
3, 你準備寫哪一幅圖,又準備怎樣寫呢?
以第三幅圖為例
1) 過課前調(diào)查,你發(fā)現(xiàn)誰偏食?他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指名說說)
2) 偏食有什么害處?你從課外書上或醫(yī)生哪兒了解到了什么?(討論,交流)
3) 引導構思:你的童話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偏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后來他是怎么做的?
4) 學生自行構思
5) 交流,評議
4, 第一、二幅的寫作指導同理。
四 學生寫稿(其中書面習作1課時)
板書設計:
習作八 肚子再也不疼了
小花貓不講衛(wèi)生
怎樣不講衛(wèi)生的
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
教后記: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2
苗新艷老師是我們?nèi)昙壭聛淼恼Z文老師。她中等身材,烏黑的頭發(fā),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有一張圓圓的'臉。
苗老師講的課非常的有趣,同學們聽的很入迷。苗老師教我們怎么正確的坐好坐姿,還教我們讀書是怎樣拿好書。
雖然我和苗老師才相處了兩天,但是我非常喜歡我的新語文老師。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3
上個星期天,媽媽買了一些韭菜,我對媽媽說:“讓我來炒吧!”媽媽爽快的答應了。
我從袋子里取出韭菜,把老的.、黃的葉子摘掉,然后沖洗干凈,再把韭菜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還差點把手指也當成韭菜給切了。然后我拿了一個雞蛋,在碗上磕了一下,輕輕地把蛋殼打開,這樣蛋黃、蛋清就流到到了碗里,再放一點鹽,用筷子把蛋黃、蛋清打勻。接著,我在鍋里倒了一些油,打開煤氣,把油燒熱,媽媽說:“先炒雞蛋!蔽野央u蛋液到了進去,用鏟子翻炒幾下,雞蛋就變成一片片的!跋戮虏税!眿寢屧谝慌哉f。我小心翼翼的將韭菜一股腦地倒入鍋中,“吱”的一聲,嚇了我一大跳,我趕緊用鏟子翻炒,防止韭菜糊了,接著放了一點鹽,等到韭菜的顏色深了,我就關火盛了出來。
我把韭菜端上桌,嘗了一口,心里可樂了!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4
秋天到了,校園換上了金黃色的新裝。唯一最沒有變化的是那棵大樹——松樹,還是一身綠裝。秋天,后花園很美麗,下午上課前我們?nèi)ヌK時,刮一點風,落葉像雨一樣落了下來,就像舞女悠悠飄下,哇真美!
更有趣的是金黃色的中花園,那里一片金黃,還有一間“金黃小屋”呢!其實,那是一棵又矮又胖的樹。但它的葉子向四周垂下來,就像一間房子。大家要是在中花園覺得不漂亮的話,再走向后花園,那里更美。
后花園的`樹很多,一到深秋,那樹葉落下真像是在下“葉雨”。秋天的后花園地上有許多落下的樹葉,踩上去綿綿的,可是有些調(diào)皮的男生用它們來打架。學校阿姨不得不掃走樹葉。當我們正抱怨的時候,'嘩啦啦“新一輪的雨又下來了。我們忘掉生氣,又開心了起來,但時間不允許"叮鈴鈴---”又的去上課了。
秋天的后花園是不是很美麗呢?秋天的操場也很美!
秋天,操場后的讀書廊也變成了金黃一片。當同學們閱讀著優(yōu)美文章時,仿佛走人了另一個世界。從中花園門口看,國旗輝映著金黃的一片,更加美麗了!
秋風吹起,天涼了。冬天的腳步聲在短時間就要到來了。想起秋天美好的景色,怎舍得?但四季輪回秋天又會來的。但是秋天的校園美景深深印在我的記憶中。
秋天的校園真美!真讓我流連忘返。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5
我的家鄉(xiāng)使我自豪,是因為那蔥蘢茂密的樹林,還有那清澈的池塘和那新鮮的空氣。春天到來,野花遍地,綠草如茵,燕子斜飛,蝴蝶翩翩,此時你已經(jīng)心曠神怡了。
白云朵朵,藍天無際,小鳥時時飛過;還有岸邊野草花,柳絲低垂,白鴨戲水,盡在這如詩如畫的水中。清澈見底,偶見小魚游,便見漣漪圈圈。綠油油的`小草高低不平,無一絲空隙,遠遠望去,猶如綠絨毯一般。令人不敢離這池塘太近了,不敢用手觸摸,甚至不敢多看一眼,生怕弄壞了這副美景。
家鄉(xiāng)的人們意識到了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提高了,天藍了,樹綠了,水清了,我的家鄉(xiāng)更美了!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6
1、以飽滿的豪情,形容了……
2、重點突出,詳略恰當,內(nèi)容詳細。
3、比喻貼切,用詞生動。
4、文章語言普通易懂,貼近生存現(xiàn)實,讀來令人倍感密切。
5、…以輕松痛快的語氣,向我們娓娓道來,令人回味無窮。
6、敘述天然生動、布局緊湊,銜接天然連貫,中央突出。
7、對付景致的形貌,語言簡潔而正確,遐想則為觸景生情,景象天然融合。
8、通過富厚人物的語言和行動,烘托出人物的頭腦品格。
9、文章邊敘事邊抒懷。
10、充實運用消息聯(lián)合的寫法,并輔以比喻、擬人等伎倆
11、小作者視察細致,敘述時井井有條
12、一些精妙詞語的利用,無形中為文章增加了不少情趣。
13、文章清逸婉麗、流通連貫,尤其人物語言幽默風趣
14、文章想象合情公道,
15、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的刻畫,使讀者好像置身于夢鄉(xiāng)一樣平常。
16、文章線索清朗,主題突出,牢牢圍繞…舉行。
17、細節(jié)形貌頗具匠心。極富功底。
18、對人物的語言、樣子容貌形狀、行動等,精心精致的刻畫,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9、形貌精致,生存氣味濃重,遣詞造句正確逼真。
20、,語言正確,光顯、生動,內(nèi)容極其富厚詳細,
21、事例敘述得生動詳細,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點。
22、文章源于日常生活,因此語言固然不怎樣柔美,但卻真實風趣,寫得入情入理
23、文章將…寫得細致入微
24、語言生動明快,富有情趣。
25、大量接納生存中的口語,使文章更顯天然密切。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7
這個星期五下午,我一如既往地坐公交車回家,而公交車上發(fā)生了一件讓我感動的事。
車來了,一位戴著紅領巾小姑娘上了車,坐在了前排的一個座位上。這時,一位阿姨攙扶著一位年過花甲的老爺爺上了車,向小姑娘坐的方向走去。小姑娘看見了老爺爺后,立刻站起身爺爺,您來坐吧!“好”!正當老爺爺要去坐時,那個阿姨看了一眼老爺爺,說:“爸,您”話沒說完,老爺爺便說:“我來坐!”
在老爺爺坐的`過程中,阿姨的眉頭總是皺著,臉上流露出擔憂的表情。老爺爺也是眉頭緊皺,時不時還抿著嘴巴。我心想:既然老爺都已經(jīng)坐下了,阿姨為什么還要擔心老爺爺呢?老爺爺坐在椅子上應該很舒服呀,可是怎么老爺爺好像覺得難受呢?
接下來,老爺爺不只緊皺眉頭,抿嘴,還出汗。小姑娘問老爺爺:“您沒事兒吧!”“沒事”。老爺爺笑著說。
十分鐘后,車到站了,我與老爺爺一同下了車。一下車,阿姨就說:“爸,你的臂部本來就骨質增生,前兩天還動了手術,一坐下去就會痛,您為什么還要坐呢?”老爺爺笑著說:“如果我拒絕了小姑娘的請求她一定會很尷尬,而且很不開心。我答應了她后,她一定會很高興。而這也是在做善事呀!”
我被老爺爺?shù)脑捀袆恿耍覀兠咳硕家羞@種精神。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8
在二十一世紀五十年代,我發(fā)明了一件衣服,既新穎又實用,而且神奇無比。只要你穿上它,就會幸福一生。
春天,衣服穿在身上,你就會覺得暖暖的。夏天,這件衣服穿在身上,你會覺得涼涼的。然而冬天穿在身上就會覺得暖烘烘的,一點兒也不覺得冷。
你在下班回家的時候,突然下雨了。這時,你沒有帶雨衣或者雨傘什么的。那么你不用著急。這一件衣服就會就會變成一件雨水淋不濕的衣服。你看多方便呀!
要去參加什么婚禮或者宴會,你不用再去挑選什么衣服了。因為這件衣服可以隨你的心意變換。你想要穿什么衣服,它就會自動變成那件衣服,而且連顏色,式樣、大小都會變好。不會因為挑選而浪費了時間。
你要出門去遠方,那不用急,只要對衣服說一聲你要到哪里去就行了。它會自動充氣。然后,帶著你來到那個地方,而且它的`速度相當快,一轉眼的功夫就能夠到達你要去的地方。
這件衣服還有防水的功能。即使你不會游泳。只要你穿上這件衣服,它就會讓人浮在水上,不會下沉。
這件衣服還有許多功能,以后我會講給你聽的。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9
送走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秋姑娘越過山川、掠過田野,給大地撒下一片金黃,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
果園里的果子都熟了,今天,秋高氣爽,我和媽媽、奶奶來到親戚家的'果園里,我看見一片豐收的景象,人們都臉帶笑容地收獲著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遠遠望去,黃色的桔子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桔樹上,一陣陣桔香撲鼻而來。我對媽媽說:“媽媽,媽媽,我們?nèi)兔Π伞!庇谑,我拽著媽媽,彎著腰,竄進樹林里,F(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桔子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高高地掛在樹頂上對我“微笑”;有的長在樹枝上,我一直起身子,它就能碰到我的頭,好像在對我打招呼,讓我摘它一樣;還有的像在跟我玩捉迷藏似的躲在樹中。我迫不及待的要去摘果子。我看到一個很大的桔子,就抓住它,使勁往下拉,桔子掉了下來,可是皮掉了一大塊。這時,媽媽遞給我一把剪刀,我左手托著桔子,右手拿著剪刀,對著樹枝“咔嚓”一聲,桔子落入手中。媽媽告訴我,綠色的桔子還沒熟,會很酸,所以要摘黃色的。我就提著籃子,拿著剪刀;摘了一些特別黃的桔子,不一會兒,我就摘了滿滿一籃子。我捧著自己摘的桔子,心里特別高興。
看到他們在秋天里豐收,我也很快樂。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10
半個多月前的一天中午,爸爸突然叫我出來看蝴蝶,我連忙從屋里跑出來,只見一只半黃半黑的大蝴蝶在花盆里的花椒樹苗上飛舞。
蝴蝶一會兒飛上,一會兒飛下,一會兒落在花椒樹苗上,黃色與黑色大大翅膀在陽光下十分耀眼,蝴蝶太漂亮了!忽然蝴蝶落在花椒樹苗上不動了,我輕輕走過去想抓住它,剛走近蝴蝶就飛走了,但在樹葉上留下了一個乳黃色小米粒大小的東西。我問爸爸那是什么,爸爸告訴我說那是蝴蝶下的卵,從此我就每天觀察卵有什么變化。三天后,卵孵出一條黑色的'小毛毛蟲,很小很小,就像一只小螞蟻。又過了幾天,小毛毛蟲長大了,顏色變得黑白相間,遠遠看去就像一坨小鳥的糞便,爸爸說那是毛毛蟲的保護色,保護弱小的自己不被小鳥吃掉。又過了許多天,小毛毛蟲長成了綠色的大毛毛蟲,油綠油綠很是好看,趴在樹葉上一動不動,爸爸告訴我說毛毛蟲要變蛹了。又是幾天過去了,蛹里鉆出一只嬌嫩的蝴蝶,倒掛在蛹殼上,慢慢呼扇著翅膀,最后翩翩起舞的飛走了。
爸爸告訴我說雖然小毛毛蟲很丑陋,但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最后變成了漂亮的蝴蝶,要我向小毛毛蟲學習,不怕困難努力學習,爭取把自己變成”漂亮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