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1
我出生在長江之濱,魚米之鄉(xiāng)的蕪湖,大家都說蕪湖的人會吃,俗話說得好“吃在蕪湖,……”下面啊,我就給大家講講蕪湖特色小吃。
說到湖的小吃,那可是如數(shù)家珍,有炸臭干子、腰子餅、小籠包子、餛飩、酒釀元宵、刨粉皮等等,小吃嘛!那就是一個爐子、一個鍋、一個小桶和一輛三輪車,那就是全部家當(dāng)。酒釀元宵,在我們蕪湖這兒叫酒釀水子,那由米酒、糯米、小元宵摻合在一起,再加點糖,那甜甜的味道再加上米酒香甜的酒精味,這早餐吃起來真可算是一種享受,也有蕪湖人早餐喜歡吃餛飩,餛飩在蕪湖的小吃界有它自己的特色,餡大皮薄、個大,大多數(shù)餛飩都是用新鮮豬肉加蔥姜調(diào)料餡,用雞湯或排骨湯加味精,煮出來異常鮮美。愛吃酸的可以加醋;愛吃麻辣的可以加點胡椒面或辣油,更加開胃,增加食欲。
在蕪湖最有名的小吃,那就是——炸臭干子,在蕪湖的'街頭可以看見有人在路邊支個“小家當(dāng)”,架個油鍋,看這架頭,是蕪湖人都知道那是賣炸臭干子的。臭干子可謂其名不揚,可吃就不一樣了,要吃臭干子有一樣?xùn)|西少不了,就是水大椒。冬天騎車遠遠的看見了賣臭干子的,就把車靠邊停下,人也不下車就一支腳撐著,老板會問你要幾塊,吃一塊少了不解饞,吃三塊有多了,耽誤吃飯,那就來兩塊。青灰色臭干子放到油鍋里,幾下子翻滾,老板就熟練的用竹筷夾上來,先別急,要先把油瀝了,看在架在鐵絲架上的臭干子,聞著香味,唾液就開始分泌了。炸過的臭干子變成黑色的了,一匙子紅燦燦的水大椒澆在上面,一口咬下去,水大椒的辣味、油炸的香味、臭干子的臭味豆腐的香味夾在一起,還有那個燙勁冬天里可是個好滋味,兩塊吃下去肚,騎車都不覺得冷了。
喜歡吃的朋友們,你們就快來嘗嘗我們蕪湖特色小吃吧!臭干子、腰子餅、酒釀水子它們在蕪湖等你們喔!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2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qū),我們這里有很多美食,我相信,如果你們來到我的家鄉(xiāng),我們這里的美食肯定會讓你欲罷不能的,我非常愛我的家鄉(xiāng)。
在我的家鄉(xiāng),最著名的就是面塑,它被稱為“可以實用的藝術(shù)品”,在我上初中的時候?qū)W校就作為宣傳文化場地開展了宣傳面塑文化的活動,忻州忻府的`面塑是非常著名的,它在長期的民俗傳承中,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技藝。
面塑俗禮饃,面人。和大家平時吃的饅頭味道一樣,但外觀可就大不一樣了,面塑是用面粉并調(diào)成不同的顏色,用一些工具來塑造各種不同的形象,這也許就是它區(qū)別于饅頭的特別之處吧。
面塑有很長的發(fā)展的歷史,以前人們對其并不重視,不登大雅之堂,但是現(xiàn)如今受到了人們極大的重視,當(dāng)然它有一個傳說,相傳三國時期孔明征戰(zhàn)南蠻,渡江時偶遇狂風(fēng),孔明便用面制成人頭來祭拜江神,然后安然渡過江流,平定南蠻,因此從此凡執(zhí)此業(yè)者奉孔明為祖師爺。面塑既可以吃也可以作為藝術(shù)品觀賞,更有人結(jié)婚時用面塑來討吉利,且深受旅游者的喜愛,是饋贈親友的紀(jì)念佳品。
忻府面塑不是一般人可以學(xué)會的,它有很多的技巧,須掌握一印,二捏,三鑲,四滾的技術(shù),要做到形神兼?zhèn)浞且蝗罩Α?/p>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是當(dāng)?shù)匚幕南笳,我為我的家鄉(xiāng)而感到驕傲,為那些面塑人而致敬,為他們的技藝而傾倒,面對流傳至今的面塑特產(chǎn),我的內(nèi)心頗為動人,我相信我會為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而宣傳,讓更多的人認識并喜歡家鄉(xiāng)的面塑,喜歡我家鄉(xiāng)的文化,我也會努力學(xué)習(xí)做面塑的技巧,努力做個文化特產(chǎn)的傳承人與傳播者。
我的家鄉(xiāng)忻府,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有很多美食,也有很多文化,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希望你們可以來我的家鄉(xiāng)旅游。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3
有一次,我在爬山時,不小心被一棵長滿刺的樹扎破了手。那棵樹上的刺扎得人很疼,就像蜜蜂蟄人一樣。
我問:“這是什么樹?太討厭了!”媽媽說:“這是花椒樹!”
花椒樹長得并不很高,樹皮很粗糙,葉子比較小。花椒是棕褐色的,顆粒很小,放在嘴里一嘗,麻麻的,辣辣的,澀澀的。媽媽告訴我,花椒的用處很多,可以調(diào)味,還有營養(yǎng),也很有藥用價值;ń窐淙矶际菍,不光花椒種子可以吃,葉子也可以食用。在燉肉時,放上花椒,才能燉出特別的香味。
沒想到,這么不起眼的花椒,還有這么多優(yōu)點。
花椒,是我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特產(chǎn),比如梨、蘋果、桃、棗等等。萊蕪是我的家鄉(xiāng),位于山東中部,是一個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地方,特產(chǎn)有三辣一麻——— 蔥、姜、蒜和花椒。
蔥長長的,綠色,非常辣,但是也非常香。
蒜是圓形的,像圓圓的球,但是可以分成許多瓣,非常辣,可以殺菌消毒。
姜,有著古怪的樣子,有的像人的手,有的`像人的腳,有的像駱駝的背……萊蕪姜色澤金黃,油光鮮亮,塊大,皮薄,肉細,絲少,味濃,營養(yǎng)成分也多,耐儲藏和遠運。
姜是一種十分有營養(yǎng)的食品,是一種很重要的調(diào)味品,人們在燉雞的時候放上一兩片姜片,那味道好極了。另外,姜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著一定的藥用價值。辛辣,是姜的特點,就像萊蕪人民有著干練潑辣的性格。姜帶給了我們財富,也帶給了我們快樂。自從有姜以后,我們?nèi)R蕪人變富了不少,生產(chǎn)的姜拿出去賣,能賣一個很好的價錢,吸引了不少來買姜的人。姜賣得越來越多,人也就變得越來越富。現(xiàn)在,很多人家都有了自己的小轎車。
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開始栽培姜,距今已有20xx多年,也算是歷史悠久了。1960年,姜被國家定為名貴產(chǎn)品,萊蕪被譽為“中國生姜之鄉(xiāng)”,F(xiàn)在,萊蕪姜銷往國內(nèi)24個省和日本、東南亞、韓國、美國等地區(qū)國家。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山東萊蕪的特產(chǎn)。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4
“一棵小樹不太高,小孩爬到半中腰。身穿層層小綠襖,頭上戴著紅纓帽!蹦悴,這是什么呢?對啦,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通渭的特產(chǎn)——人見人愛的玉米,也叫“苞谷”。
春天到了,萬物從夢中驚醒。農(nóng)民伯伯也開始忙著播種玉米啦。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種子播撒到土里,再把土蓋上。幾次滲地雨下過,玉米苗像吹氣似的長起來。他們剛長出來的葉子是綠油油的,顯得那么嬌嫩可愛!過了一段時間,小葉子逐漸拉長變尖,顏色也變成翠綠色的了。
玉米在春末夏初開的花令人陶醉。玉米的花長在莖上,莖和葉柄之間,吐出了一串淡黃色的花蕾,開了花,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樣。
炎熱的夏天正是各種鮮嫩的玉米紛紛上市的時候,有紫色的玉米,有白色的玉米,也有黃色的玉米……人們走在大街上,耳邊總是傳來一陣陣吆喝聲:“賣玉米嘍,又香又甜的玉米,不甜不要錢……”無論賣的'是生的還是煮熟的玉米棒,都會被一搶而光。每年的這個時候,我總是能吃上媽媽親手為我們煮的玉米。又香又甜的玉米我能一下子吃兩三棒呢!
秋風(fēng)吹過,五谷飄香,這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你看,玉米樂開了懷,向人們展示著那飽滿的果實,它們就像一個個守護田地的衛(wèi)士,挺拔高大,十分強壯。金秋八月,一個個玉米棒子被農(nóng)民伯伯摘了下來,剝好玉米后捆起來曬在屋頂上或者樹上。曬干的玉米可以用來磨玉米面,也可以加工成小顆粒用來熬粥。
寒冷的冬天,我們可以砍下玉米秸稈來取火做飯,可以粉碎當(dāng)做飼料,還可以……反正,它的用處可多啦!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玉米。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更愛家鄉(xiāng)的玉米!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5
我的家鄉(xiāng)松陽風(fēng)景如畫,古時被稱為“松古糧倉”,F(xiàn)在又被稱為“浙江綠谷”。松陽不僅是糧食圣地,也是茶葉圣地。田野上、山坡上、路邊上都種著茶葉,遠遠望去,茶葉地里一片綠色,郁郁蔥蔥。一片片茶葉好像一個個綠色的綠娃娃,充滿了生命力。遠看,茶園里的茶葉一大片一大片。茶葉真多呀!多得望不到邊際。茶葉真綠呀!那綠色把大地涂綠了,把天也染綠了。茶葉真香呀!你要是采下一片茶葉聞一聞,一定會覺得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
一走進茶園,你會覺得一股棵棵茶樹枝繁葉茂,那一片片茶葉好似一個個綠精靈在樹枝上,風(fēng)兒一吹,便迎風(fēng)跳起來舞來,那舞姿多么美妙,多么動聽呀!你采下一片茶葉用鼻子聞一聞,一定覺得一種幽香撲鼻而來。那幽香聞了會讓人心曠神怡。走在茶葉地里,我好像走進了綠色仙境之中。
茶園里不僅茶葉多,而且采茶的農(nóng)民也很多。你瞧那采茶農(nóng)民都頭戴涼帽,腰系一個大布袋子,來到茶葉園里采茶葉。那些農(nóng)民們的手好似兩把剪刀,不停地在茶葉的田上嫩頭的地方翻動著,手法很熟練。因為今年茶葉大豐收,所以農(nóng)民們很高興。他們一邊笑,一邊聊天,“今年的茶葉長得真好呀!”第一個農(nóng)民說道,“是呀!今年茶葉真有很多可以采,比如:烏龍茶、白茶、龍井茶、銀猴茶……呢!”另一個茶民說!凹热徊枞~多,那我們來比賽吧!看誰快!庇忠粋農(nóng)民說。
望著美麗的茶樹,我心想:近年來,家鄉(xiāng)的茶葉發(fā)展迅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改進,茶葉質(zhì)量不斷提高,人民的'腰包越來越鼓,茶葉已為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支柱,那一幢幢嶄新的小洋樓,一輛輛漂亮的小轎車,一臺臺高檔的家用電器……,已漸漸地步入了千家萬戶,茶葉已為家鄉(xiāng)經(jīng)濟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評語】這是一篇狀物的文章,小作者從茶葉和采茶的農(nóng)民兩個方面進行了描述。文章有總有分,有詳有略,條理清晰,結(jié)構(gòu)合理,層次清楚,是一篇較為成功的習(xí)作。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6
在如皋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諺語“如皋蘿卜賽雪梨”,雖然我的家鄉(xiāng)在是在連云港,但是我們連云港的蘿卜也不比如皋蘿卜差。
家鄉(xiāng)的青蘿是最普通的蘿卜,雖然他的名字叫青蘿卜,但是他大部分是白色的。在快成熟的時候上面一小部分露在泥土外,被火紅的太陽公公照成綠色,長在泥土下面的則是白色的。它的水分特別多,咬一口,水都從蘿卜里自動流出來。
家鄉(xiāng)還有一種蘿卜叫紫蘿卜,一般人都不吃它,只有年年用它做咸菜的'時候才能看見它。這種蘿卜長的是蘿卜世界里最特別的,長得和人參似的。我第一次看見它們就想:這種蘿卜變異了,都變成了人參,后來才知道它就是這種品種,幾乎紫蘿卜都長這樣。有的多長出來一條腿,像一個人;有的多長出來三條腿,像一只小狗。別的蘿卜味含著辣的味道,但是紫蘿卜味比較甜,吃的時候小心手被染成紫色。
家鄉(xiāng)的蘿卜不僅樣子特別,吃法也十分特別。
青蘿卜有好多種吃法,但我喜歡吃排骨和蘿卜蒸。把蘿卜切成一個個近似正方體后倒入鍋里,過好久才能吃上香噴噴的蘿卜,每個小正方體夾入嘴中即化,再加上排骨的香味更是美味至極,讓人仿佛在仙境。
我還喜歡吃蘿卜絲和豆腐炒,把蘿卜切成絲后放在鍋里和豆腐一起炒,還沒有熟都已經(jīng)聞到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吃的時候不能用筷子用力的夾,不然會把蘿卜絲夾壞,這樣做蘿卜跟水似的,放在嘴里不用嚼就一下子下去了。
聽了連云港蘿卜的種種做法和樣子,知道了我們的蘿卜和如皋的蘿卜差不多了吧,真希望以后有這樣一句諺語“連云港蘿卜賽人參”。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7
我可愛的家鄉(xiāng)——合浦,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美麗的“珠還合浦”傳說就產(chǎn)生在這里。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數(shù)不勝數(shù):珍珠、海牛、沙蟲;龍眼、荔枝、金花茶……我今天要介紹的是一種古今中外人人皆知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珍珠。
聽媽媽說,合浦珍珠又名“南珠”,它細膩器重、玉潤渾圓、光澤經(jīng)久不變,素有“東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美譽。
去年,我和爸爸媽媽到南珠產(chǎn)地營盤白龍村游玩時,聽當(dāng)?shù)氐闹檗r(nóng)說,珍珠分為海水珠、淡水珠、人造珠三種。珍珠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圓形、梨形、蛋形、淚滴形、紐扣形和任意形,以圓形為佳,直徑1至6毫米。珍珠的顏色亮麗多彩,有白色、粉紅色、淺黃色、淺綠色、淡藍色、褐色、淺紫色、黑色等。而我的家鄉(xiāng)——合浦,它位于北部灣近陸海域,氣候溫和,風(fēng)浪較小,咸淡水適中,水質(zhì)好,水溫適宜,適合珍珠生長、發(fā)育,是出產(chǎn)優(yōu)良珍珠最理想的地方了。
別看珍珠是個“小個子”,可它的用途大著呢!
媽媽說,珍珠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它性寒味咸,能安神定驚、清熱滋陰、明目解毒,能調(diào)節(jié)人體內(nèi)分泌,提高免疫力。
首飾廠的師傅們還將珍珠做成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如戒指、耳墜、別針、發(fā)夾、項鏈以及帽穗、垂簾等,極為美觀、時尚。聽媽媽說,英國女皇皇冠上的珍珠還是出產(chǎn)合浦呢!
珍珠的潤膚美容作用也早為人們利用,將珍珠粉作為美容化妝品的主料,制成如人參珍珠面膜、珍珠美容霜、浴液等化妝品,可使皮膚增白消皺,久而久之使面部光潔照人,柔白細嫩。長期佩戴珍珠首飾,還能增強人體細胞活力,對人體具有保健和延緩衰老的作用呢!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覺得珍珠是珠寶皇后呢?
啊,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珍珠!我愛你!我也會更愛我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8
我的家鄉(xiāng)是河西走廊中部的一個小縣城,我們這里風(fēng)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現(xiàn)在,我來介紹一下我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山丹四珍”!吧降に恼洹庇蓄^發(fā)菜、地耳、黃參、野蘑菇,我還知道它們的“簡歷”呢。
頭發(fā)菜,細細長長,非常像頭發(fā)絲,因此得名“頭發(fā)菜”,頭發(fā)菜一般生長在不潮濕也不太干燥的山坡上,由于它生長環(huán)境特別,所以采摘非常不容易,“物以稀為貴”嘛,再加上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營養(yǎng)豐富,因此,老少皆宜,馳名中外,價格也不菲。
地耳,又名地卷皮,生長得最茂盛的時候是見到雨水的時候,它就覆蓋在山坡上,黑壓壓的一片,非常像山坡穿了一層黑衣裳,因此,一些居民形象的稱它為“地卷皮”由于地耳只有在雨后生長,所以雨停后,是采地耳的最佳時機,在這時,附近的一些居民都會上山采集地耳,回到家中做菜吃,他的營養(yǎng)也非常豐富。
黃參,山丹的黃參跟東北的人參相比還差一點,黃參生長在山地上,春天是采摘的黃金時間,這時候的`黃參是最甜的,營養(yǎng)也最充足,雖然黃參的營養(yǎng)與人參不能相提并論,但卻深受山丹人民的喜愛,是“山丹四珍”中的極品。
野蘑菇,野蘑菇主要生長在大黃山和軍馬 場灘上,夏末秋初的時候,雨越大,蘑菇生長越茂盛,這時采摘,采多了,就放在太陽底下晾曬,人們這樣做是為了使野蘑菇保存得更完整,攜帶更方便,做飯時味道更濃香,它的營養(yǎng)價值也非常高,也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一到秋天去采野蘑菇,已經(jīng)成了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愛我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山丹四珍”,我更愛我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9
在我們家鄉(xiāng),香椿樹隨處可見。人們喜歡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種幾棵香椿樹,一來可以美化環(huán)境,二來可以方便地采摘香椿芽。
陽春三月,香椿芽開始萌動。三月底四月初,香椿樹的枝頭上,便長出很小的芽兒,芽上長著比汗毛還細的茸茸短毛。不幾天工夫,香椿芽就長到一長,這時香椿芽可以采摘了。樹低的用手把芽摘下來,樹高的要用專門的鉤桿來摘。此時采的是頭茬香椿芽,也是一年可采的三次中最鮮最嫩最香的一次。許多人家頭茬香椿芽往往不舍得吃,而是用來賣錢,頭茬香椿芽一斤可賣到二十到二十五元呢,所以人們常說:“頭茬賣錢兒,二茬炒盤兒!鳖^茬采完了,約摸隔一周的時間,第二茬又長起來了,這時人們采摘下來,做成美味食品。比較有名的有兩種做法:一種是香椿芽炒雞蛋。把香椿芽切碎,燒熱鍋,放好油,倒上香椿芽兒,用小鏟來回翻幾次,擱上鹽,快熟時再打幾個雞蛋,幾分鐘后,醉人的香味就會飄滿整間屋子。另一種是香椿芽拌豆腐。挑幾簇鮮嫩的椿芽,切碎了,與切成小塊的豆腐拌在一起,倒上點醬油、香油,吃一口真是滿口清香。
等到采第三茬香椿芽的.時候,香椿芽就有些老了,人們往往用來腌咸菜。先把香椿芽洗干凈,然后像揉面團一樣把香椿芽揉一揉,這樣可能是為了能腌得快一點。把揉好的香椿芽放到一個干凈的壇子里,放上少許的鹽,過上幾天,又脆又香的香椿芽咸菜就可以吃了。
家鄉(xiāng)的香椿芽有青根和紅根兩種,紅根香椿芽會更香、更好吃,F(xiàn)在有冰箱的人家,會買些紅根香椿芽,放在冰箱里,即使過上半年,拿出來還是那么鮮嫩。
還沒吃過我們家鄉(xiāng)香椿芽的朋友,就請四月里到我們家鄉(xiāng)來,嘗一嘗那香香的香椿芽吧,我保證你會不虛此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