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讀后感
當(dāng)細(xì)細(xì)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rèn)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讀后感1
“縱使我寫盡所有文字,我能寫盡媽對我那報答不盡、也無法報答的愛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幾乎是含淚讀完張潔這本書的。合上書本,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復(fù),沉浸在這種真實的傷痛之中。書中記錄了母親生命中最后80天的點點滴滴,字里行間透漏著對母親的愧疚之情和自己的悔恨。書中更是充滿了濃濃的母女之情、祖孫之情,感受著那份濃濃的親情,但凡有一點良知的人讀了這本書都不會不想到自己的親人。
張潔是孝順的,但為了讓母親多活哪怕一天,有對母親的遷怒,也有對母親的“恨”,有憤怒也有恐懼,可這僅僅是因為母親的`不配合,怕母親就這樣自暴自棄,怕母親喪失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張潔一個人默默承受著所有的一切,甚至寧肯有不孝之罪也要樹立讓母親活下去的信心。而母親為了不給女兒添麻煩,忍受著病痛帶來的折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xí)著從椅子上起立坐下的動作;為了讓女兒高興一點,她甚至放棄了對女兒的守護,免得她的“提醒”與女兒的意見相左而傷了她們的感情。母親與女兒都隱忍著,只為了讓對方過得更好。人世間最偉大的感情,就是這份血濃于水的親情。
思緒不由得飄回了兩年前的那個冬天。那時候我正高三,也是最辛苦的日子。每周最期盼的就是星期六的到來,可以回家吃到奶奶做的飯,向她訴說一周的新鮮事、煩心事。那是一個和往常一樣的周末,放學(xué)后迫不及待的趕上回家的那班車,到村口下車之后更是加快了步伐,恨不得有一雙翅膀可以直接飛回去。因為我知道,奶奶肯定一如往常那樣已經(jīng)熱好了飯菜,在家門口等著我呢。剛進村子,就看見幾個嬸嬸在村口閑聊,跟她們打完招呼就徑直奔向家中,卻不料其中一個嬸嬸過來拉住了我。在她低頭對我說話的時候,我看見了她眼中的淚水,有一種不祥的預(yù)感涌上心頭。聽到那個消息的時候,我大腦一片空白,待在原地不知所措。奶奶離開我了!無論如何我也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奶奶身體不是一向很健康嗎,怎么會突然離開我呢?可是庭院中奶奶面含微笑的遺像告訴我,她是真的走了,我再也見不到她了。只記得當(dāng)時哭得昏天暗地,不忍去看那冰冷的棺木,會不由得去想躺在里面的奶奶會冷嗎?會寂寞嗎?
奶奶的音容笑貌一直很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時常會從夢中哭著醒過來,然后想到再也見不到親愛的奶奶了。家里經(jīng)濟條件一直不太好,奶奶也沒有過過好日子。依稀記得有一年冬天和奶奶躺在床上,偶然看見她身上那件已經(jīng)穿了好幾年的棉襖破了一個洞,便對奶奶說:“等我考上大學(xué)一定給你買一件漂亮的新棉襖”,還記得奶奶當(dāng)時露出的欣慰的笑容。可是,親愛的奶奶,您的孫女已經(jīng)考上大學(xué)了,可您卻已經(jīng)永遠(yuǎn)的離開了我。不知在天國的您是否可以看見?您怎么就不等我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就匆匆走了呢?
當(dāng)讀著這本書的時候,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全是奶奶的影子,正如張潔在書中所說的,“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失去自己所愛的人的過程,而且是永遠(yuǎn)的失去。這是每個人必經(jīng)的最大的傷痛!笨墒钱(dāng)失去之后,偶然想起時的那份牽掛更是深深刺痛著每個人的心。因此我們更要學(xué)會珍惜身邊的每一位親人,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時才明白這份悲哀。善待身邊的每一位親人,不要讓他們留下遺憾也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這樣當(dāng)他們離開的時候,那份濃濃的親情會牽絆著我們將親人藏在心靈最深處,偶爾想起的時候也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讀后感2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心里有一種徹骨的痛。
世間的愛往往是失去了才去追憶,追憶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痛。長歌當(dāng)哭,長文當(dāng)祭,嗚呼哀哉,痛矣!
很少讀張潔的作品,如不是上高一,不是學(xué)她寫的《我的四季》,也許我不會去看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讀罷,掩卷。
作者細(xì)膩憂傷的筆調(diào)讓粗枝大葉的我又一次體驗了悲愴,體驗了不能反哺的愴痛。似乎已經(jīng)進入情感荒漠,步入高中的我,離開父母的我,心在現(xiàn)實的打磨下仿佛百毒不浸,沒有了所謂的鄉(xiāng)愁,也沒有過多的思念自己的母親。
愧疚,心慢慢被這篇文章?lián)荛_,心靈的刺被一根根拿下來。秋涼,夜半,風(fēng)聲過耳。我想,我也有思念的人兒,我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很多的牽掛。我還是愿我的親人一世安好,愿我的朋友平平安安。
推薦給人讀,很多人哭了。也有人看到題目就感動了,也有人剛看幾行就不忍卒讀的,還有剛剛讀就潸然淚下的。
“已經(jīng)去世的作家冰心在她生命中最后的文章里,記錄下了兒時與媽媽的一段對話:“我問娘親,‘你為什么愛我?’娘親捧著我的小臉兒說,‘不為什么,只為你是我的女兒!边@就是親情之愛的特質(zhì),為愛而愛,沒有條件。
”
親情之愛是不求回報的,親情就是自己再累,看到親人高興就快樂。而這種苦樂,隨著親人的逝去也就不復(fù)存在了,就算你想為你的老人或是孩子做牛做馬也不可能了。這就是生命徹底面對的虛空。
“我就那么抱著她的衣服,站在洗澡間里?墒菋尩捏w味、氣息也漸漸地消散了!蹦赣H是我通向世界的一道門,如今,這道門和身后的城堡都不存在了,我也就成了這個世界上徹底的孤兒了,一個54歲的孤兒。
孤獨的滋味張潔是體會很深的,從小跟著母親,相依為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最親的也就是母親。母親一去,與這個世界就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了。
作者深刻體會母親的死,以及母親死后的'虛空。生活或許本是高興的作者,一回首,母親不在了,雙眼便透露著迷茫。母親死了,偉大的母女至情被帶走了,親情的依靠也就不存在了。
“聽到有人叫“媽”,我仍然會駐足佇立,回味著我也能這樣叫“媽”的時光,忍咽下我已然不能這樣叫“媽”的悲涼;
悲涼,遍體生寒。
張潔,這個不再有人呼喚“小潔”的54歲的孤兒,向我們陳述著她的愴痛。
縱使我寫盡所有的文字,我能寫盡媽對我那報答不盡、也無法報答的愛嗎?
我能寫盡對她的歉疚嗎?
我能寫盡對她的思念嗎?
媽,既然您終將棄我而去,您又何必送我到這世界上來走一遭,讓我備受與您別離的愴痛?
媽,您過去老說:“我不能死,我死了你怎么辦呢?”
媽,現(xiàn)在,真的,我怎么辦呢?
我已非我。失親之痛,錐心瀝血;親愛已逝,無法彌補;血肉親情,彌足珍貴。
世間還有很多的“啃老族”“楊麗娟”,很多的“富二代”,很多的不孝子。只勸世間的兒女,各懷一份感恩之情,想想舐犢深情,及時盡一下反哺之義。
莫要有“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愴痛。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最疼我的人作文(精選36篇)12-06
最懂我的那個人初三作文11-07
最懂我的那個人作文600字(精選15篇)08-03
最懂我的那個人作文700字(通用20篇)09-14
最懂我的那個人初三作文(通用33篇)01-30
初二英語作文: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12-19
我去了作文300字8篇03-03
我去了作文300字9篇03-26