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山大佛游記作文 推薦度:
- 樂山大佛游記作文 推薦度:
- 樂山大佛游記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樂山游記作文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樂山游記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樂山游記作文1
我小時候特別想去樂山大佛游一游,現(xiàn)在終于盼到了這一天,它可是馳名中外的大佛呀!
我歡蹦亂跳地進了大門,遠處的石壁上就是臥佛了,臥佛可真長啊,我們走了好長段路才發(fā)現(xiàn)它的腿腳。向西上山經(jīng)過了十八羅漢洞,我們來到了萬人朝拜的連心山。哇!連心山的階梯也太陡太高了吧,媽媽不敢往上爬。可我想明天還要去峨眉山,先練習(xí)一下再說吧,這階梯還特別窄,腳一不踩穩(wěn),就必然是滾下山去。爬了差不多二十分鐘的時間我終于到達連心頂看到嵌在石壁上的千山觀音了。翻過連心山就到了凌云寺,這就是海通禪師修行的地方,說到海通禪師,他就是化緣修造樂山大佛的發(fā)起人。
在凌云寺的左下側(cè)大石崖上,我們看到樂山大佛正襟危坐、雙手撫膝、造型莊嚴(yán),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氣勢磅礴。樂山大佛是樂善好施的彌勒佛坐像,受世人景仰。樂山大佛可高了,它有71米,都有二十多層樓那么高,頭上頂著1051個發(fā)髻,吊著一對長長的耳朵,它的大腳可同時容納上百人。
海通禪師為什么要修造樂山大佛呢?因為樂山大佛腳下的.大江是青衣江、岷江及大渡匯合而成,夏汛那無清的巨浪就要吞沒來往的輪船。為了減剎水勢,海南禪師就修造成了樂山大佛。樂山大佛是摩崖石刻,世間流傳“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可見樂山大佛之神圣。大佛兩側(cè)還有兩個高16米的護法天王。大佛可靈啦。據(jù)導(dǎo)游講,20xx年7月初8那天11時,在大佛的頭頂上方突然出現(xiàn)多彩神秘的佛光,它頓時照亮了一大片天。當(dāng)時看見佛光的有緣人無不頂禮膜拜。此次佛光持續(xù)了近三個小時,在樂山大佛這個海拔這是極其稀罕的。據(jù)說三年自然災(zāi)害期間,大佛一夜之間就閉了眼。后來有一次它竟然流淚了,至今還有淚痕,大佛慈悲吧!
要看樂山大佛的全身,就要走九曲棧道,可此棧道上的人接踵摸肩,而且到最后只能容納一人前進,聽工作人員講,要排隊三四小時呢。我們沒時間了,下一次我還要來看一看樂山大佛的全身,彌補這個遺憾。
我們下山經(jīng)過了蘇坡園和靈寶峰,就到了東門出口,爸爸說要去峨眉山了,可我還想回去看看,看看充滿著神奇的樂山大佛。
樂山游記作文2
今天要去哪里呢?告訴你吧,今天我們要去樂山大佛!樂山大佛的歷史可悠久了,讓我來給你講講吧。樂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的凌云山棲鸞峰西壁,是一尊彌勒坐像。
樂山大佛依山鑿成,坐東向西,頭頂蒼穹,腳踏三江,遠眺峨眉,近瞰嘉州。坐佛通高71米,與凌云山齊,魁偉高大,相好莊嚴(yán),比例勻稱:頭寬10米,鼻長5。6米,耳長7米,眉長5。6米,眼長3。3米,嘴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8米,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腳背至膝高28米,頭頂有發(fā)髻1051個。在佛頸后壁至佛腳,還巧妙隱蔽著科學(xué)的排水系統(tǒng)。樂山大佛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石刻造像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坐佛像。
九曲棧道
在大佛右側(cè)的石壁上,有一條與大佛同時開鑿的險峻棧道,這便是著名的“九曲棧道”。棧道自上而下盤旋九曲,全長300多米,狹窄而陡峭,最寬處1。45米,最窄處0。6米,共217級石磴,石磴盤空鳥道過。
佛頭右側(cè)競秀亭處是棧道的起點,依九曲棧道鐵扶欄沿崖而下,一直可到大佛腳底。沿棧道慢行其間,仰望峭崖陡壁,梯道迂回,俯看三江洪波,浪遏飛舟。
在棧道第一折處,紅砂崖壁上有唐代石刻佛像數(shù)十龕,但大多風(fēng)化嚴(yán)重,其中一組“西方凈土變”。佛龕保存較好,最是雕刻精細,人物豐腴端莊,線條優(yōu)美,背景并刻有樓臺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藝術(shù)的寶貴資料。
在九曲棧道上,佛窟兩側(cè)紅砂崖上尚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穴,這是當(dāng)年建造大佛樓閣留下的梁柱孔。
據(jù)史料記載,大佛像鑿成之后,曾建有跨度約60米的`十三重樓閣覆蓋其上,名“大佛閣”、“大像閣”, “萬煙生聚落,一崦露招提。霽月人來上,殘陽鴿去棲”(唐薛能詩)。大佛閣在宋代曾經(jīng)培修,更名天寧閣,后來毀于戰(zhàn)火。
了解完樂山大佛讓我來講講我們進去以后吧!
進去以后我們先去的大大小小將近5個寺廟,由于我記不太清名字所以就不一一介紹了。
我們到了山頂,看到了樂山大佛的腦袋,我看見旁邊人山人海,那就是排隊去看樂山大佛的。據(jù)我所知排隊最短最短也要排3個小時左右,可是在上面只能看見樂山大佛的腦袋,最后我們沒去排,就遺憾的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爸爸媽媽去給我請了一個佛,請完佛我們就去給我和媽媽的佛開光。開光就是把佛放在面前的一張紅紙上,然后一個僧人念了一堆@#¥#@&5%,根本聽不懂。念完之后就給每人頭上灑一點水,開光就結(jié)束了。
開完光以后我們就快速的下山打車回賓館了,躺在床上我還在想那個僧人念的到底是什么能帶著疑問我進入了夢鄉(xiāng)。
樂山游記作文3
彈指之間滄桑巨變,風(fēng)生水轉(zhuǎn)驚濤震撼。中國,有著許多數(shù)不清的名勝古跡,圓明園、故宮……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數(shù)樂山大佛了,因為當(dāng)我站在佛前,突然覺得我好渺小。
樂山大佛是四川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側(cè),頻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貞元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大佛兩側(cè)斷崖和登山道上,有許多石龕造像,多是盛唐作品。
我看著這尊佛像,眼前浮現(xiàn)了當(dāng)時人們造佛場景。有許多能工巧匠聚在一起雕琢大佛,老百姓也來幫忙。有的燒茶,有的送飯,凌云巖上人來人往,錘聲如雷,巖片似雨。人們一只手拿著雕琢的刀,一點一點的雕刻、雕琢著。住在巖下深潭里的水怪,每天被巖石上的石塊打得膽戰(zhàn)心驚,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涌起千丈巨浪,想把工人們從巖上卷到水里淹死。石工們眼看怪物涌起水來,就紛紛撿起巖上的石塊向它打去。巖石像冰雹一樣,不一會兒,就把水怪埋葬在亂石堆里。從此大佛巖下,風(fēng)平浪靜,而大佛的樣子也一天天顯露出來。人們每日每夜,時時刻刻都在建佛,有時被太陽曬得汗流浹背,有時累得氣喘吁吁。就這樣一代接著一代,經(jīng)過了九十年,大佛終于建成了。
傳說唐朝初年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水深流急,經(jīng)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凌云寺中的海通和尚見三江水勢如此猖獗,水中必有水怪,在巖石上刻佛像借菩薩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于是他請了兩個有名的石匠來商量了刻佛像的事,然后去化緣了。誰知化緣回來,愛財如命的官吏恐嚇老和尚,要是不交錢,就挖去他的雙眼,老和尚自己挖去了雙眼保護修大佛的錢。官吏因嚇住而往后退,結(jié)果身后是懸崖,就摔死了。那眼睛又飛回了老和尚的.眼眶,從此誰也不敢敲詐老和尚的錢。經(jīng)過九十年,大佛終于完成了。
我呆呆的站在原地,看著這尊大佛像,心情洶涌激蕩,這么大的佛像,古人可以在九十年里完成,這是多么不容易啊。能修出這么大的佛,一定是古人凝聚了聰明和血汗辛勤的。此時此刻,我驕傲我是炎黃子孫。
俱往矣,凌云險阻亂云飛渡,擋不住橫空出世的樂山大佛,若雪山上的雄鷹振貉著鋼鐵的羽翼,捍衛(wèi)者中華“三江匯流”的安寧和祖國神圣的尊嚴(yán)。
樂山游記作文4
大佛風(fēng)景區(qū)被綠色環(huán)抱著,蟬趴著枝頭上、樹干上,知知不休,好似在迎接著前來游樂山的游客們。蟬叫霎時間變得清脆悅耳,消去夏日里的煩躁心情。
我們開車抵達了游客接待中心,沿著濱江路前行,不一會便來到了北門。但因北門上山的路被阻斷了,還得繞行東門。反正都是游玩,多走一會不算什么。于是,我們有輾轉(zhuǎn)來到東門。
到達東門,一切豁然開朗,明亮而清晰,將近兩米寬的石梯,人來人往,有的人在拍照,有的人在休息,或許是剛下來的吧。不過,我沒做停留,向著大佛,直奔而去。
不一會兒,我們便登上了山頂。因為急切想看到大佛,所以,我一點兒也不覺得累,但姐姐卻累得氣喘吁吁。不是登上山頂就能見到大佛,還得穿過凌云寺才行。凌云寺也是一個不錯的景點。媽媽他們也都走累了,正好在這里休息一下。凌云寺的門檐,都是用浮雕的手法,把一個個生動的佛家故事,精妙地雕琢在上面,真是美輪美奐!不僅門檐上有故事,而且寺廟的墻壁上也有。每個故事都引人入勝,我看得津津有味。
參觀完凌云寺,我們便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大佛景點。剛從凌云寺出來,到達棧道入口,只能看在大佛的`頭部。他的耳朵很大,耳洞能容下我,耳垂有我兩張手臂那么長。他面帶慈祥,嘴角泛起一絲笑意。雖然年事已高,但仍能顯示出不凡氣質(zhì)。
從上往下看,還看不見大佛全身,得順棧道而下。棧道里擠滿了人,要想抵達山腳,要花一個多小時呢!不過,好奇心驅(qū)使著我,不得不去看。我們順著棧道而下,每挪動一步都很艱難。
到達半山腰時,大佛的半身就已經(jīng)可以看見。他衣領(lǐng)的褶皺,經(jīng)過風(fēng)雨的洗禮,依然清晰可見。他的雙手平放在雙膝上,身體端坐,顯示出大氣凌人。
但此時仍不能看見大佛的腳掌,還得向下走。越向下,路也越險。棧道越來越窄,石梯的幅度也越來越大,我們必須扶在欄桿上。前面有位阿姨甚至不敢前行了。還好她的丈夫把她抱到了山腳。
一番驚心動魄后,我們還是順利到了山腳。從下向上俯視,大佛的全貌盡入眼中。他的大腳,足足有5個人那么寬,真是無與倫比。真不敢相信,在那個沒有吊車,沒有腳手架,沒有電鉆的情況下,是怎樣完成這浩大的工程的,我不由得對當(dāng)時的建筑工人肅然起敬。于是,我拿起手機,拍下了這舉世無雙的大腳和這“建筑的奇跡”。
時間流逝的很快,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翻騰的水花中,我們依依不舍地結(jié)束了這次樂山之行。
樂山游記作文5
這個寒假,太好玩了,我連去了個世界遺產(chǎn):樂山大佛。你一定很好奇吧!走,跟我一看看去吧!
我們走進了樂山大佛大門,首先看見了一條龍的身子,然后往上一看,哇!一只張牙舞爪的一條龍正吐著水呢,旁邊還有只大老虎正準(zhǔn)備下山了,本想拍張照片的,結(jié)果誰知道,導(dǎo)游卻說這只龍是“困山龍”這只虎是正在躲避獵人的追殺的“逃亡虎”唉,我們只好失望的走開了。接著,我們來到了有著幾十階石梯的廟子里導(dǎo)游說若是要照相最好站在五梯、七梯、九梯、十三梯,因為五代表五福臨門,七代表七星高照,九代表天長地久,十三代表步步高升,貪心的我每梯都照過相,嘿嘿。走出了寺廟我就看到了樂山大佛的頭發(fā)。再走近一看,哇!好高呀,好大的樂山大佛呀!聽導(dǎo)游說:“樂山大佛有七十一米高足有二十四層樓高呢!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fā)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兩側(cè)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著戰(zhàn)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shù)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shù)群。大佛左側(cè),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淺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cè)是九曲淺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佛閣”,宋時稱“天寧閣”?上в诿髂┑膽(zhàn)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可以從大佛兩側(cè)的山崖上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dāng)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梁柱的`地方。而今日,梁柱早已被拆除,而雄壯的大佛仍巍然屹立著。”還真是可惜沒有天寧閣呀!你可能會問為什么可惜,因為大佛若沒有天寧閣就會沒有擋雨的下了雨就會長蘑菇呀,長草呀那該多難看呀!但是我最要擔(dān)心的是那些意圖不好的壞人,在大佛上雕刻一些難看的畫,那我們的大佛不就受傷了嗎?
所以各位讀者們,不要在那些世界遺產(chǎn)上雕刻一些難看的畫喲!但總的來說,這次旅行真快樂!
樂山游記作文6
我們一家為了看看名揚中外的樂山大佛,看看照究金沙文化的金沙江,于是決定到樂山旅游一天。
一大早我們便出發(fā)了,經(jīng)過了一個半小時的奔波我們終于到了樂山的東方佛都大門口,一到門口便看到了兩個用砂石雕的佛陀,他們神態(tài)安詳,面帶微笑,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
因為我姨媽進去過了,所以我姨爸就只買了兩張票,我買了一串佛珠就進去了,竟忘了收銀員沒有找錢,呵呵!
一進門就看見了一個巨大的臥佛全長一百多米,在驚嘆之余我們繼續(xù)前進進入了羅漢洞,里面是少林十八羅漢他們手拿法器,據(jù)說,大家可以通過自己出生的時辰來找到自己的法器,并拜一拜有旺財辟邪之用哦,經(jīng)過了羅漢洞,我們來到了萬佛洞里面有數(shù)以萬計的佛像啊佛頭之類的,而且還分開了光的和沒開光的,沒開光的.不能拜,開了光的不能拍照,至于為什么,我也不清楚,更可笑了的是里面的銅佛只可以拜兩下,因為那里的人認為銅是有靈性,你拜他帶多了,他一高興就把你的魂給勾了當(dāng)然這都是迷信,不過即使是迷信,我們還是尊重了當(dāng)?shù)厝说目捶?從萬佛洞出來,我們便看見了千佛塔尖尖的頂,它的塔身部分有許許多多的孔,每一個孔里都有一個佛像,加起來也許真有一千個,我們難免有些吃驚,因為這可是以前的僧侶們修的呀,在沒有高科技的古代要雕這么個佛塔得要多少時間呀。隨后我們還看了云岡大佛、大佛灣、降妖池、千手觀音洞等景觀。
我們參觀了東方佛都后,我們便向亞洲的第一大佛樂山大佛進發(fā),經(jīng)過了好一會兒,我們聽到了金沙江湍急的流水聲,翻過了山頭,金沙江就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真是把我嚇了一跳,氣勢磅礴的金沙江波浪滾滾,說明樂山大佛就在前面,我心里一正狂喜,果然過了一小會兒我們便進入大佛的“地盤”大佛通高七十一米,一共有一千二百個發(fā)髻,單單頭就有十七米高,如此浩大的工程竟是古代人修的。
我和姨爸爸圍著大佛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東看看西看看,可是我腦子里冒出一個問題,
“樂山大佛”是一個雕像他為什么能保護的那么好?我查了資料后,知道了,原來樂山大佛身上有許多機關(guān)在他發(fā)髻的第山排有水渠,他袈裟褶皺處有通向金沙江的小孔,“多么玄妙的設(shè)計呀,不破壞美觀,又不會被雨水侵蝕!蔽蚁搿
我們在雨中結(jié)束了了樂山一日游,大佛使我深受震撼。
樂山游記作文7
樂山大佛,位于四川成都,山江河畔,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匯流之處。
開元初年的盛唐時期,妖魔鬼怪興風(fēng)作浪,有一個叫海通的和尚為了保佑人們不再受難,決定游遍大江南北,籌錢建造大佛。后來他化緣的消息被盜賊知道了,就都來搶錢,而海通和尚只留下了八個字—自目可剜,佛財難得!誓死也不讓出建造大佛的錢財。他挖出了自己的雙眼,盜賊見了大驚失色,狼狽而逃。之后,海通和尚去世了,人們被他的精神所感染,幫他繼續(xù)建造大佛,歷時約九十年才完成。而我們也是慕名而來,親眼目睹了那座經(jīng)歷千年不衰的彌勒佛—樂山大佛。
那天,陰雨連綿,我們順著石階而上,石壁中擺放著許多佛像,濃濃的佛家氣氛。終于,遠遠地看見一個大佛坐在高高的山凹里,位于山上凌云寺的側(cè)面,大佛高71米,雙眼凝視著江水。江上有游船停泊,船上的游客駐足觀賞,驚嘆不已。近距離觀望,大佛看上去很是莊嚴(yán)威聳,兩手自然地平張,長長的手指十分整齊,栩栩如生,端莊地放在雙膝上,身旁有綠樹成蔭,水霧彌漫,仿佛置身在仙境中!
大佛的`嘴唇微微上揚,好像微笑著,眼神淡淡的,眉毛如月牙般彎彎的,看一眼仿佛就能使你平心凈氣。他的頭發(fā)最為獨特,為1021個螺髻,這是佛教中菩薩的象征,每一個都井然有序地排著,只不過因年代久遠,有些已經(jīng)掉色或殘缺不全了。我發(fā)現(xiàn)大佛臉上有長長的黑色印跡,整個鼻子也是黑色的,像是流淚了一樣。原來是這兒經(jīng)常有雨雪,因潮濕滋生了苔蘚。想當(dāng)年沒有機械設(shè)備等人工智能,就靠能工巧匠和一雙雙血肉之手,能造出今日看來都嘆為觀止的樂山大佛,實屬不易!現(xiàn)在,我們要沿著“九曲棧道”往下參觀大佛了。
“九曲棧道”是沿著大佛右側(cè)的石壁蜿蜒而下的臺階,也是為了當(dāng)時人們近距離瞻仰大佛而建的,我們順著擁擠的人流而下,來到了大佛的腳下,他正襟危坐,與周圍的山頂齊平,顯得更加氣勢磅礴。今天的江水已十分平靜,而過去卻是波濤洶涌,常有船毀人亡的悲劇發(fā)生,難道是大佛顯靈了?大佛應(yīng)該就是一個恪盡職守的衛(wèi)士,關(guān)注著三江一帶,保衛(wèi)著老百姓們!
雖然樂山大佛已失去了他當(dāng)初華麗的面貌,沒有了金燦燦的袈裟,沒有了完好無損的容貌,但我們依然不會忘記幾千年前海通和尚為了建造大佛所付出的畢生心血和他堅韌不拔的意志!
這次登上樂山,走進大自然,不僅讓我見識了樂山大佛的磅礴氣勢,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更令人領(lǐng)悟到了他的精神所在。
樂山游記作文8
趁著清明小長假,我來到了樂山。在樂山,我深入了解了蜂蜜的形成過程、制作叫花雞的步驟和茶葉的采摘、制作過程。
我們常說“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蜂蜜到底有多甜?蜂蜜為什么這么甜?你知道蜂蜜是怎么形成的嗎?
蜜蜂分為外勤蜂和內(nèi)勤蜂。外勤蜂通過自己敏銳的嗅覺,找到盛開的鮮花,用舌管貪婪地吮吸著含水量為75%的花蜜,存入自己的第二個胃——蜜囊中,每次采集四十至六十毫克,相當(dāng)于自己體重的一倍,便會飛回蜂巢,在蜂箱門口排隊把花蜜交給內(nèi)勤蜂。外勤蜂每天來回三十次,每次外出時間為20至40分鐘,相當(dāng)于每天會工作10小時,外勤蜂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勤勞的小蜜蜂啊!
內(nèi)勤蜂也毫不遜色于外勤蜂。接到“任務(wù)”后,內(nèi)勤蜂會不停歇地扇動翅膀,使水分降到23%,反復(fù)醞釀使原來60%的含蔗糖量降到5%,變成人類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
蜜蜂醞釀好蜂蜜后,會將蜜儲存在自己的蜂巢上,并用蠟封起來。1000克蜂蜜需要外勤蜂上百萬次的采蜜,要成千上萬朵花,蜜蜂們這么努力,是因為蜂蜜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可以美容養(yǎng)顏、潤肺止咳等。
樂山不僅有勤勞的小蜜蜂,還有好吃的叫花雞。
你吃過美味可口的叫花雞嗎?你知道叫花雞怎么做嗎?想做叫花雞,你需要一只半大的雞,并在雞身上抹一些鹽,六張荷葉和一張錫箔紙。先用荷葉將雞裹得密不透風(fēng),再用錫箔紙裹一圈,然后用黃泥包起來。再在地上挖一個坑,把包好的雞放進去,最后再搭上一堆木柴點燃,烤5小時后,小心翼翼地取出來,打開層層包裝,鮮香撲鼻,香酥滑嫩的叫花雞便出爐了。
享用完香酥滑嫩的叫花雞,該出去消食了。于是我們提著籃子來來到茶林。
我們有點困想用茶來提提神,要想喝茶,必須先摘茶。茶有一芯一葉、一芯兩葉,但是都不如茶樹嫩芽好。摘茶時,我們喜歡摘茶樹嫩芽,一芯一葉和一芯兩葉泡的茶十分苦澀,而茶樹嫩芽泡的'茶是苦中帶甜。摘好的茶葉嫩芽,先晾兩小時,再拿到鍋里煎一會兒,火要不大不小,煎的時候要不停的翻炒,炒好后放盆子里揉,再把揉過的茶放在竹籃里曬。取一些曬干的茶葉放透明的玻璃杯,加入鮮開水,一杯沁人心脾的綠毛峰制作成功了。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當(dāng)蜂蜜的甜還回蕩在我嘴邊、叫花雞和綠毛峰的香還環(huán)繞在我鼻尖,假期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如果有時間,我還想再取一次蜂蜜、再做一次叫花雞、再摘一次茶。
樂山游記作文9
在七月十二日,我們一家為了看看名揚中外的樂山大佛,看看照究金沙文化的金沙江,于是決定到樂山旅游一天。
一大早我們便出發(fā)了,經(jīng)過了一個半小時的奔波我們終于到了樂山的東方佛都大門口,一到門口便看到了兩個用砂石雕的佛陀,他們神態(tài)安詳,面帶微笑,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
因為我姨媽進去過了,所以我姨爸就只買了兩張票,我買了一串佛珠就進去了,竟忘了收銀員沒有找錢,呵呵!
一進門就看見了一個巨大的臥佛全長一百多米,在驚嘆之余我們繼續(xù)前進進入了羅漢洞,里面是少林十八羅漢他們手拿法器,據(jù)說,大家可以通過自己出生的時辰來找到自己的.法器,并拜一拜有旺財辟邪之用哦,經(jīng)過了羅漢洞,我們來到了萬佛洞里面有數(shù)以萬計的佛像啊佛頭之類的,而且還分開了光的和沒開光的,沒開光的不能拜,開了光的不能拍照,至于為什么,我也不清楚,更可笑了的是里面的銅佛只可以拜兩下,因為那里的人認為銅是有靈性,你拜他帶多了,他一高興就把你的魂給勾了當(dāng)然這都是迷信,不過即使是迷信,我們還是尊重了當(dāng)?shù)厝说目捶?從萬佛洞出來,我們便看見了千佛塔尖尖的頂,它的塔身部分有許許多多的孔,每一個孔里都有一個佛像,加起來也許真有一千個,我們難免有些吃驚,因為這可是以前的僧侶們修的呀,在沒有高科技的古代要雕這么個佛塔得要多少時間呀。隨后我們還看了云岡大佛、大佛灣、降妖池、千手觀音洞等景觀。
我們參觀了東方佛都后,我們便向亞洲的第一大佛樂山大佛進發(fā),經(jīng)過了好一會兒,我們聽到了金沙江湍急的流水聲,翻過了山頭,金沙江就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真是把我嚇了一跳,氣勢磅礴的金沙江波浪滾滾,說明樂山大佛就在前面,我心里一正狂喜,果然過了一小會兒我們便進入大佛的“地盤”大佛通高七十一米,一共有一千二百個發(fā)髻,單單頭就有十七米高,如此浩大的工程竟是古代人修的。
我和姨爸爸圍著大佛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東看看西看看,可是我腦子里冒出一個問題,“樂山大佛”是一個雕像他為什么能保護的那么好?我查了資料后,知道了,原來樂山大佛身上有許多機關(guān)在他發(fā)髻的第山排有水渠,他袈裟褶皺處有通向金沙江的小孔,“多么玄妙的設(shè)計呀,不破壞美觀,又不會被雨水侵蝕!蔽蚁搿
我們在雨中結(jié)束了了樂山一日游,大佛使我深受震撼。
樂山游記作文10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佛緣的感化,在這農(nóng)歷八月初一陽歷九月一號的巧緣中,蒙蒙細雨的天晴了,心情也隨著天氣的變化清爽了很多!
我們也進行著我們的繼續(xù)旅程來到美麗的成都。沿著寬闊的馬路直來了樂山大佛之地凌雲(yún)山。
凌雲(yún)山有多高即佛就有多高,山體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尊高大的佛坐像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佛像的正前方就是岷江與大渡河的交匯處。據(jù)說建修這尊佛像主要是祈禱佛祖保佑沿江兩岸的百姓安寧沒有水患。說未也怪,自從這尊佛像建好后,一千多年來從未有過江水禍害百姓。
沿著陡峭懸崖絕壁的懸梯踏步,領(lǐng)略這尊千年佛像的浩大,七十二米的佛像迎空天而坐,沿著三百三十三個雲(yún)臺繞佛像而行,似感佛光陣陣傳來,頓覺佛靈夢回,心間清爽了許多。佛足下是浩浩蕩蕩的江水滔滔,佛背靠著凌雲(yún)山的青山環(huán)抱,千百年天佑華夏兒女,千百年佛光耀中華!
來這里頓悟了佛學(xué)乃哲學(xué)的前端,來到這里學(xué)知了佛殿廟門門檻是佛的雙肩,跨佛殿廟門時應(yīng)左腳先行,一步跨越門檻,是過門,踏在門檻上即是人生之坎;識學(xué)了因果循環(huán),因果報應(yīng),佛像前擺的花是因,放存的水果才是果;識學(xué)了佛寺、廟沒有回頭路。
原來人的第六感覺才知道是佛學(xué),知道了佛學(xué)不是封建述信,是理性思考的`前端科學(xué)。怪不得千里百年來佛事一直在百姓的日常生活當(dāng)中,佛在人們的思想與理念之中。由此看來佛之光廣、佛光之普照,萬物之承佛佑確是應(yīng)該。
學(xué)佛禮,知佛識,懂佛規(guī),覺佛語,拜佛祖,迎佛光,祈佛佑,是樂山大佛行的悟。
來這里才知道佛祖的接班人是阿彌陀佛,知道了觀世音還沒有修成佛。佛祖之大難有容乃大,佛光普天地滋潤萬物,佛佑世間萬物都是平安吉祥。佛學(xué)是哲學(xué)而超哲學(xué),是科學(xué)而超好科學(xué),是宗教而超宗教的一種文化,也是最早的辯證法。
佛在心,愛在心中,心中有佛,胸中有愛。參佛經(jīng),覺佛悟,你我始從,行善舉,積大德,善行天下,徳贏人生。
【樂山游記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樂山大佛的游記作文07-01
樂山游記作文(9篇)04-26
樂山游記作文4篇04-26
樂山大佛游記作文11-23
樂山游記作文9篇02-14
樂山大佛游記作文4篇07-01
樂山大佛游記作文8篇04-25
樂山大佛游記作文(8篇)04-25
樂山大佛游記作文5篇02-28
樂山大佛游記作文3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