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薦)風俗的作文600字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風俗的作文600字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風俗的作文600字 篇1
春節(jié):潮汕人過年,從臘月廿三就已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方落下帷幕,其間的高潮當是“除夕”和“新年”。祭祖、貼春聯(lián)、圍爐、送壓歲錢、守歲、辭歲??這些習俗都要在過年夜(潮汕地區(qū)對“除夕”的說法)之前完成。 游神:把老爺請上金膝木雕做成的金壁輝煌的“轎子”,由選定的年輕力壯的青年抬的著,前導抬著“××老爺出巡”、“肅靜”、“回避”等匾額,猶如古代官員出巡。
潮汕民間舞蹈,如英歌舞、車鼓舞、駱駝舞、蜈蚣舞、麒麟舞、鱷魚舞、白馬舞、孔雀舞、鰲魚舞、雙鵝舞、舞鯉魚、舞九鱷、布馬舞、舞獅、舞龍、耍竹龍等,都是游神賽會時的把戲。
潮汕鑼鼓隊:每年正月至二月,各鄉(xiāng)各里游神賽會的標旗隊,有潮劇戲出人物,有潮樂隊,有潮汕鑼鼓隊,還有茶擔。標旗隊中穿袍的鄉(xiāng)里老大、著唐裝的童佬,洋洋大觀。晚間,在老爺宮前的戲臺上演潮劇,做木偶戲,熱鬧非凡。有的鄉(xiāng)村游神鑼鼓隊光鑼就有36面,有的'鄉(xiāng)村游神后,連續(xù)演大戲。游神時鑼鼓聲、鞭炮聲震耳欲聾;人們的個個喜氣洋洋,歡聲笑語不絕于耳。這些美妙絕倫的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首悅耳的新年頌歌,它是那么和諧,那么令人心醉。
發(fā)“壓肚腰”:午夜十二點,新年鐘聲響起時,家里的長輩則要給小輩們發(fā)“壓肚腰錢”(利市),已經參加工作的小輩也要封紅包孝敬長輩!八蛪簹q錢是潮汕過年夜習俗中重要的一項,家里的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俗語叫‘壓肚腰’,意思是孩子們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贝笕私o小孩分發(fā)壓歲錢的同時,照例還有一番勉勵祝福的吉利話。到了睡覺時,將這份禮物名副其實地“壓”在孩子們的枕頭底下,伴隨他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除夕夜,共迎新的一年到來。
風俗的作文600字 篇2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一個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千百年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新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氣氛,是節(jié)日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拜年新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方式多種多樣,有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人了?创汗(jié)聯(lián)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舅舅一個,外公一個,外婆一個……我滿載而歸,手中十幾個大紅包。春節(ji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錢。壓歲錢可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孩子枕頭底下。倒貼“!弊帧
貼春聯(lián)同時,一些人家要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福”字。春節(jié)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風俗!案!弊种父狻⒏_\,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向往,對美好未來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風俗的作文600字 篇3
人們都說:老古人既然留下這樣的風俗習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這句話我深信不疑,但有一點我很明白,因為不同的地域關系,人們在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風俗,所以出門在外,萬事要謹慎行事,避免發(fā)生某些令人尷尬的事。
我的家鄉(xiāng)在陜北,那里干旱少雨,四季分明,從小在那里長大的我,不像南方姑娘那樣溫婉,又不似國外長大的人那樣風情萬種。我有獨屬于陜北人的豪邁、大方,卻也有一般女子的清秀。
在我們那兒,除夕夜是寒冷的,穿著大棉襖開心的.過年,放煙花,堆火塔……各種玩兒法層出不窮。遠在他鄉(xiāng)工作的家人都要回來與家人團圓,看春晚。過年吃飯必須要有八碗,到了大年初一時,早上要吃炸油糕,寓意節(jié)節(jié)高升;下午要吃餃子,并且餃子里必須要有硬幣,寓意財源廣進;還有最重要的是炸出來的油糕第一個一定不要跟灶神搶,必須給灶神供奉,希望新的一年里吃的不愁。
從小便是這樣過年的我對這些步驟了如指掌,更深信不疑。
然而,有一次因為去外地親戚家旅游,是在他們那過的年,我才對不同地域的過年有了新的認識。他們在除夕夜晚上吃的是大龍蝦,海鮮,就連春晚節(jié)目上的人我都只認識幾個,其他的一概不認識,這讓我很不習慣。隨后到大年初一時,我更發(fā)驚訝了,他們早上吃的是“金銀堆”,就是用小米和大米蒸的米飯,寓意財源廣進。吃不上炸油糕的我更是疑惑的問出了聲:“為什么不供奉灶神呢?”此話一出,他們都笑到:“還沒從家鄉(xiāng)走出來呢!”可把我尷尬死了,之后更是讓我深刻了解到了地域不同的差異之大。
家鄉(xiāng)的風俗使我溫暖,其它地域的風俗使我新奇,眼界開闊,不同的民族風也使我知識豐富。但我更喜歡家鄉(xiāng)的獨特風俗。
風俗的作文600字 篇4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庇械牡胤皆谶^春節(jié)時會吃餃子,有的地方在過春節(jié)時會吃湯圓,而我的老家在過春節(jié)時會吃苕(sháo)粉坨,寓意團團圓圓。
苕粉坨跟包子差不多,不過外面的皮是用苕粉做的,而且里面的餡料多用五花肉、蘿卜丁、藕丁等調成。
我聽媽媽說,包苕粉坨講究一個快字。首先是做苕粉皮,我們先用開水沖泡紅薯粉,在它凝固時立刻倒入保鮮袋保溫。不過不要以為這就能休息了,現(xiàn)在才是重點,我們需要迅速開包,因為苕粉皮冷了就包不了苕粉坨了。包苕粉坨分三步:先是把剛做出來的苕粉皮捏成窩窩頭的樣子,然后把調好的餡料放進去,最后收口,一個飽滿的苕粉坨就做好了。高手做的苕粉坨表面光滑,而我這種新手做的`,那自然就是疙疙瘩瘩的了。
苕粉坨做好后,那自然是要去煮了,不得不說,這煮苕粉坨也是一門學問。煮苕粉坨一般要15分鐘。煮的時間短了,那苕粉坨就不好吃。煮的時間長了,那苕粉坨就要“破肚流腸”了。
煮好后的苕粉坨已比之前大了一倍,外皮晶瑩剔透,里面的餡料誘人至極。這時的苕粉坨已經可以食用,但我們家一般還要用醬油、蒜瓣炒一下,這樣可以讓苕粉坨更香。
苕粉坨出鍋后,香味撲鼻,原本晶瑩剔透的外皮上裹了一層醬油,讓人食欲大發(fā)。不過這時可不能直接吃,剛出鍋的苕粉坨燙得很呢,我們要先在皮上咬一個小口,然后往里面吹吹風,等它差不多涼了才能吃。一口咬下去,富有韌性的苕粉皮,脆爽的藕丁,飄香的五花肉,濃郁的醬油……這多種口感夾雜在一起,那味道無法形容。
不過苕粉坨因為制作繁雜,而且不易儲存,所以一般只有在春節(jié)才能吃到。
風俗的作文600字 篇5
剛剛過啦世界公歷的新年,又迎來啦中國農歷的春節(jié)。世界各國年的味道截然不同,過年的感受千差萬別。過啦一年,我又長啦一歲,我對中國春節(jié)風俗的感受更加深刻啦。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啦“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啦。
算準啦“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啦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啦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啦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耙灰惯B雙歲,五更分二年!比藗凕c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