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000字(精選12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000字(精選12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熱鬧的小城市,雖然沒有高聳的摩天大廈,也沒有川流不息的車海,但是每逢春節(jié),寧靜的家鄉(xiāng)總會透露出一種忙碌的喜悅氛圍。而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自然要有幾個重要的日子,除夕就是第一個。
家鄉(xiāng)的除夕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團聚的日子,只有每逢除夕我才能見到我久別的爸爸,才能享受真正的一家團聚之情。待夜幕降臨,所有的家人都團聚在飯桌前,各自講述著自己的經歷和一年以來的收獲,不時還能迸發(fā)出一陣笑聲,此時的我才能徹底感受到春節(jié)的特殊含義。待用餐過后,真正的歡樂時光才從此時拉開序幕。大人們就開始一項很特殊的"工作"——打麻將,這在我們家鄉(xiāng)是非常普遍的,此時打麻將不一定要有個輸贏,關鍵在于借此機會拉攏一下親戚朋友之間的感情.而在此時,我們弟兄幾個則開始春節(jié)的獨有活動——放鞭炮。各式各樣的鞭炮帶給我們不同的快樂:轟隆一聲,春雷齊鳴,盡管我們都捂住耳朵,盡管我們都有一絲害怕,但那種驚喜是我們很久都沒遇到的;火光一瞬,焰火沖天,此時我們正沉浸在五光十色的絢爛天堂!但是在一陣喧囂之后又忽然寧靜下來了,大人們也不"工作"了,都開始擺弄著一長串鞭炮。當時鐘的秒針,分針,時針都匯聚在最高點時,震耳的鞭炮聲鋪天蓋地而來,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都仿佛在告訴我:新的一年來了!
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第二個重要日子就是初一。在我的記憶中,初一是睡不成懶覺的,父母總是很早把我喊起來,穿上新衣服,吃完湯圓或面條,便開始我們的拜年之旅。初一拜年在我們家鄉(xiāng)是一個很重要的習俗,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也是一種美好的祝愿。小孩子逢人就說好話,然后就等著大人的.紅包,大人當然不會這么容易就給紅包,還故意"為難"一下你,把你弄得很急之后,再笑呵呵地把紅包給你,現(xiàn)在看來這都是一些再美好不過的童年記憶。
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尾聲就是正月十五,這雖說是尾聲,但仍可以和除夕有得一拼,吃湯圓,鬧花燈就是正月十五的特色。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jié)將逝,人們都即將恢復忙碌的工作,自然要在這最后的放松中狂歡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完美味的湯圓后,便一起出門"鬧花燈"。花燈會可是熱鬧非凡,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了整個會場,人群熙熙攘攘,不時還有幾個小孩拿著精致的花燈從你身邊擠過。兩頭"獅子"在會場中央狂舞,還不時引起一陣喝彩。一家人穿梭其中,賞花燈,猜燈謎,觀舞獅,那種樂趣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一眨眼,春節(jié)就逝過,我們又在期待中迎來新的一年。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團聚時的溫馨,不僅僅是鞭炮響起時的驚異,不是收到紅包的喜悅,更不是花燈會的難忘,它所帶來的是我們國家五千年來的風俗習慣,它所帶來的是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2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九十年!笔前,隨著時間的步伐,春節(jié)離咱們也越來越近了。小孩子們盼啊盼,為的就是過年買一些平時買不到的玩意兒。大人們也忙得不亦樂乎,因為這一天,家鄉(xiāng)在外地的人都要趕著回家過年,除非是萬不得已,必定在過年的前幾天趕回來。
過年的前幾天可真忙,因為大家都要籌備過年的東西。等到過年的時候,店家都關門了,想買的東西也就買不到了。因此,在過年的前幾天,商店里可是人擠人,好像在擠公交車一樣,一點縫隙都沒有。大人帶著小孩,小孩手里捧著一大堆東西,真是只有過年才能看到的景象啊。
“臘七臘八,凍死叫花!边@一句是我老家的俗語。這一天,是臘七臘八,家家都要和臘八粥,各種各樣的豆子,熬在一起,讓人直流口水。你想,這么多五顏六色的豆子熬粥,哪有不香的道理啊!泡臘八蒜當然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把包好的`蒜瓣放進醋里,在封好,等到過年的時候,蒜瓣被泡的翠綠一般,使人忍不住多吃幾個餃子。晚上,大叫捧著熱熱的臘八粥,在一起看電視,感受著過年的熱鬧氣氛。
除夕,家家趕著殺豬宰雞,這樣的景象我可看多了。家家趕做年菜,走在大街上,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兒。小孩子們一手拿著鞭炮,一手拿著打火機,走哪放哪,滿村里都是鞭炮的響聲。中午,該吃飯了,大家拿著火紅的鞭炮,小心翼翼的點著了就趕快跑。鞭炮“噼里啪啦”的響了起來,小孩子們都捂住了耳朵,大人們端著餃子,臉上喜氣洋洋的。吃完飯,幾個長輩就端著“香”,拿著鞭炮,步行走到村頭,點燃香插到地上,刻了三個頭,嘴里念叨著什么,不一會兒就放起了鞭炮,然后又走回自家門前,在地上畫了一個圈,走到屋里把門關上了。這好像是把逝去的祖先接到家里來,一起吃餃子。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大家又開始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然后坐在炕頭,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一直看到23點40分,把事先包好的餃子煮了,然后掐表,當鐘聲敲響的時候,鞭炮就響了起來。這時,誰都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然后吃餃子。吃餃子可是小孩們盼望的事啊,因為餃子里有吉祥——錢,誰要是吃到了錢,就表明一年都有好運。像幕布一樣黑色的天空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光彩奪目。每家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金黃色的穗兒隨風輕輕飄蕩,微弱的金光照耀著大地……
大年初一,大家很早就起了床。小孩長輩也都換上了嶄新的衣服,長輩給小孩紅包,里面是壓歲錢,大家還都要給長輩磕頭,然后在午前拜訪親朋好友。
元宵節(jié)到了,各個店鋪又重新開張,大街上的紅色讓人目不暇接。店鋪里擺著各種各樣的花燈,比如說:紗燈,彩燈,紙燈……這一天,大家都是要去看花燈的,不僅僅是個個有名的公園擺上了花燈,連大街小巷也擺上了花燈。來看花燈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大街小巷上擠滿了人,人山人海、格外壯觀。街上的人指指點點,一會兒欣賞精美漂亮的紗燈,一會兒猜燈謎,一會看讓人感動落淚的傳說故事。咱們不得不說制作這花燈的人真是巧奪天宮、獨具匠心,讓人美不勝收。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著家鄉(xiāng)人的心。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3
照家鄉(xiāng)鄉(xiāng)村過新年的規(guī)矩,打頭陣的節(jié)目是趕“年圩”,這是新的一年前的第一次集市。迎來了這次集市,春節(jié)也就算拉開了序幕。
這一次集市比以往的集市更熱鬧。從街的這頭到那頭,全擺滿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攤位,上上下下全是一派歡歡喜喜的景象。這“年圩”最主要的就是準備過年的年貨,春聯(lián),鞭炮,所以東西多,人更多。大人們最重要的就是采購過年的年貨,走親訪友時要送的禮品,還有貼在門口的春聯(lián),在除夕夜要放的禮炮,這些都是要采購齊全的。大人們?yōu)檫@些要采購的東西忙得焦頭爛額,小孩子們卻很高興。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這次“年圩”了,他們在這個攤位瞧瞧,在那個攤位竄竄,遇上喜歡的東西,便讓父母買下。男孩子們中意的一般是五花八門的爆竹鞭炮,有放射出五顏六色的煙花的,有炸響的聲音特別響亮的,有形狀奇特的,女孩子們喜歡的通常都是些小玩意兒,頭花,發(fā)卡。
在這之前,一切都為過年有條不紊地準備著,一直到臘月二十三人們才會歇停一會兒。如果說除夕夜是一臺精彩的演出,那臘月二十三可算是彩排了。當天色漸漸暗下來,一片漆黑的時候,鞭炮聲便此起彼伏不斷,就如同除夕夜那天的煙火滿天,所以臘月二十三又被貼切地稱為“小年夜”。
過了臘月二十三,最重要的,便是要在家里大掃除一次。在這一天,媽媽們最勤勞,她們要保證在過年時家中窗明幾凈,一塵不染。
除夕算是春節(jié)中最重要的日子了,在這一天,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都要回來與親人團聚。大街小巷也處處張燈結彩,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會換上新的春聯(lián),貼上紅彤彤的“!弊。無論男女老少,也都會穿上新衣,喜氣洋洋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而這除夕的重頭戲便是年夜飯了。吃完午飯,家家都要開始準備年夜飯,這年夜飯必須準備的就是雞與魚,這雞也有講究,必須選公雞,這一些,通常都是在前幾天宰殺完,掛在屋檐,早早準備好的。年夜飯中,少不了的'還有餃子,這餃子通常都是自己家中親人一起包的,比買來得更有意義。除了年夜飯的內容有講究,就連時間也有講究。一桌年夜飯要從天色暗之前就開始吃,一直吃到天黑,所以,這天,家家戶戶會很早飄出菜香,肉香,酒香。吃完年夜飯,伴隨著人們的歡聲笑語,煙花便點亮了整個夜空,還伴著禮炮“啪啪”的聲響,這是屬于除夕夜獨特的歌曲。
除夕一過,到正月,人們就不會再這么忙碌了,過年的氣息也減了幾分。最主要的便是走親訪友,這互相之間還是要送紅包的,以喻生活紅紅火火。
除夕這個重頭戲過了,該拜訪的親朋好友也拜訪了,最后一個高潮便是元宵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是要吃湯圓的,這湯圓在不同地區(qū)說法也不一樣,有些地方又叫元宵。元宵節(jié)又稱之為“燈節(jié)”,顧名思義,這一天,是燈的海洋。各種各樣的燈一懸起,節(jié)日的氣氛便濃厚了許多。小孩子們特別愛這些燈,大人們通常會指著各式各樣的燈,告訴他們:這是紗燈,這是走馬燈,這是彩燈。這一天,沒有一個人是不歡喜的。
元宵節(jié)過了,就意味著春節(jié)結束了,人們又回到了以往的生活。學生們上學了,大人們也一如既往地工作,天氣又轉暖,農民也趁著春天插秧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4
“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稻雞,二十八,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兒,貼門旗,"這熟悉的歌謠又在耳邊響起,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期盼已久的春節(jié)又到了。在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面,我最喜歡的就是熱鬧的春節(jié)。那春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在冬天欺負住在山里的人們,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趕走。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人家里都遭到了襲擊。只有幾戶掛著紅布簾,門外生著火堆或敲敲打打鬧翻天的人家沒有受到傷害,因此山里的人們知道了“年”怕三樣東西。當“年”再來的時候,人們用這三樣東西把這個大怪物給趕走了,從此都不敢來傷害人們了。以后代代相傳,便形成了過年熱鬧的習俗。
春節(jié)前幾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貧困的家庭里,這幾天也要買很多東西。大人們要買過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走在有濃郁春節(jié)氣氛的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每棵樹上掛滿了大大的紅燈籠,市場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著厚厚的棉襖,嘴和鼻子前有一絲白首買氣慢慢的上升。市場里的人手里都提著年貨、拿著鮮花、捧著桔子樹、抱著娃娃,場面熱鬧極了,臉上都掛滿春節(jié)到來的喜訊。小孩子首先就要買爆竹。媽媽也買了首買許多燈籠、中國結把家里裝扮的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
我剛到家門口,就看到鄰居們忙里忙外的"大掃除"。一進家門,看到媽媽也在忙前忙后的,她見我似乎沒事做,就催我快快加入這光榮的事業(yè)中去。新春將至,每家每戶都要在過年之前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這樣更加能顯示出新年新氣象的習俗。為了家里更喜慶,媽媽也買了首買許多燈籠、中國結,把家里裝扮的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
除夕這天可真夠熱鬧的!大街小巷熱鬧非凡,鞭炮聲此起彼伏、徹夜不斷,家家都貼上了紅對聯(lián),掛上了大大的中國結。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除了有特殊情況不得已,大家都會回家與家人團聚,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坐在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年三十晚就是舊年的最后一個晚上,所有人都要守歲,不能睡覺除了小孩和老人,守到新年到來。當十二點的`大鐘響起時,外面的鞭炮聲不約而同的響起,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最高興的要屬孩子們了,他們可以從長輩那里得到壓歲錢。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餃子,餃子也叫“元寶”預示著招財進寶。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不時從門縫里飄出的飯菜香味和人們的歡聲笑語訴說著人們的幸福美滿。?小孩子和好朋友一起到公園里玩耍,到了晚上,鞭炮聲震耳欲聾。初二到十四,要給自己的長輩和親戚拜年,去時一般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祝福之意。在主人的的盛情款待之后,大家聚在一起說著一年來的收獲和趣事。?正月十五,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來到了,大街上依舊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到了晚上,孩子們打燈籠、放花炮、歡笑聲響徹在美麗的夜空。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這一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元宵了,吃元宵意味著團團圓圓。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是快樂的,最快樂的也是我們小孩子了,孩子的臉上露出了春節(jié)特有的快樂,大人們一年的勞累得到了安撫,春節(jié)是多么重要的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5
說起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那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有清明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但最熱鬧、最隆重的當是春節(jié)。在春季中最熱的幾天,當屬初一、初二、初三這三天。
臘月三十是春節(jié)的預熱。人們貼對子,掃房,放鞭炮。貼對子是我最喜歡的。貼對子講究用自家熬的糨糊,從門外往家里貼。上午九十點鐘,奶奶拿出剛放涼的糨糊,爺爺拿著掃對子的笤帚和我一起到門外貼對子。貼時先把糨糊刷在門板上,然后將對子貼上,在用笤帚掃平對子。一通忙活下來,家里家外都被紅通通的對子映得喜氣洋洋,過節(jié)的氣氛一下子烘托了出來。最累的便是打掃房間了,掃房到沒有講究,把家里收拾干凈就行,但這一年一次的大掃除可夠人忙活一陣子,再加上晚上守夜到12點,初一是最累的。初一是過年氛圍最濃重的一天。人們要穿新衣,拜年最重要的是收壓歲錢。清早,穿上衣服趕忙對長輩喊一句“過年好啊”那紅彤彤的紅包便塞進你的手中,這時父母便要對人家推辭一番:“哎呀,不要,不要!蔽矣憛掃@種過分客氣虛偽的做法。最后錢還不是到了他們手中?穿新衣服好像只對小孩子而言的,我所知我的長輩們幾乎年年在初一穿的都不是新的衣服的。最重要的是拜年,講究小的去拜年,老的在家等人來拜年,而且全村不管多么臭名昭著的.人也要拜年,并且全村人要拜個遍。從早上六點開始直到晌午才能拜完。幸虧我家鄉(xiāng)村子小,要不要拜到何時!拜年時,走進人家的家門,一行人中輩分最大的要在院子里喊一句“過年好”然后在進屋挨個問候,被問好的人便大聲說一聲“好、都好!比缓髮π『冞M行夸獎:“喲,君兒又長這么高了,咱村這個歲數(shù)的小孩數(shù)他最高了!边@時我便會笑笑,表示認同。拜完年回來吃午飯,午飯是十分豐盛的,不管昨天還剩多少菜,今天一律換新的菜,絕不能有昨天剩下的,這仿佛是個大忌諱。當我說要吃初一的菜時爺爺奶奶都會瞅我一眼。因為有充滿誘惑的紅包,初一是最幸福的。
初二是走親戚的日子,去婆家過年的媳婦今天要回娘家;親戚朋友都來串門。初二的上午非常平淡,一家人看著電視,說著家常。但到了中午可不一樣,親戚朋友們來串門,必然要吃飯啊。一桌子的人吵吵鬧鬧的吃著飯,餐桌禮儀在這天尤為突出,桌上輩分最大的人不動筷子別人不準動,倒水倒酒倒飲料要按輩分從大到小倒,在接受輩分比自己大的飲料時要站起來。彎腰雙手舉杯;吃魚時要先喝一圈酒,再放一盤鞭炮才能吃且絕不能動魚眼。上菜要先上雞,女的不能上桌但她們卻吃的最飽,因為在上菜前她們都會進行所謂的“嘗一下”。我家鄉(xiāng)的飯桌習俗可比外地的簡單得多。我曾隨父親參加海陽的親戚舉行的婚禮,桌上開飯前要放一盤鞭炮,每吃一道菜全桌人必須起立干杯,且一口把酒吞下去,吃魚時要這樣喝上九杯,一頓飯下來,人人必醉,且吃完后要由桌上輩分最大的人講一通酒話。醉到極點,厭惡到極點……因為可以見到多日不見的親戚,初三是最溫馨的。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在一片鞭炮的喧嘩中開始,在一陣人們的笑聲中結束,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愛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6
正月初一,過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掛燈籠,放爆竹,劈年獸。但是不同的地方,過春節(jié)的風俗也不一樣。我又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呢?請聽我一一道來!
新年除夕,家家戶戶都在一起吃團圓飯。聽大人說:以前過年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因此人人都盼著過春節(jié)。如今,我們天天吃得都像過年一樣,就希望忙碌了一年后,一家人能夠相聚在一起,一起品嘗美酒佳肴。這一天,大人們會送給我很多祝福,還有壓歲錢。我也祝愿長輩們身體健健康康,萬事如意!八點到了,我們準備看電視上最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一直到午夜十二點。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人們燃放者各種煙花爆竹來慶祝。五顏六色的煙花沖向天空盡情開放,好看極了,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在耳邊久久回蕩著……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穿著最帥氣的衣服早早來到外婆家拜年,來到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對精巧的對聯(lián),那鮮紅的紙上一撇一捺的草書顯得龍飛鳳舞,像一個個笑瞇瞇的臉蛋,洋溢著春節(jié)歡樂的氣息,包含著一種濃厚的風情。走進大門,茶幾上花花綠綠的食品使我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瓜子成堆撒落在盤子里,色彩鮮亮的水果擺成奇怪的形狀:有的像小山有的像寶塔。頓時,我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拿起幾個塞到嘴里吃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哥哥也過來了。我趕緊放下我手中的瓜子,急忙走上前來跟哥哥討論如何過這個春節(jié),哥哥偏偏搞得那么神秘:“慌什么,等一會兒再說!”這可把我給惹急了。就在這時,外婆端上了一盤盤菜肴說:“各就各位,先吃了吧!”第一盤菜就是炒年糕,那是我最喜歡吃的.菜,還沒等人到齊,我就偷偷夾了一碗坐在一旁吃了起來。親戚們陸續(xù)都過來了,準備開飯了,而我已經吃了個半飽了,于是隨隨便便地夾了幾道菜吃起來,邊吃邊耐心地等我那超能吃的哥哥吃完……耶!他終于吃飽了,能玩了。我興奮地和哥哥去買了幾盒鞭炮。來到空地上,哥哥把飲料罐放在地上,拿出一大捆像導火線一樣的眼花對折兩次塞在罐子里。我一臉的迷惑,不知哥哥這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塞了二十來根,哥哥把其中一根拉出來拖到地上,轉過頭來跟我說:“好戲要上場了!”他點燃那根線,幾秒后“轟”的一聲,飲料罐像一個萬花筒放出了燦爛的火花,一陣暖流從身邊掠過,火勢越來越猛,幾十根煙花所放出的火花是最快又最華麗的,頓時火花熄滅。一切幻想都化為現(xiàn)實,雖然煙花消失了,但是鐵罐又被火藥的力量燃燒出了熊熊烈火!斑@下又可以接著玩了。”哥哥說著,跑回家拿來一小瓶牛奶倒了進去,然后掏出爆竹,在砂紙上劃了一下扔進了罐子里,轟地一聲,罐子倒了下來,冒出了幾縷煙,哥哥裝幽默地聞了聞說:“牛奶都溫了,要不要喝啊!”剛說完,就自娛自樂地笑了笑。
晚上我們來到外灘。節(jié)日的外灘人山人海,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到處都漂著一串串彩色的氣球和條幅。我手上拿著紅艷艷的氣球,笑個不停?諝庵惺幯谥竦南鯚熚,我們沉浸在這節(jié)日的歡慶氣氛之中。鞭炮聲一聲過一聲,伴著我們的歡笑聲,外灘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這就是春節(jié),一個永遠充滿歡樂和激情的日子。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7
在更多人的期待里。新年的到來。帶來了人民的希望,也帶來了好運連連。忘記所有的不開心的回憶,迎接屬于我們的明天。
每個國家,每個地方。對于辭舊迎新的風俗,都各有不同。不知道你們的是如何的熱鬧呢?
小的時候,都期待著過年。不僅有新衣服穿,還有“利市”。嘿嘿。那是何等的開心。
我家位于惠州市博羅縣湖鎮(zhèn)。說不上什么千年古鎮(zhèn),但說起來也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城鎮(zhèn),依山榜水,居說某個朝代的皇帝落難的時候曾經來過,還建了一道圍墻,圍繞著整個湖鎮(zhèn),但經過歲月的摧殘,人為的破壞,已經殘缺不齊,在我很小的時候,還能見到零落的散在路上的石塊,現(xiàn)在已不知所蹤了。
哈……話題扯遠了。不過說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肯定會多描述。嘿嘿。
年二十八,洗邋遢,通常這天都會風和日麗,每家每戶都會把被單,床單,還有木板床拿出來洗,把舊的不好的一切都洗干凈。然后打掃衛(wèi)生。不過現(xiàn)在的人經濟條件好了。床也高貴多了。不需要用以前的木板床。拆不下來。只能擦干凈。嘿嘿。
在每一個新年的到來。除夕,是我們小時候最期待的事情。因為在這天,我們都會在三點都洗澡,穿上媽媽買的新衣服,去找小朋友玩,讓別人看看。自己的衣服多漂亮。穿在身上,猶如童話中的公主與王子。哈哈哈……
這一天,小孩有小孩的趣事,大人可忙著做豐盛的晚餐,還有各種味道的元宵。嘿嘿,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還要準備好素菜。拜神!我們都期待著新年的鐘聲響起。這時候。媽媽都會把準備好的素菜。帶著我們。去寺堂拜神,祈禱著新年會更好。這個時候鞭爆煙花滿天響,把整個天空都照亮了。真是五彩奔紛!
年初一,可是大事早早起床,等著紅包送來。嘿嘿。不過那是小孩的專利了。長大了?吹酱笕苏f了句新年好,就趕緊跑開,要不然,拿了紅包就一句話:明年到你派啦。嘿嘿。尷尬尷尬。我還收到過同學的紅包呢。不知道你們是否有。哈哈哈。有些地方與我們不同。凡是出去工作的人。就要派紅包,不管結婚于否,年齡多大。所以呀。剛出來工作又沒多少工資的'朋友們?墒桥屡掳。
這天可是很熱鬧哦。獅子采青,是過年十分重視的一項活動。每年的年初一,每家每戶都會掛好鞭爆,還有把一棵生菜綁在一根長長的竹桿上,生菜里還藏著紅包,高高的掛著引誘獅子,生菜一般都掛得有些高,在大鑼大鼓的鼓勵下,獅子們抬頭搖頭晃腦在生菜下轉悠,試個跳一跳,碰不到,最后總是獅子是一把手從獅子嘴里伸出來,把生菜放拖進嘴里,掏了紅包再把生菜扔出來,惹得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不過現(xiàn)在什么都從簡了。以前的人沒出去。就是呆在家里耕種,F(xiàn)在不同了。土地征收了。生活也好了。都出去工作了。獅子采青也取消了。現(xiàn)在也只有大鼓大鑼到各家各戶拜年。不過也很熱鬧。
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回娘家拜年。但不可過夜。不知道為什么。反正就是說不好。哈哈。我在想,我嫁的那么遠,想回娘家都難啊……
年初三,年初四,年初六。都是去走親戚。嘿嘿……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8
過了臘八就是年,照家鄉(xiāng)的老規(guī)矩,過了臘八,就開始準備過春節(jié)了。農歷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節(jié),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熬著臘八粥,包著水餃,其樂融融。這個時候,空氣中開始飄起了淡淡的年味。
過春節(jié)前,最要緊的當然是買年貨啦!近年來,春節(jié)前半個月左右,家鄉(xiāng)就會舉辦熱鬧的農博會,給家鄉(xiāng)人民置辦年貨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農博會上的商品應有盡有:雞鴨魚肉、瓜果蔬菜、干果炒貨、水產補品等等,都是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價格實惠,貨品安心。農博會把城里的、鄉(xiāng)下的、山里的人們都聚在了一起,替代了過去的市日,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年貨除了吃的,還有穿的,家里人一個都不能少,人手一套新衣服,從頭新到腳,喻意新年萬象更新。無論節(jié)日的`習俗忘了多少,但是這個習慣,一直保留至今。從農歷十一月下旬開始,就開始陸續(xù)備新衣,老老少少個個喜氣洋洋。
家鄉(xiāng)有句老話:廿三祭祭灶,廿四撣撣塵。農歷十二月二十三,農村里還保留著祭祀灶老爺?shù)牧曀,保佑來年灶火旺——不愁吃。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人人行動,里里外外,徹徹底底來個大掃除,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除舊迎新。
過了廿四,離春節(jié)就越發(fā)近了。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農村里每戶人家的大門口,一副副紅彤彤的新春聯(lián),把整個村莊映襯得分外喜氣。小孩們最開心,放寒假了,丟下書包,三五成群地玩著煙花爆竹,到處都充滿著歡聲笑語。大人們也都放下工作,從四面八方返回家鄉(xiāng),準備過團圓年。
除夕夜最熱鬧,爆竹聲聲,處處飄滿了酒肉的香味,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小孩們在這一天最開心,因為除了有好吃的年夜飯,好玩好看的煙花爆竹,還有壓歲錢!無論家里條件好壞,在這一夜,大人們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包個吉利的壓歲包,壓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祝愿孩子們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樂,平平安安。
大年初一這一天,都要講吉利話,每個人穿上新衣,晚輩們陸續(xù)去外婆家拜年。有些農村里還有拜墳歲的習俗,一大早都要先去祖墳祭拜,一來緬懷先輩,二來祈求祖先保佑新年吉祥安康。
從大年初二開始,大家就開始攜帶全家老小走親訪友。一年到頭,大家伙總是各忙各的,只有在過春節(jié)的時候能聚在一起,煲親情釀友情。這個時候,沒有工作的壓力、學習的煩惱,只有輕松和愜意。
正月十五鬧元宵,家鄉(xiāng)已經沒有逛花市、猜燈謎的習俗了,偶爾有些地方會舉辦燈會應應景,但是吃湯圓的習俗每家都不忘。這一天,也像除夕那樣,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因為過了這一天,又該各忙各的了。
過了元宵節(jié),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也就畫上了句號。孩子們開學了,大人們開工了,忙碌的一年又開始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9
老家的春節(jié)從臘月中旬就開始了。家家戶戶的陽臺上掛滿了誘人的筍干、香腸、魚干、雞鴨、臘肉······啊,春節(jié)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過了小年二十三,家里要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全家總動員,外公拖地,外婆擦油煙機,爸爸擦各種電器、桌椅和洗馬桶,媽媽整理衣物,我也不甘落后,把他們清理出來的垃圾倒掉。果然人多力量大,家里很快就變得干干凈凈,地板都可以當鏡子照了!
除夕這天既忙碌又熱鬧。外婆一大早就從菜場搶回滿滿一小車的菜,吃完早餐后就忙著清洗。外公磨刀霍霍,負責殺雞殺魚。至于蝦蟹等各類海鮮的處理和燒煮,自然是“吃貨”爸爸義不容辭的事了。下午,廚房里就飄出一股股令人饞涎欲滴的各種香味,撩撥得我好像饑腸轆轆似得。美食的誘惑實在難以抵擋,趁大人不注意,我會偷偷地先吃點解解饞。媽媽發(fā)現(xiàn)了會憋著笑意假裝嚴肅地批評我,而慈愛的外婆這時就是我的護身符,總會站在我這邊不許媽媽教訓我。外公也會邊忙邊探過頭來說“干嘛干嘛,小孩子貪吃很正常,又沒事”之類的話。不但媽媽想借此對我進行教育的'事不了了之,我還能在外婆滿含笑意的寵溺的眼神里理直氣壯地吃她特意為我準備的東西。
簡單祭祖后,外婆就招呼大家上桌吃一年里意義非凡的年夜飯了。當大家大快朵頤,吃得津津有味時,我卻只能望“食”興嘆了,因為我之前已經吃得肚脹腹圓了,后悔也來不及了!
然后我就盼望著觀賞除夕夜的美麗煙花。等啊等,五顏六色的煙花終于綻放在夜空中了!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銀蛇狂舞,有的像孔雀開屏,還有的像綻放的花朵。它們把蘭溪裝點的絢麗奪目,整個蘭溪城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大年初一開始,我就要跟父母去長輩家拜年。這也是我喜歡的事。因為拜年有好吃的,可以和親戚家的同齡小朋友一起玩,最讓人高興的是還會有紅包。我常常一領到紅包,就連忙躲到個沒人的地方,偷偷地打開紅包看看有多少,只要是達到或超出預想,我就很興奮,覺得這個長輩對我真好,真大方。當然,不管多少,最后我都會乖乖地主動上交給爸爸媽媽,因為我是好孩子。
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的最后一個高潮。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要舞龍燈,那景象,美麗壯觀極了!龍頭威武高大,龍身有好幾十節(jié),長的甚至有上百節(jié),身上色彩斑斕。每節(jié)龍燈里都點著蠟燭,在漆黑的夜晚,特別明亮炫目。長長的龍燈在很多年輕健壯的小伙子肩上扛著,有時穿街走巷,有時在空曠處盤桓,有時龍頭還要叩拜祈福、求財、保平安呢。
元宵過后,我們又要背著書包去上學了,大人們早就已經開始上班了。熱鬧喜慶的春節(jié)就這樣過去了,誰能告訴我,下一個春節(jié)可以早點來嗎?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0
春節(jié)是中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蕩漾,照我們家鄉(xiāng)的習俗,春節(jié)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陸續(xù)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先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是春節(jié)的彩排,這天剛擦黑,家家戶戶絡繹不絕的鞭炮聲便響起,家家吃餃子。
過了二十三,轉眼來到除夕,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貼對聯(lián)紅紅的對聯(lián)往門上一貼,呈現(xiàn)出萬象更新的景象。除夕夜,在外的兒女不是迫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吃團圓飯。8:00左右,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開始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談家常,觀看精彩的節(jié)目,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好一派其樂融融的家族!這一晚,除了小孩子幾乎沒有人會睡覺,都要守歲,老人守歲表示珍惜時間,孩子守歲便是為父母祈禱,祈禱父母長命百歲。
大年初一天剛亮,連續(xù)不斷的鞭炮聲響起,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裝,整裝待發(fā),早早的吃過了早飯,男人開始走親訪友,女人在家中招待客人。大人們三五成群的來來往往,小孩子成群結隊的在街上嬉戲,無法掩飾的笑容早已從心底透出春節(jié)對孩子來說是夢寐以求的,因為這是他們可以脫離作業(yè)的`壓迫,享受春節(jié)的沐浴。到了下午,街上的人們更是連續(xù)不斷,相別已久的老朋友相逢在一起,看著彼此的笑臉,有說不盡的話語無限的思念和牽掛,家家戶戶的屋子里,充滿著笑聲,洋溢著歡樂。
大年初二,各家各戶正式開始走親訪友了,街上絡繹不絕的車輛,商店里琳瑯滿目的商品開始運行了。
正月十五來了,春節(jié)的另一個高潮上市了。這一天,人們都要吃元宵,元宵代表團團圓圓,這可忙了孩子,吃飽了晚飯迫不及待的跑到街上去,展示自己絢麗的煙花。大街小巷里,煙花聲、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各式各樣的煙花,不僅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當美麗的煙花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五彩花,點點滴滴,匯成花的海洋,它們像對我們微笑,招手,在向我們致謝,謝我們給予了他們生命讓他們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樂,多么活潑!姹紫嫣紅的禮炮,打響了天南地北,讓人們目睹自己的風采。正月十五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一天,在這一天,他們可以得到童心、得到快樂、可以無拘無束的過一個節(jié)日!
春節(jié)在正月十五結束了,學生該上學了,大人們也該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正月和臘月是農村最閑暇的時候。孩子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重重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边@首詩描寫了春節(jié)一片繁榮之景,在我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可是個最重要的節(jié)日。
過年了,可是準備是一大難題,看看我的家鄉(xiāng)是怎么準備的吧。我的家鄉(xiāng)是東北那旮的一個小村落,過年時可有夠忙的。去縣城買各種食品,像魚啊、糖果啊、田雞啊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無所不有,大魚要挑活的、糖果要挑甜的、田雞要挑肥的,這才能滿足我們的胃口。可有人問了過年怎么不買雞鴨菜呢?因為啊在我的老家,家家戶戶都有菜園,養(yǎng)著胖乎乎的雞鴨豬牛。我們過年吃的肉總是香噴噴的`,因為他們的飼料就很好,菜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一大特色。
包餃子,可是有我們特殊的方法。餃子的餡兒也是各式各樣的,菲菜雞蛋的,雞蛋是山中野雞蛋;狍子肉,東北特有動物;酸菜豬肉的,傳統(tǒng)的酸菜腌制,到處都洋溢著農家氣息。形狀也有講究——包的像麥子穗,皮薄餡厚倍香,好看又有含義,預示著明天能有好收成。在煮法上更是別具一格。用大鍋架在土坑上,在底下堆上柴火,火焰仿佛呼之欲出,在跳著激昂的舞,濃煙滾滾,驅散著寒冬臘月的寒冷。用天然木頭燒出來的餃子另有一般風味,香噴噴的,好吃到仿佛不是人間存在著的美味。
要說過年的時候,小孩子可是最高興的。給長輩們說上幾句祝福的話,便有紅包拿,拿到紅包后都樂呵呵的美滋滋的。吃著如宮廷御宴般的美食,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仿佛家里剩下的雞、豬、鴨、牛也都跟著高興起來,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要說小孩子期盼的還是放鞭炮,別看村子小,鞭炮樣式可不少。幾千響的長連鞭炮、二踢腳、小陀螺……各式煙花甭提多漂亮了。一縷青煙冒出“嘶——”小孩子就歡呼雀躍起來。鞭炮聲雖然極其響亮,小陀螺的聲音雖機器清脆高昂,但合起來卻如一場樂會,在指揮棒的指揮下分外和諧動聽、嚶嚶成韻。
我的家鄉(xiāng)最大的特色——酒。老人們從地窖里拿出了珍藏三四年的酒。有白酒和葡萄酒。白酒用自己家最好的高粱釀制而成,葡萄酒是山上的野葡萄和城里最好的冰糖泡成。特別是葡萄酒——濃郁的酒香中夾雜著葡萄的香氣,仿佛飄出了酒壇勾引出人對美酒想喝的渴望念頭,攤稱酒中之極品,莫一口酸溜溜的莫一口甜滋滋的。豪爽的東北人用大碗喝酒,喝完之后借酒助興,兩個人就高唱著二人轉,兩個人的聲音完美交融,婉轉動聽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吃完飯后小孩子總是唱著老人給他們講故事,小孩們聽著聽著忽而高興、忽而緊張、忽而害怕仿佛深入其境,老人們也不厭其煩的講著一個又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我最愛的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2
快過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著辦年貨。
街上貨物琳瑯滿目,購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們正在商店選購“新年禮服”呢,周圍圍著一群可愛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著鬧著要買新衣服、新玩具。這些媽媽被吵得沒辦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帶“寶貝們”一陣狂購后,再來為自己添置。
“對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臟了!边@時突然傳來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來一位大伯剛買完魚出來,不小心將正在購買年畫的幾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臟了!皼]關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著剛選好的年畫又走進了另一家商店。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那邊又傳來了一陣陣笑聲……
除夕之夜:“嗤,嗤,嗤——”的幾聲,天空盛開了幾朵鮮花,五彩繽紛,原來是幾位小朋友在放煙花。又是幾聲清脆的爆裂聲,漆黑的天空頓時變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明亮的彩燈照耀得清晰可見,遠處的群山也依稀可辨。隨著鮮花的盛開,頓時傳來一陣驚喜的歡呼聲。小河之畔,時而隱現(xiàn)一張張仰望天空的笑臉。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地上的驚喜卻在漫延。
一家人圍著大圓桌,吃著熱氣騰騰的團圓飯,看著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等待著新年的到來。
走親訪友:“恭喜發(fā)財!”一陣陣問候傳入耳中,原來是路上走親訪友的熟人互致問候。而伙伴們則是跑東家串西家,“跟你拜個年!”手中的鈔票也多了起來,甚至手中還會賺得一大把香煙。而這大多是送給自己的老爸,有時也會試著抽一下,可咳嗽幾聲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娘們則在一起咬著嘴皮子悄聲細語地說著什么。大人們在一起談談家常,老人們則在兒女們的陪伴下觀看著TV節(jié)目,精彩的節(jié)目時而惹得老人們會心地笑個不停。
過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團圓,每個人都春風滿面,每個人都嘴角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