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集錦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1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算是過得比較傳統(tǒng)了。
早上六點多起床,四口手拉手直奔城南路早市,那里有我們想要買的艾葉和香囊。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們搜尋著賣艾葉的小販,孩子們則到處尋找著他們盼望的香囊。
隔著來往不停的人群,一股端午節(jié)香囊特有的香味飄入了我的鼻孔。順著香味尋來,只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站在掛滿各種各樣香囊的三輪車旁邊認真地編制著一個繡球香囊。站在車的另一旁招呼生意的大概是她的女兒,正在給買香囊的顧客介紹著款式不同、做工精細的香囊,夸著老太太的手藝,夸著香囊里所裝香料的純正天然。尤其是那精美的十二生肖香囊、夸張可笑的扳腳娃娃香囊,讓人拿在手里就不忍放下。聞一聞,是那種純正的草藥香。
阿福一眼相中了一個紅黃相間、做工非常精致的繡球香囊,抓在手里不撒手;雪兒則在選擇十二生肖香囊時,到底選擇大龍還是乖巧的兔而犯愁(她總是說自己屬兔尾巴龍頭),兩個都那么可愛,都不舍得放棄。最后,我給孩子們買了繡球和兔兔香囊掛上脖子,再給每人一根漂亮的五色線綁在手上,總算讓孩子們心滿意足。那邊,老公也拿著一把新鮮的艾葉向我們這邊走來。艾葉、香囊都買齊了,就差去吃糥糥的粽子和香脆的麻葉了。呵呵,我小時候過端午的時候可都是父母親手做的這些好吃的好玩的呢!
我們來到一家小有名氣的小吃店,門口的大桶里放滿了煮好的、飄著新鮮粽香的粽子,案子上堆著高高的炸好麻葉和糖糕,顧客們排著長長的隊,有的`買著帶回家吃,有的就在小店里吃。我們就在小店里找了一張桌子坐下,迫不及待地剝開新鮮的粽葉開始品嘗又糯又甜的粽子。
吃完粽子后,我們出發(fā)去鄭東如意湖游玩。巧的是,這里正在舉行龍舟賽。老公帶著孩子觀看了熱鬧的比賽,又和孩子們討論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習俗,聊起了屈原的《離騷》,以及我們小時候怎樣過端午節(jié),孩子們興奮極了,對我們小時候的事情特別好奇。
孩子們戴著香囊和五色線,和父母在一起說笑玩鬧,看他們開心的樣子,真的好幸福好滿足。其實,我們陪伴孩子時,我們也同樣好幸福好滿足。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在傳統(tǒng)的幸福中度過。
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2
“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jié)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節(jié)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jié)日:在初夏那個節(jié)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著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zhàn)火紛飛,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xiàn),他悲痛欲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劃著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yōu)榱俗屗械聂~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fā)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倍『⒆觽儽銜痤^遙望著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jié)有所期待呢?吃著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著籠罩著的蒙蒙工業(yè)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jīng)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jié)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著人們太多的欲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jīng)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wǎng)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制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3
我一年里最喜歡過的節(jié)日就是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等,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jù)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jié)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著什么。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jié)?粗蟮木G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爺爺從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么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么呀?”爺爺笑著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夠避邪的!蔽叶诉^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是心里想著:“這樣我就能夠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飯,我們?nèi)乙黄鸬酱竺骱タ待堉邸淼酱竺骱,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人在湖邊等著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zhàn)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眾都為哪條龍舟能夠奪冠猜測著。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著,比賽就要開始了。
站在船上的發(fā)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著。那條綠色的龍舟處于第五名,船上的擊鼓手奮力地吶喊著,激勵船員們奮力前行。我也吶喊著,用全部的熱情我支持的龍舟加油。觀眾們也都緊握雙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龍舟奪冠。我吶喊著,為那條綠色龍舟加油。船員們仿佛聽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奮力地劃著。只見綠色龍舟超越了另外兩支龍舟成為了第三,這時,他們又超越了一條龍舟。我更加賣力的吶喊,希望他們能夠奪冠。綠色的龍舟已經(jīng)于第一名齊頭并進了,這時距離終點還有50米,船員們奮力地劃,終于取得了第一名,這時綠色龍舟已經(jīng)沖過了重點!14號龍舟是冠軍”隨著裁判員的宣布,全岸觀眾沸騰了。我也為綠色龍舟的好表現(xiàn)歡呼。頓時,大明湖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大明湖,端午節(jié)雖然過去了,但是它留給了我很多美好的記憶。
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4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在端午節(jié)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人們談的,幾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節(jié)的象征。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有來由的,有這樣一個典故——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人們怕水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河中,希望魚兒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國農(nóng)歷上屬“端午”之日,為紀念屈原,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吃粽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自己動手包粽子,已變成傳統(tǒng)文化新風尚?蓜e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要準備粽葉,將其刮毛、洗凈,堆放整齊備用;其次,要準備粽餡,主要是以米為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diào)好鹽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著粽葉,將粽葉按45度角對折成漏斗狀,右手舀粽餡導入粽葉卷成的漏斗里,再將粽葉卷起來包裹住粽餡,完全密封并裹緊,然后用繩子捆緊,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讓人難熬的,粽子在蒸的'時候最香,粽葉的清新味、粽餡的米香豆香環(huán)繞著肉香,直鉆你心里去,讓人心癢癢的,光是聞聞,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jié)的最愛。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看。只聽一聲巨響,一條條龍舟箭似的飛射出去,一個個粽子皮齊刷刷地被剝開,選手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飛快劃船,臺下觀眾聚精會神地看著比賽——1號舟往前沖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號選手超越了對手,大人們松了口氣也停下來吃粽子,接著觀察落后的3號舟,小朋友乘機也吃一塊……舟沖,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個粽子,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不經(jīng)意間吃了個精光。
端午節(jié),真有趣。充滿了民族特色,彌漫著濃郁的水鄉(xiāng)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人們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fā)揚,祝福祖國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5
夏日的熱浪將熱鬧的五月推了上來,各家門口都掛著艾葉,走在路上都聞得到那粽子的清香。
說道端午節(jié),那就是吃粽子、劃龍舟和掛艾葉了,這些都是從很久以前就流傳下來的習俗。雖然我們這沒什么大湖大河可以劃龍舟,但是掛艾葉和吃粽子是每次端午節(jié)都必不可少的事情。雖然掛艾葉是端午的第一步,可比起掛艾葉,吃粽子這件事倒是更能牽動我的熱情和肚子里的饞蟲,每每到了端午,家里的粽子總是能比零食更加的讓我傾心。
我們家的粽子都是自己包的,每次到了端午節(jié)前,媽媽總會先去準備大量的粽葉、糯米,然后再問我們想吃什么餡……,每次的粽子制作的準備都很麻煩,但媽媽總是都是親力親為。我們家粽子的餡雖然有時候會有少許變化但有兩樣是固定會做的,肉粽,我的最愛,和糯米抱在一起的肉加上粽葉的清香,吃多少個都不會膩;紅豆,雖然樸素,但是裹上白砂糖之類的一起放在嘴里反而剛剛好;這次的端午也在不知不覺中就來了,媽媽又準備好了材料,這次我也要參與其中,向媽媽學學包粽子的手藝。
我們先把準備好的材料都清洗干凈,拿到廚房后,媽媽端出了她早就泡好的糯米,在媽媽的演示下,我依樣畫葫蘆的拿起兩片粽葉卷起來,舀上一勺糯米放進去壓實,可是雖然外表看上去挺不錯,可是我的粽葉就像外強中干的紙老虎一樣,還沒用力就已經(jīng)散架了。反觀媽媽那邊,她不經(jīng)包的漂亮,速度還很快,就在我折騰這一個的時候,媽媽包的第二個已經(jīng)在綁線了。期間我還被包的太尖的粽子角扎了一下,雖然沒受傷但卻有點疼,本來為了防止蛟龍偷吃粽子的.陷阱卻扎到了我這個制造陷阱的人。
經(jīng)過半天的忙碌,我們終于把材料都用完了,在廚房忙碌了這么久,我的腰都酸了?墒菋寢屵@么多年卻都一直堅持了下來,真是太辛苦了。等到粽子都蒸好,我立馬挑出了最大的一個,想了想之后,我還是將這個粽子拿給了媽媽。媽媽笑著接下,但打開粽子后里面卻是松松散散的,一看就是我包的粽子,但媽媽還是高興的吃下了。我拿著自己和媽媽一起包的粽子,和朋友們交換各家的粽子,我們一起在這端午節(jié)中沉浸在這滿滿的粽香當中。
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6
我小的時候十分的期待端午節(jié)的來臨,那是因為我很佩服屈原的出色精神品質(zhì),因此他在中國十分的出名,古代的帝皇為了紀念他把端午節(jié)作為一個節(jié)日專門去紀念他,這讓我看到了古代的帝王還是很重視賢臣的。我喜歡端午節(jié)不僅僅是因為我能夠從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了解到了越多的歷史,每到端午節(jié)母親都會花一個小時來給我講關于端午節(jié)的故事,雖然每年我都會聽到這個故事,但是我從來都不會感到厭煩,而是對屈原生活那個年代產(chǎn)生了更多的遐想,母親年輕的時候不會包粽子,但是我特別的貪吃,特別的愛吃粽子,非要母親給自己買,母親為了節(jié)約點錢,便學習起了包粽子,就是為了滿足我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都會在端午節(jié)快要來臨的時候,人們正在忙碌的時候去給他們搗亂,有時候會入迷的看著他們包什么粽子餡,要是被我這貪吃鬼看上了的粽子,我就死活賴在他家不走了,除非給我一個吃解解饞。每次吃粽子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母親給我講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個熱愛國家的愛國勇士,是人民的英雄,更加是我的偶像,他生活在他的那個年代遭遇到了許多的挫折,可是他一樣那么的堅強,讓我特別的佩服,屈原還是我的偶像,所以在端午節(jié)那天我會吃許多的粽子來紀念他。
我還記得在端午節(jié)我會洗一次澡,那是一次特別的'澡,那些水是用藥草泡過的,母親每年都要求我去洗這樣的澡,我心里可是十萬個不愿意啊,除非在洗澡的時候吃著粽子才行,母親拿我沒辦法,就答應我這樣洗澡的要求,我永遠都忘不了一邊洗澡一邊吃粽子的那些童年回憶,我一不小心沒那穩(wěn)就把粽子給掉洗澡水里了,我還因為那一件事哭鬧了好久呢!
在我的端午節(jié)里,一定要吃粽子,不管怎樣我都要為屈原做一些事情,畢竟父母和老師教導我不能浪費糧食,所以我不能夠像古代那些紀念屈原的人一樣,把粽子扔海里,但是我能夠把粽子扔我的肚子里,那樣就算是對屈原的紀念了吧!端午節(jié)吃粽子,為了我的偶像。
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的來源是由于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jié)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閑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jīng)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著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么痕跡。大伙很傷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里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后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jù)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啊!!端午節(jié)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jié)的美、喜歡端午節(jié)的熱鬧、喜歡端午節(jié)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ji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